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落的芬芳:人文北投

文、圖/徐正毅
【字號】    
   標籤: tags:

利用暑假週末,社團舉辦了知性之旅,地點是北投。

第一站參觀的地點是鳳甲美術館,這是一個由私人成立的美術館,位於面對關渡平原的大樓頂樓,館內收藏種類包括國內外之繪畫作品以及中國的刺繡。在六四天安門事件後,政治動盪,所謂「亂世文章不值錢」,這家美術館的老闆能夠慧眼識英雄,以相較便宜的價格收購大批的精美刺繡作品。在解說員之描述下,這些刺繡的功夫真令人嘆為觀止。

第二站來到北投文物館,這是在北投溫泉區山坡上的一幢日式建築,原本是日據時代的旅舍,後來成為私人住宅,而後在政府的古蹟維護的支援下,日前成為日式木造建築和先民文物的展覽館,據說在二戰時代,這家旅舍是神風特攻隊出征前在此度過人生最後一夜的處所。

沿著山路而下是北投的帶狀公園,公園內有溫泉博物館和綠色建築的圖書館,這新穎設計興建的圖書館,成為當地學子、居民和遊客駐足閱讀的好場所。

北投是台北市靠山而且有溫泉、人文氣息濃厚,是一處休閒、居住的好所在。但是近年來未能有良好的、完善的和整體的都市規劃,原來的好風景正一點一滴的被破壞之中,真是可惜。◇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碗什錦麵,是我在求學階段,考試表現好的時候,父母給我的獎勵。當時那家麵店,店面一半是由店家的兒子賣豬肉,另一半則是一家小小的麵店,一大碗湯麵內容是當時少見的幾片豬肝、豬肚、花枝和肉片,還有兩尾蝦子。一碗麵常常是由家中幾個小孩共同分享。
  • 簽證的方便性和核發簽證國家對要簽證國的國民信任度有極大的關連。以往赴日旅遊需要簽證,如今不用簽證,代表日本國對台灣人民的信任度增加。
  • 社團成立一個慈恩基金會,提供清寒獎學金給平溪國中和清傳商職家境清寒、品學兼優的學生,並邀請他們與我們一同用餐。
  • 一位朋友如今從商場上退下來,有如閒雲野鶴般地到台灣各處山林雲遊。
  • 建中畢業已40年,有位在中鋼任職的同學提議開同學會。經由一個同學接一個同學彼此提供資訊,一下子找到了57位畢業同學中30多位的通訊資料。
  • 參加每週三中午的社團例會,遇見一位目前擔任會計師的社友,他看來年輕許多。一問之下,才知他換了一位理髮師傅,原因是以前為他修剪頭髮多時的那位理髮師傅退休了,他無意間找到了在他住家附近新的這家理髮店。
  • 從小就喜歡逛畫展。初中時代新公園內的省立博物館,高中時代的歷史博物館,都是放學後常去逛的地方。
  • 閩南式建築多有騎樓,以前板橋老家也有騎樓,騎樓有許多好處,如讓行人遮陽避雨,讓小孩子在騎樓安全地玩耍,讓街坊納涼聊天充滿人情味。
  • 三星鄉在宜蘭偏遠的山區,遊客大多因有家賣卜肉的餐廳而來,其實在卜肉餐廳旁還有兩處值得去的地方,一為呂美麗木雕工作室,一為卜肉餐廳隔街雜貨舖旁賣蔥餡餅的小攤。
  • 早期在公司擔任國外業務員時,常去香港,客戶招待吃飯,飯後的水果常是哈密瓜。香港並不產哈密瓜,相信那些哈密瓜是來自大陸的新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