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升等已開發市場 薛琦:台灣機會大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萬子青綜合報導)正在倫敦訪問的台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薛琦15日表示,受到投資人高度關注的富時指數(FTSE)台灣升等問題,富時指數集團高層主管透露,台灣晉級「已開發市場」機會很大。

薛琦在拜會富時指數集團(FTSE Group)執行長馬克皮斯(Mark Makepeace),表達了台灣期盼儘速升等的立場。

薛琦接受中央社獨家專訪時透露,馬克皮斯指出,今年南韓升等為「已開發市場(developed market)」後,台灣從排名第1位「先進新興市場(advancedemerging market)」升等為「已開發市場」的機會很大,「台灣應該是下一個國家」。

富時指數集團每年2月起對保管銀行及基金經理人,就國家分類等級(country classification)進行調查,再就回收的問卷進行整理,8月左右做最後決定再對外公布。

為台灣投資市場背書

去年南韓確定將被升等後,必須被觀察一年,預定今年9月正式宣布升級,而台灣能否晉級,今年9月即見分曉。一旦晉級,無疑是為台灣投資環境背書,不過,台灣能否升級非富時指數集團可片面決定,馬克皮斯建議,台灣證交所需要加強與保管銀行及基金經理人的溝通,讓他們精確並及時掌握到台灣金融市場的現況,避免因訊息不足產生誤會。

薛琦日前對於升等一事表示,台灣經濟競爭優勢有三:第一、位居亞太營運中心的優秀地理位置;第二、產業結構完整,高科技產業群聚,例如晶圓製造、IC設計、封裝測試、TFT-LCD、DRAM、筆記型電腦等產業,市佔率均居全球第一;第三、海外台商眾多,國際經濟地位日益重要。

他表示,如果能夠升等為「已開發市場」,將可藉以吸引更多海外機構投資人投資,也因此,富時指數(FTSE)台灣升等問題,一直備受國際投資機構關注。

據南韓證交所估計,長期來看,南韓市場升等可望吸引淨流入 80-160億美元資金。

開放與穩定

富時集團是英國最大的指數編纂機構,主導全球約二點五兆美元投資資金的資產配置,與摩根史丹利資本國際公司(MSCI)齊名。兩大集團對各個股市的評價,對全球基金經理人的投資決策具關鍵影響力。因此,爭取富時及MSCI的認同也成為各大股市的努力目標之一。

台灣自1990年以來,始終未能加入已開發市場行列,無疑是代表台股對外國投資人而言,還不夠開放與有效率且穩定性不足,央行總裁彭淮南也因「過度干預市場」飽受外資、自由派經濟學者、媒體嚴厲批判,視他為升等絆腳石。不過,在歷經這次全球性金融海嘯後,央行的管制作為阻擋了衍生性金融商品在台灣的氾濫,無疑成了台灣在金融危機上的中流砥柱,彭淮南也在去年10月第五度獲得《全球金融》雜誌A級央行總裁的榮耀。

在富時指數的升等上,台灣是否該寄予太多的期望?如何能夠在開放與穩定中尋求此波全球金融危機的正本清源之道,該是國人關注的議題。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