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足球 他被趕出國門

一名前東德醫生的遭遇
Herbert Fischer-Solms 翻譯:石慧
font print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11月6日訊】1985年6月25日,在東德重鎮萊比錫市火車站上演了慌亂的一幕:站台上摞著十四個沉重的箱子,其中十個塞滿了足球圖書資料、複印件、統計文本和雜記。

這些箱包屬於辟格夫婦和他們的兩個孩子。一家人連同行李一起被送上了開往西德漢諾威市的火車—一趟跨越國境的列車。

阿爾弗萊多‧辟格(Alfredo Pöge)當然願意留在家鄉,然而他和家人被除籍這件事是由黨和國家決定的,無人能改變。他們上火車前,國家安全局的工作人員特意到車站查看是否一切按計劃順利進行。沒有送別場面,沒有最後的友好告別,沒有親人,當然更不會有新聞媒體在場。

醫學博士阿爾弗萊多‧辟格在萊比錫並非無名之士。他不僅在工作上出類拔萃,同時還是一位擁有多方面才能的專家。


萊比錫大學大門口的雕塑群(Getty Images)

二十八歲時辟格已經當上了當地卡爾‧馬克思大學(萊比錫大學)醫學院的臨床化學和化驗診療科主任,發表了70多篇在其專業領域腸胃病學,診斷學、胃腸道病症療法和預防等方面的論文。他在當地足球界也是一個有影響力的人物,一個很多俱樂部都想爭取到的前鋒。他在業餘圈子裡獲得過[守門國王]的稱號。可當時他怎麼也不會想到,足球對其後來生活所帶來的巨大影響,使他被東德當權者拿來當球耍。

學術前途無門

阿爾弗萊多‧辟格出生於1940年,是一名孤兒。父親是意大利人,母親擁有一半法國一半德國血統,因此構成了他的無國籍狀態。談到青年時期,「太艱難了」,辟格說。「我體驗了許多艱苦和殘暴」。

1961年8月13日,也就是東德開始建造柏林牆的那一天,為了尋找祖父母,辟格正在意大利米蘭作短期停留。年輕的大學生帶著疑慮回到了萊比錫大學。他平生第一次有了政治麻煩。原因是,他的醫學自然科學專業考試成績「優秀」,可社會科學科目只拿到了個「及格」。人們認為那是他在挑釁。在他即將拿到畢業證書的前夕,大學又發現他們培養了一名「無國籍者」。這成為重大問題。

當他同意在今後十年的工作中償還上大學培訓費之後,最終得到了東德身份證。這個年輕人畢業後很快走向成功,開始在萊比錫大學醫學院工作,二十八歲時就被提升為部門主任。

然而兩年後又遭遇挫折。行政部門傳達指示:不允許辟格申請教授資格。就這樣,按官方簡短通知中的說法,「政治原因」斷送了他原本應該成就的大學教授前程。

成立足球協會

既然當不上教授,辟格索性把更多的清閒時間留給自己享用,進一步燃起了他對足球的激情。他從曾一門心思攻讀醫學專業書的萊比錫大學圖書館裡,成摞地把有關世界各國足球方面的書刊借回家借讀。「帶著興趣和激情」辟格投入了足球現代和歷史資料中。

隨著專業知識的增加,他對當時足球新聞報導的質量提出質疑。對於辟格這樣的人來說,失望必定會產生變革的結果。於是,他決定和外國的內行們一起單獨組建一個協會。

說了就做,1984年3月27日國際足球歷史與統計促進會成立,英文簡稱IFFHS,會址是萊比錫市瑪麗井泉區辟格居住的公寓。協會的共同創始人有二十個國家的代表,其中有幾人親臨,其餘的通過郵件發表了成立聲明。

這一獨特的冒險行徑的最終動機是打破當時分割東歐和西歐的鐵幕。全球足球最高權力機構——世界足球協會FIFA也為此祈福。FIFA總書記瑞士人哈姆特‧凱撒很早就表示了他的支持。

基於外交程序,一封由丹麥和南斯拉夫副總統簽名的書信,寄到了東德體育體操協會DTSB,通報了IFFHS足球協會的成立:協會主席是阿爾弗萊多‧辟格博士,組織所在地是萊比錫市。東德官方對此驚恐不已,將近兩個月,1984年五月東德國家安全部出面干涉了。

外交解決方案

萊比錫大學醫學部的國安代表要求他立刻撤銷協會。辟格拒絕了,此後他身邊總是跟著六七個秘密警察。一天晚上,突然有人擋住他的去路並威逼他離開東德,說他的家人可以在兩三年後搬離。「你恐怕是神經出問題了」,辟格嚴厲地回敬那陌生人。

1984年8月起,國安部加緊了對辟格的監控。這個敢於成立體育協會,並以這種方式抗議社會體制的醫學博士被萊比錫市法院起訴。10月16日,他被強制將所有與協會有關的書信文件上交萊比錫市內政部。同時政府所屬的東德足球協會DFV宣告,對IFFHS國際協會不予以承認,該組織主席的行為違法。東德足協宣稱,「IFFHS國際組織應立刻解散,原因它沒有東德內政部的成立許可,辟格博士將被起訴。辟格博士要通知他協會成員,他患有精神分裂症,從未嚴肅的考慮過要成立一個世界體育組織。」

