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頭鷹的嘉年華會

新社國小生命教育又一章
黃玉燕 圖/新社國小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全校師生總共才六百多人的新社國小,在大家長郭金蓮校長的帶領下,天真的學童在純樸的鄉間學校快樂的成長,或許擁有的資源沒有都市中學童來得多,但他們的成長故事一樣精彩,從觀察貓頭鷹的生命教育課程、到讀經班閱讀習慣的養成,整個學校以及鄰居們可以說是共同成長、相處得和樂融融。


小小志工參與守護小貓頭鷹的成長。

社區守望相助 孩子們自在學習

佔地4甲的台灣台中縣新社國小,在人力遇缺不補的政策下,不論是校園管理或環境維護,都遭遇到實際的困難。不過,就算人力不夠充足,靠著村民守望相助的風氣,也能夜不閉戶,相互扶持成了新社國小最寶貴的資產。

「校長下班了,學校交給你們了。」遇到假日期間,校園內往往聚集提著錄音機跳舞的青少年,校長說,「其實他們也都是從這個學校畢業的,很願意配合維護校園的安全與整潔。」

17年來,每天一到上下課時間,月湖村村長江榮貴就會自動出現在路口為孩子們的安全把關,直到送走最後一個小孩,校長不忘提起這位學校的守護神,郭金蓮笑稱,「有這樣的村長,別人根本不用競選了。」

在別校為爭取全國交通安全教育獎章而投下大錢時,新社國小邊許多設施,包括道路安全等,卻都是來自公所的支援;而鄰近的輕航部隊,也在敦親睦鄰的政策下,主動協助規劃校園動線。郭校長說,「校內許多標誌都是這些阿兵哥幫著訂製、塗漆和懸掛上去的。」於是當新社國小獲得了教育部97年全國交通安全教育的獎章時,校長直說,「這份榮耀其實應該是屬於全村村民的」。

在這座擁有653位學生的台中縣新社國小,郭金蓮校長總是想辦法發揮親、師、生力量,並結合社區共同努力,要讓這所鄉下學校成為一所既優美且充實的學習環境,每位教師都能以無私的愛來關懷孩子,孩子們能快樂成長,成為國家棟樑,造福人群,「這是我治校的理念」,郭校長說。

迎接小小貓頭鷹 活絡生命教育

< td>


「毛毛、球球、嘟嘟」是孩子們為校園新住民小貓頭鷹,票選出來的名字。

3年前,校園內偶然發現有貓頭鷹進駐,於是決定在大樹下陸續擺放各式供鳥兒棲息的人工鳥巢箱。到今年年初時,赫然發現在籃球場旁的鳥箱,住下了一對貓頭鷹,接著不久後,鳥巢裡竟多了3顆蛋。透過監視器,可近距離觀察到貓頭鷹的行徑,當捕捉到母鳥負責日夜孵蛋、公鳥外出覓食餵母鳥這樣的畫面,當下給了校長許多靈感。郭金蓮說,「我想應該可以藉著貓頭鷹的行為,整合教育多元課程,邀全校的孩子一起觀察和保護幼鳥的成長。」

由於鄰近輕航隊的經費支援,新社國小20個班級都擁有完善的視聽設備,於是整合性課程的第一步,就是先架設鳥巢上的監視器,孩子們可以就近在教室內,觀察到幼鳥的孵育過程,這樣除了大大滿足了好奇心,幼鳥也可安心成長,不被打擾。

為了把握生命教育的機會,郭校長接著成立守護小天使輪流看守,靠著自律與負責的態度,大家一起關懷貓頭鷹家族的成長。

為了迎接貓頭鷹破蛋日的來臨,愛心媽媽與志工團隊也為小小貓頭鷹的誕生籌備了慶生會,全校師生一起迎接新生命,也為接下來的命名活動作準備。透過孩子們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最後「毛毛、球球、嘟嘟」以票數勝出,有關貓頭鷹的各種姿態,豐富了藝術與人文課程的內涵,貓頭鷹在孩子們的彩筆下有了新生命。

新社國小有貓頭鷹進駐的消息,也吸引了愛鳥人士的注意,善於捕捉動物畫面的攝影協會成員,也在校園中架起長鏡頭,留下許多珍貴畫面,也促成了2個月後的貓頭鷹生態特展。

當小小貓頭鷹終於成功展翅飛離巢箱, 貓頭鷹生態特展也為全校師生這一段時間的經歷作了註腳。郭校長結合全校師生共同的智慧,舉辦了一次盛大的展示會,在特展會場上,以影像紀錄呈現幼鳥的成長過程;牆上懸掛的攝影作品吸引眾人驚豔的目光。

不論特優還是優選,水彩還是水墨,也不論是木頭組成、還是汽水蓋拼湊的,透過各式各樣的材質與造型表現,孩子們心目中對貓頭鷹的想像,豐富多彩,充滿童稚的樂趣,每一件作品都令人莞爾;另外,引人目光的精品,是來自愛心媽媽的手工縫製貓頭鷹,更讓人愛不釋手,可想這幾個月來,家長對參與貓頭鷹課程的熱情。

