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之家: 比爾.蓋茨夫婦

華明、文華
font print 人氣: 1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9日訊】捐出全部家產給基金會,下一步蓋茨計畫向中國伸出援助手,幫助解決吸煙和愛滋等問題。也許蓋茨夫婦永遠弄不懂愛滋村怎麼形成,胡佳為甚麼被關進監獄,但期望蓋茨能從基點源頭上「做些策略與倡導工作」,真正幫助中國人。

六月二十七日是比爾‧蓋茨擔任微軟全職員工的最後一天,此後他將專職做慈善。股神巴菲特說過:「比爾做任何事情都會做得很好,讓他去賣漢堡包,他會讓全世界的人都吃漢堡的。」蓋茨稱:「人生並不在於他擁有甚麼,而是他留下了甚麼。」英國首相丘吉爾也說過:「我們用所得來謀生,但靠給予來生活。」

蓋茨說他能走上慈善道路,很大一部分是歸功於夫人梅琳達。他們下一個慈善重點就是中國。回頭看看這對夫妻走過的路,對億萬富翁人數超過德國的中國富人來說,也是很好的借鑒。也許人們會問,甚麼時候中國才能出個比爾.蓋茨呢?

比爾.蓋茨二零零七年六月七日獲得哈佛大學法律博士榮譽學位。(Getty Images)

天才少年

蓋茨出生在一九五五年十月二十八日。如今西雅圖很多人都慶幸自己生活在計算機王國微軟的家鄉。蓋茨有兩個姐姐,父親威廉是律師,母親瑪莉是教師。蓋茨從小酷愛讀書,七歲時就能連續幾小時的讀《世界圖書百科全書》之類的成人書籍而樂此不疲。

十三歲時這位個子矮小、滿臉雀斑的湖濱私立中學的學生開始計算機編程。老師知道的全部計算機知識,他用一星期就超越了。同學回憶說:「他對計算機迷戀得可說是共命運、同呼吸,有時指甲甚至達半英吋長他也無暇去修剪。」

蓋茨的強烈進取在學校也赫赫有名,比如老師讓寫一篇四頁的人體作業,他交上的卻是三十頁的論文。朋友們說:「不管比爾做甚麼他都要弄個登峰造極,不到極致絕不甘心。」這種精神讓日後的蓋茨做事之精細程度也無可挑剔。他不願意在工作或娛樂上浪費任何時間,他後來最愛對別人說起的一句話是:「觀念+時間才是真正的財富。」

比爾.蓋茨一九九五年九月四日在Wndow95新聞發佈會前在自己汽車上演示程式。(Getty Images)

走向世界首富

一九七零年初蓋茨那封著名的《致愛好者的公開信》震驚了計算機界。當時網絡駭客(hacker)文化盛行,但蓋茨卻提出要對軟件實行知識產權保護,不應該不經原作者同意就隨意複製電腦程式。十九歲那年蓋茨預言說:「軟件時代到來了,現在不抓住機會反去完成哈佛學業,軟件工業絕不會原地踏步等著我。」儘管幾十年後,哈佛授予蓋茨榮譽博士稱號,但當年這位三年級肄業生還是離開了哈佛,從此義無反顧的為世界打造一個新天地。

三十年前面對龐大無比、非常稀有的計算機,當蓋茨預言今後家家都能有這玩意時,很多人嘲笑他的瘋狂,如今面對全球十億多計算機用戶,人們開始相信他了。二十歲的微軟領導,三十一歲的史上最年輕億萬富翁,三十七歲的美國首富,三十九歲的世界首富,一連串數字讓蓋茨成為當代最具盛名的傳奇人物。

有人說微軟的成功主要靠壟斷,而蓋茨辯解說那是由於其他人行動太慢。他把這個公用平臺給了全世界,但人們卻不知道抓緊使用,於是他只好帶領自己的團隊最先佔用這片軟件寶地。在一連串美國政府「反壟斷」司法調查中,蓋茨被稱為吝嗇鬼,成了公眾眼中典型的「持強凌弱」的商業「惡棍」。

所幸的是,現在蓋茨被「平反」了,人們改用慈祥和慷慨來形容他。而這一轉變,來自於夫人梅琳達的努力。正如《華爾街日報》說:「她端莊高雅的舉止沖淡了丈夫狂妄自大的IT巨頭形象。」

蓋茨的「溫順小綿羊」

今年四十三歲的梅琳達出生於美國達拉斯市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從小就聰慧好學的她,曾就讀於一家天主教女子學校,該校校訓就是「謙恭為樸」。一九八七年獲得杜克大學計算機和經濟學學士學位後,她又拿下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畢業後進入微軟公司,並很快取得傲人業績擔任部門主管。至此,相貌平平、身材一般的梅琳達才引起蓋茨的注意。

蓋茨和梅琳達都是工作狂,兩人都喜歡下班後在辦公室加班。經常夜深人靜時,蓋茨從自己的辦公室窗口看見梅琳達的辦公室還亮著燈。終於有一天,這位被稱為「笨拙、害羞」的大男孩對她說:「請你永遠為我點亮這盞燈!」

從此兩人開始正式約會。梅琳達很早就崇拜蓋茨,後來更耳聞目睹他的演講、雷厲風行的辦事作風及特立獨行的個性,而在蓋茨眼裏,梅琳達不僅辦事幹練,更重要的是她具備一個賢妻的特質,像「一只溫順的小綿羊」。

