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2008科學季:蝙蝠特展 北市立動物園展出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8月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六日電)費時8個月籌劃,由國科會與台北市立動物園及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共同承辦的「2008科學季-生活即科學:有蝠同享」蝙蝠特展,今天起到12月7日在台北市立動物園教育中心展出,以生物、藝術及科技三面貌傳遞生活科技。

國科會指出,「有蝠同享」蝙蝠特展為今年國科會「科學季」系列展之一,策展團隊以2008科學季的主軸精神「生活即科學」為展覽宗旨,並擇定唯一具飛行能力的哺乳動物「蝙蝠」為展覽對象。

策展團體期望,藉由生活化、活潑化內容引發民眾對科學產生興趣,為國民科學教育紮根;同時藉由展覽內容的傳達,讓民眾理解蝙蝠對生態的重要性,並體會其所遭遇的生存危機,視蝙蝠保育為一己之責。

國科會並說,為使觀眾全面性綜覽蝙蝠的完整面貌,與合辦單位發揮所長,呈現生物Biology、藝術Arts與科技Technology三個領域的知識內容。

此展計有3大主題,首先是「蝙蝠的構造與蝙蝠的感官」單元,以機器蝙蝠、蝙蝠耳朵、超音波導盲器及依照達文西手稿複製的飛行器等展品,讓參展者了解蝙蝠的形態構造、飛行與回音定位的能力。

其次是「蝙蝠的生態與蝙蝠的種類」單元,介紹蝙蝠的生態習性、台灣所擁有珍貴蝙蝠種類,及首度在台亮相、來自美國紐約自然史博物館與中南美洲的吸血蝙蝠頭骨、標本與世上首次拍攝到吸血蝙蝠跑步的照片。最後是「蝙蝠與人類及蝙蝠的保育」單元,展出豐富的展品,包含林家花園蝙蝠圖騰家具、林家花園定靜堂蝙蝠漏窗與台南妙壽宮的蝙蝠柱重現等,讓觀眾目堵融入常民文化中的蝙蝠意象,進而瞭解不同文化賦予蝙蝠的相異形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