漫步在大樹環抱的校園內,不經意的還會發現那一段陪伴貓頭鷹成長所留下的藝術裝置作品,那一對咕嚕的大眼睛與圓圓滾滾的身體,還牢牢的在草堆裡站著呢。

校長會客室 學童盼為座上賓

校園內矗立著許多參天老樹的新社國小,在110年歲月中,也曾經歷過大地震的洗禮,10年來,在社會各界的支持與關懷下,除了校舍煥然一新外,心靈重建也成為歷任校長治校的重點。

為了在品格教育上扎根,郭校長花了許多心思設計活動,希望透過活動將榮譽心與感恩的心內化,「因為人品的養成,就在一點一滴的生活教育的累積中。」郭校長說。

其中一項讓孩子們引頸期盼的就是成為校長室的小客人,這些同學是來自老師推薦以及榮譽卡上學生的自我介紹,這不只是一項創新,對小孩來說,更是一份榮譽。

教育多元化

「推動讀經可以培養學童閱讀風氣與氣質的養成,閱讀習慣對求學中的孩子還是非常重要的」,除了推動學童的閱讀風氣外,每學期新社國小都有自治市長的選舉,培養小學生的法治觀念、還透過環保小局長的選拔,提升小朋友的養成環保意識、另外小志工也造就孩童的服務精神;但這些琳瑯滿目的養成教育,最重要的還是要靠教育者誠懇的態度;雖是形式上的推動,但在教師們真切熱誠的帶領下,學生人格教育的養成,也就在期間。

退休教師 成為學校永久志工


郭金蓮校長熱愛藝術,喜歡燒陶、作畫。


新社國小每一位退休的教師都捨不得離開學校,並自願成為學校的永久志工。談起這些熱心的同事,郭校長說:「我知道他們的心,這裡有他們一輩子努力與堅持的成果,教師們多不捨離開,每位教師退休後都成為志工,繼續回校服務。」校長愛好藝術,平日常作畫、燒陶藝品,自己也曾開過個展。在離校前夕,每一位退休教師都能得到郭校長費心燒製的陶瓶,瓶身上精心繪製了桂林山水、蟲魚鳥獸等中國的意象的圖案,也從中見到了郭校長可貴的真誠。◇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為協助災區學生順利就學,高市府教育局除擬定具體協助措施,全力支持災區學生就學高雄市;並決定以「校對校」的方式,由數所高市學校聯合認養一所災區學校,以確實了解掌握災區學校及學生的需求,幫助災區學校師生盡速重回正常校園生活
  • 校長李錦山強調:營造溫馨和諧、民主開放的校園,陶冶兒童熱忱、服務奉獻及民主的人格特質;重視學生的學習能力,開發學生潛能,運用多元學習方式,發揮多元智慧;以活動代替管理,讓學生能在活動中學習自治並肯定自我;建立學習型之校園文化與組織,強化教師進修,使教師能具備更多元、專業之教學能力協助學生學習。
  • 為了讓學生有尊師重道的美德,型塑校園師生倫理。教師節前夕,台灣台北市大龍國小舉辦「古禮敬師活動」,由學生向老師呈上「拜師帖」後行鞠躬禮。學校希望訓勉學生主敬存誠、尊師重道,並激勵教師秉持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精神,承先啟後繼往開來。
  • 「她總是知道我心裡在想什麼,她不只是老師,而且是一個很好的朋友,我們都把她當媽媽。」屏東縣潮州國中輔導主任羅敏鎔,從事教職23年,視學生為己出、用心傾聽孩子的心聲並給予關懷,用滿滿的愛循循善誘,建立孩子的自信與正確的價值觀,她是學生心目中永遠的心靈導師「羅媽」。
  • 在中國教育史上,孔子象徵著「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的萬世師表典型 。每年教師節,台灣各地孔廟都會舉行祭孔大典,以最隆重的禮儀,表達對孔子無上的敬意。
  • 令人驚呀!校長與教務長、學務長、總務長等一起在校門口,大聲說「早安!您好」,迎接上班上課的老師與同學。嘉南藥理科技大學結合禮儀小組、學生自治會、學生議會、各系學會與社團,每日晨間於校門口微笑迎接全校教職員生到校,讓全校師生主動互相問早道好,帶起謙和有禮的風氣,替校園注入不一樣的氛圍。
  • 台灣教育部推動「三品運動」的啟動典禮上,台灣亞洲大學校長張紘炬成為唯一受邀的大學代表,因為亞洲大學早在三年前就著手推動校園的有品教育。
  • 台灣台南市南寧中學推行生命教育,著重學生品格的引導、形塑,師長以自身行動的光輝、散發出來的生命能量感動學生。校長顏弘洺還提出「昂首闊步南寧人」的口號,他希望南寧師生光明磊落,勇往直前去做該做的事。
  • 許多校園新校舍興建時,師生都會合作做校園公共藝術創作,藉此美化校園、培養學生環境美學。台灣豐里國小公共藝術作品已經成為畢業生感情記憶的一部分,校園的景觀建構過程,不但是藝術教育過程,更是凝聚社區共同記憶的過程。
  • 台灣桃園縣平鎮市的山豐國小,一進入校史室內放眼望去滿目皆是巧固球獲獎獎牌,由民國66年創校至今30多年獎牌數巳累計至160多個,最早獲獎的獎牌遠至1979年,最新出爐的則是2009年6月份的第四屆全國沙灘巧固球大賽的冠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