也許婚姻讓梅琳達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女人,但婚姻帶給她的並不只是快樂,相反,這位科技怪人有很多常人難以忍受的怪毛病。比如婚禮宴席剛剛結束,蓋茨就向梅琳達提出一個「不對稱」要求:他不僅希望妻子對他絕對忠誠,而且還要「通情達理」,允許他在圍城外有自己的紅顏知己。蓋茨表示,他要繼續與比他大九歲的初戀情人安.溫布萊德保持「友誼」,每年要抽出一星期與她在一起。

蓋茨還有讓人難以忍受的個人衛生壞習慣,所有這些梅琳達都容忍下來,並用愛心為他佈置了一個溫馨的家。她知道蓋茨喜歡看書,於是就建了一個家庭圖書館,並相當注意配合丈夫的愛好和興趣。這位成功職業女性的容忍和苦心換來了家庭的完整和諧。

梅琳達二零零四年一月二十五日在印度加爾各答會見不同紅燈區的妓女,並保證進一步捐獻到印度愛滋病研究項目。(AFP/Getty Images)

蓋茨的「女軍師」

一九九六年梅琳達生下第一個孩子後開始當起了全職太太,並積極投身於基金會的慈善工作。她對貧富差距的認識源自一九九三年的非洲之旅,梅琳達常說:「非洲永遠改變了我。」「你只有去了孟加拉、印度、非洲,走進貧民窟,你對慈善事業才會真正懷有感情。」「你的感情越深,你看到的需求和不平等越多,你就會想為這份事業做更多的事情。」

很多年前,身患癌症的母親瑪麗.蓋茨曾給梅琳達寫過信,鼓勵他們與世人分享自己的財富,然而那時蓋茨因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讓企業成功」而拒絕了。後來蓋茨表示:「如果不是因為梅琳達,我不會創立這個基金的。」了解蓋茨一家的人都知道,是這位比他小九歲的夫人讓蓋茨在公眾事務上變得更加耐心、隨和並富有同情心。

目前「比爾與梅琳達.蓋茨基金會」主要從事教育和健康捐贈。二零零六年六月當股神巴菲特把三百億美元捐給蓋茨基金會並要求他們儘快花光時,梅琳達和蓋茨都激動地哭了。梅琳達回憶:「我們對彼此說:『喔,天哪!把別人的錢給出去,你知道我們得有多負責嗎?』」

但巴菲特相信,在梅琳達的幫助下,蓋茨會成為一個更好的決策者。「顯然他聰明得不得了,但談到顧全大局她更犀利。」的確,被《華爾街日報》評為「商界女性五十強」第一名的梅琳達,她對慈善基金會的管理更有緊迫的責任感。

比爾.蓋茨及夫人梅琳達二零零二年四月二十二日在華盛頓地區法院向媒體辯解「反壟斷」的指控。(Getty Images)

 

世界首富的「財產觀」

比爾.蓋茨說過:「當你有了一億美元的時候,你就會明白錢不過是一種符號,簡直毫無意義。」他和巴菲特都認同「再富不能富孩子」的教育哲學,以及卡內基「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種恥辱」的觀點。

擁有精明商業頭腦的蓋茨在運作慈善基金會時也有著獨特的做法。他以「投資」的眼光來看慈善事業:受捐助團體必須要做出預定的成績才能得到下次捐助。蓋茨夫婦為基金會制定了「十五條軍規」,為保證善款能用得其所,該基金會明確表示歡迎外部監督,甚至鼓勵舉報者直接向司法機關檢舉。

蓋茨基金除了慈善,同時也做投資。有人批評說,它的工作重點彷彿不在慈善事業上,而是投資報酬。但能把全部五百八十億美金的家產捐給基金會的人,人們總是很尊敬的。

向中國伸出援助手像在走鋼絲一樣舉步維艱

《西雅圖時報》日前報導說,下一步蓋茨基金計畫向中國伸出援助手,幫助解決吸煙和愛滋病等健康問題,同時評估中國可用於其他地區的農業技術。不過該報提醒蓋茨說,北京當局一直刻意隱瞞愛滋病在中國的危機,認為曝光這些會引發類似烏克蘭的橙色革命和前蘇聯的基層民主運動。亞洲基金的環境項目主管普朗特明確指出:「要非常非常小心。我們就像在走鋼絲一樣舉步維艱,如果你做錯一點甚麼,就將被攆出中國。」

蓋茨全職做基金會後也不會管理具體事務。他「想做策略與倡導工作」。據說,他認為這是個重返學校、好好學習的機會。的確,要想解決人類疾病的防治、飢餓與貧窮等問題,不是計算機能編程推算出來的。比如蓋茨基金會在愛滋病、肺結核、瘧疾等病症的防治上已投入十億美元,但全球遭受這些疾病折磨的人們並不見減少。每年全世界給予非洲等貧窮地區的援助也不少,但為甚麼那些地區收效遠遠落後於人們的期待呢?到底甚麼才是真正的慈善,怎麼才能更好的幫助他人呢?

也許蓋茨夫婦永遠弄不懂河南愛滋村是怎麼形成的,中國抗愛滋人士胡佳為甚麼要被關進監獄。面對慈善事業這個新領域,也許做事「不到極致絕不心甘」的蓋茨能從基點源頭上「做些策略與倡導工作」。真心祝願他倆能早日找到答案。◇

本文轉自第77期《新紀元周刊》焦點新聞
http://mag.epochtimes.com/079/4984.htm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