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大客車新法規上路 租車宜注意安全標章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翁翠萍台北7日電)台灣第1批符合聯合國R66-01車身結構強度檢測法規的遊覽車等大客車預定6月出廠上路,交通部、立法委員、靖娟基金會今天呼籲消費者租車要選擇張貼符合法規安全標章的車子。

R66-01大客車車身結構強度法規目前僅英國、匈牙利、西班牙、澳大利亞實施,歐盟2010年強制實施,台灣規定今年起,所有新製造出廠的大客車車輛都要通過並取得符合法規的座椅強度、動態煞車、傾斜穩定、火災防止、車身結構等5項綠色圓形圖案的安全認證標章。

台灣大客車底盤外商Scania台灣子公司永德福汽車主動投資大客車安全,與經濟部所屬中國生產力中心合作花兩年時間、新台幣2000萬元及龐大工程師團隊首創台灣大客車車體電腦化設計製造,將交給車體廠製造,因此舉辦車體廠品質管理提升課程,今天舉行始業式。

交通部路政司副司長陳彥伯在始業式強調新法規要求大客車車身必須具備相當的結構強度,以確保翻覆時車內空間仍能保有適當生存空間,減少傷亡,民眾選租出遊車輛時可上交通部「電子公路監理網」查詢。

永德福汽車總裁劉振偉說,台灣10人座以上大客車2萬3000多輛,多由在地車體廠土法煉鋼製造,表面豪華就好,但1年約10億人次載客量令人擔心乘客安全;新法規定大客車翻覆時不能壓扁、掀掉、斷掉,Scania首創台灣大客車車體結構數位模擬圖,針對翻滾受力大的車身部位不斷測試,以達車子結構一體避免翻滾破壞,再加正常操作時不令車身金屬疲勞導致破壞。

靖娟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指出台灣從民國81年至今大客車重大事故85件,導致180人死亡、1621人受傷,車體塌陷變形是乘客安全最大殺手,但交通部推動年餘的動態煞車與傾斜穩定安全標章,分別僅47輛與30輛通過審驗,通過率不到0.3%,新法能否落實令人擔憂。

國民黨籍立法委員李鴻鈞呼籲政府要監督也要輔導業者建立標準化作業流程,提升車體打造技術與品質,還要改善現行網路或電話查詢系統,尤其新年9天長假,更應告知消費者如何選擇優良安全大客車,引導良幣驅逐劣幣,鼓勵更多業者取得R66-01認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