辟格認為此裁決書違法。為了個人安全,他把當年8月國安對他的盤問用隱藏的設備錄了音,複製了一份準備寄往國外。他去了西德駐東德代表處,令他失望的是,代表處拒絕幫把文件從那裏寄出去。他又去了丹麥大使館,工作人員做出了完全不同的反應。他們馬上給辟格提供了所需要的幫助,於是丹麥IFFHS協會的律師代表勞瑞德森教授在當年12月給東德最高領袖昂納克寫了一封信。

辟格事件終於被捅到了外交層面上。1985年6月,國際奧委員會在東柏林舉行大會,會議期間召開了一個由國際奧委會、國際足委會和東德政府三方參加的會議,專門討論辟格事件。

討論的結果是由一名東德政府代表在萊比錫市政廳向「假定的違法者」發佈的:「鑒於東德政府和IFFHS協會不可逾越的意見分歧,我們得出結論:您必須離開我們的國家。您和您的家人可以去世界上的任何一國。離境日期會在短期內通知。」

辟格是在星期五得到這個通知的,緊接著的星期二就被要求離境,衣物和家居用品裝滿了四個行李箱,另外十箱是足球文件資料。「那是一個暖和的夏日夜晚。」辟格回憶著被逼告別萊比錫的那一刻。一個惶惑和希望交織的夜晚。辟格靜默著,他的妻子在哭泣。唯一來送別的國安局工作人員補充說:「要永遠記住,無論你走到哪裏,我們都能找到你。」

開往漢諾威方向的火車直到晚上九點才啟動。這幾個出境者並沒有如約定的,在離開東德的同一天抵達西德,而是在午夜過後。「您不會因為晚了三十分鐘離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而有麻煩,」國安局的人說,「在這一點上我們不會斤斤計較的。」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9月11日,在原聯邦外長根捨出生的位於哈勒(Halle)的老屋,被命名為「德國統一教育會館」向公眾開放。82歲的根捨在自民黨主席Guido Westerwelle的陪同下,為該館揭幕。根捨被認為是兩德統一的關鍵人物之一,在這個會館裡主要介紹兩德統一的歷史。
  • 核桃市「居民保護社區委員會」(CCP)對工業市美式足球場的興建,一直持反對意見,並提出訴訟。在州長阿諾22日簽署豁免加州環境保護法規的ABX381法案後,隔日委員會8位居民提出強烈不滿,認為其為「政治妥協」「官商勾結」,堅持訴訟到底,將在法案生效前91天內採取任何行動積極翻案。
  • (中央社柏林31日路透電)20年前,7萬東德人不顧遭共黨秘密警察鎮壓的危險,在來比錫(Leipzig)舉行留名青史的民主大遊行。
  • (中央社德國勃多溫30日法新電)勃多溫(Brodowin)座落在德國和波蘭邊界,除了是歐洲最大的農場之一,及前東德共產集體化的遺跡外,背後更藏有令人驚訝的成功故事。
  • (中央社柏林1日法新電)前東德國家安全部(Stasi)的秘密警察令人唾棄,即便在柏林圍牆倒塌20年後,他們手下的受害者,每天仍活在極力擺脫那段歷史留下的傷痛記憶中。
  • (中央社柏林31日美聯電)1961年東德政府興建柏林圍牆把自己的人民關起來時,完全未曾意料,到嚮往自由的人竟有如此的創意與勇氣,願意犧牲一切來擺脫共產體制。
  • 10月29日,德國第五所足球精英學校在科隆揭幕:Elsa-Brändström 實驗中學和Alfred-Muller-Armack職業學校一起被內政部選為體育精英學校。對於當選的學校來說,這不僅是對該校師生的一種肯定,每年還可以得到德國足球協會三萬歐元的資助。
  • 1989年11月9日,東德宣佈開放整個柏林牆。那一時刻,德國人奔走相告湧向柏林牆。兩邊的居民你拉我拽,攀上高牆,擁抱、歡呼、哭泣,眼淚和歡笑交織在一起。20年來這一歷史經典片段年年回放,令全世界見證了德國人的痛苦,也分享了他們的歡樂。
  • 20年前從中國一頭扎進西柏林時,以為終於到了純資本主義的世界。幾個月以後才明白,原來整個西柏林在東德裡面,是西德的一塊飛地,柏林牆是把整個西柏林徹底包圍起來。
  • 神與我們並肩作戰,高智晟,維權
    今天的北京刺骨寒風,聲動天地,可那群「因為我」而完全失去了人身自由的便衣兄弟,卻仍堅忍地守在我的辦公室外面。無人性的刺骨寒風顯然沒有在意裹脅在它漫無邊際嚴寒中的這些生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