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開放內臟絞肉 台國安會:這刀切的裡外兼顧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10月2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李佳霏台北28日電)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蘇起今天表示,決定開放美國帶骨牛肉、絞肉及內臟進口,這刀是依照韓國模式所切,裡外兼顧,政府認為百億分之1.5的風險是微乎其微。

政府放寬進口美國牛肉引起爭議,坐了一上午冷板凳的蘇起,下午在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仍遭民主進步黨籍立委霸占發言台杯葛,蘇起在主席宣布休息後,轉往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召開記者會,說明決策過程。

強調自己敢吃美國牛肉的蘇起表示,放寬美國牛肉進口的決策,是經過17個月分3階段及多項把關措施的集體決策。第1階段是今年5、6月召集衛生專家開會,初步認為放寬進口符合安全。

多數支持開放的專家說,如果一個人從零歲吃到80歲,每天都吃100多公克,吃帶骨牛肉得病的風險是千億分之2.7、吃絞肉的風險是百億分之5.7、吃內臟的風險是百億分之1.5。

蘇起指出,第2階段是以開放為前提,但要決定這一刀是切在帶骨牛肉,還是內臟、絞肉,最後決定「韓國模式」,也就是開放帶骨牛肉、內臟與絞肉進口。

蘇起說,「刀切在那裡是我們自己的決定,想說韓國歷經椎心刺骨之痛,這個標準應該是沒有問題的」,而且可以裡外兼顧,對內確保民眾健康安全,對外又可跟美國人交涉。

他指出,第3階段是從今年6月至10月,行政院衛生署、經濟部、農業委員會代表認真與美方坐下來談,「國家安全會議並沒有上桌,也沒有視訊」。之後雙方政府達成協議,並同時要求源頭管理,用一道道關卡確立安全,包括台灣駐美獸醫隨時赴美國屠宰場檢查,並有美國政府的獸醫駐場,屠殺前後都要檢查確認是否為30月齡以下的牛隻。

他強調,政府要求與美方簽訂台美議定書,以中英文的20條條文,規範雙方義務。比韓國更周延的是,台美議定書在前言第二段要求美國輸台牛肉須符合台灣現有動物檢疫及食品衛生法規,如此一來,美國牛肉的安全是用美國政府的信用背書。

被問到開放美國帶骨牛肉、內臟與絞肉是否有風險,他說,「假如你覺得百億分之1.5是危險,就是危險,如果覺得不危險,就不危險。這是每個人主觀判斷,政府是認為風險應該是微乎其微,但尊重每個消費者自主選擇」。

至於馬總統任內還可不可能再進一步開放?蘇起說,他不預期會有別的變化。

蘇起認為,現在美國怎麼看待台灣民間的自主作法不重要,因為再好的朋友,健康還是要靠自己。至於進口180天後是否會考慮全面開放美國牛肉?蘇起表示,議定書第20條規範的是「協議執行180天後檢討執行情形」,並未表明要往哪個方向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