賴弘晉:籌辦成年禮的心路歷程

賴弘晉
font print 人氣: 44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7月28日訊】在成年禮當天之前,我真的沒想到浸淫在傳統之中的感覺這麼好。眾親友後來也說和他們所想的完全不一樣,沒想到我會籌辦的如此精緻,非常的有感覺。

很早之前,在國中的時候吧,我就在思考著自己的傳統究竟是什麼樣的一個形態,但卻一直都不是很清楚。16歲那一年,知道了台灣是在16歲的時候形成年禮,我就和母親說,我想到台南去做16歲,但後來因為某些因素而未成行。

我後來注意到了一件事:做16歲和國文課所上的男子20加冠成年似乎有很大的不同。問了很多長輩都說這是台灣的習俗。但這個疑惑仍一直擱在心裡。

高中的時候,事情才有了解答。做16歲雖然源自清代民間,但本質上是道教的一種科儀。而會產生做16歲的習俗,也是因為冠禮在清代漸廢,遂漸興而代之。因此,我也就在心裡想著,若是有此機會,一定要來行冠禮。

兩年之後,機會來了。在某次偶然的機會下,我得知大陸有人在推行文化復興運動,而後來我也踏入這個領域。當然的,我比較著重的是傳統禮儀方面的復原研究,因為我想為自己舉行成年禮。

離20歲還有兩年,在一邊張羅所需事物之時,還得要不斷的去遊說家族成員。還記得當初頭一次在年夜飯上提出時所受到的反彈,當時全部的家人都持反對的意見,我母親說:「你看王永慶有沒有這樣做?總統有沒有這樣做?全台灣就只有你這樣做,到時候如果你沒出息去偷東西被抓到,我們家的臉不就丟光了?」。好吧,只好慢慢再努力。

這一路真的不是很好走,但真的很值得,也很有意義,真的。在成年禮當天之前,我真的沒想到浸淫在傳統之中的感覺這麼好。眾親友後來也說和他們所想的完全不一樣,沒想到我會籌辦的如此精緻,非常的有感覺。

當初會如此堅持的說服眾人,只是覺得應該要這樣做。我覺得,雖然眾人不贊成,但並不是反對,更恰當的形容,應該是擔心,因為沒有人這樣做過,所以會有壓力。

父親事後說道:「不知道你會辦得這麼好,本來很擔心會被人家當演戲來看,我們是第一個,先別說別的,就怕打壞了傳統文化的行情,我們又不是什麼顯貴之家,生怕給人見笑。」

我真的覺得,傳統就像植物一樣,需要向上發展,更需要向下扎根。根要扎得越深越牢,才有辦法發展得越高越大。現在我們面對傳統最大的問題,是過分強調發展,卻忽略了要重新扎根。當哪一天根部枯竭了,猶如埃及、復活島、印加文化一般,整棵文化之樹就真的可能救不活了,最後走向死亡,只能讓後人憑弔了。這可不是我所樂見的未來。@(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觀眾朋友們隨著我們的節目領略了中國漢服之美,感悟了湛盧、九龍寶劍的精髓後,從這一期起將由我來帶領大家走進西方的傳統文化,看看海外華人在西方文化領域中的成就,瞭解瞭解華人心目中的西方文化。
  • 中國歷史上,岳飛精忠報國的故事千百年來激盪著中華民族的愛國情懷,三國演義裡英雄人物的忠肝義膽在百姓心中千古流傳,當岳飛身披金甲手持長槍,飛躍在沙塵中,當關公的戰袍閃爍在沙場裡,當孔明羽扇綸巾的裝束慢步思索,這些歷朝歷代的故事一幕幕不斷的在戲台上演...
  • 本文寫在新版電視劇《紅樓夢》的服裝造型被披露之時。《紅》設計師葉錦添,這廝因無知而無畏,肆意妄為,讓古典美女穿上亦妖亦邪的服裝,以鄙俗充創新,以粗陋充精美,妄以一己之私,篡改中華寶貴文化遺產。這樣的拙作居然登上大雅之堂,真讓人感歎「丑做美時美亦丑」,世風不古,審美亦衰!
  • 【大紀元7月2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市二十二日電)「做十六歲」是台南市特有的成年禮,市府去年首度推動在家做十六歲禮儀,今年也持續辦理,市長許添財今天就替兩戶人家掛上「平安智慧燈」,慶祝子女初長成。
  • 【大紀元7月2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市二十二日電)「做十六歲」是府城特有的成年禮,今年「府城七夕十六歲藝術節」將於八月一日登場,為期八天,東區及中西區共有十一間廟宇及一間教堂為初長成的青少年「做十六歲」。
  • 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交通部觀光局、行政院新聞局共同指導、台南市政府主辦的「2008府城七夕16歲藝術節」,已列入行政院文建會福爾摩沙藝術節系列之一,以及交通部觀光局旅行台灣年活動,訂於8月1日至8月7日假台南市孔廟文化園區及週邊景點舉行為期7天的動靜態展演活動。
  • 【大紀元7月2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嘉泰花蓮縣二十六日電)花蓮市公所辦理原住民聯合成年禮活動,一百零一名原住民青少年今天進行越野體能考驗和展現成年禮戰鬥舞後,由花蓮市長蔡啟塔主持成年禮加冠儀式,蔡啟塔表示,花蓮市逐漸都市化後,許多原住民年輕人對於傳統文化逐漸生疏,希望成年禮活動能協助傳承原住民傳統文化。
  • 禮讚成長獻茶謝恩做十六歲「成年禮科儀展」開幕,奉茶代表感恩。(自由時報記者洪瑞琴攝)做十六歲「成年禮科儀展」開幕,奉茶代表感恩。(記者洪瑞琴攝)
  • 成年禮是中華文化中很重要的一種生命禮儀。這種儀式表示一個人從孩童轉變為成人時,將得到社會認定的一種轉變,同時受禮者在內心中也會產生不同的自我認同與期許。當國人逐漸遺忘成年禮的重要性時,這場別開生面的漢服成年禮,帶給人們對生命、對傳統、對文化截然不同的感受與省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