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詩拾慧:李白之〈敬亭獨坐〉

紫菡
【字號】    
   標籤: tags: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李白〈敬亭獨坐)〉

在紅塵俗世裡翻滾久了,在名利追逐中浮沉夠了,厭倦了那循環往復的盛衰榮枯,飽嘗過那永不止息的聚散離合,任誰都會興起避世出逃的念頭,發出離群索居的意願,暫時來段獨處默坐、反躬自省的時光,於是奔向田野,回歸山中。看著那山間聒噪的鳥兒陸續飛走,連天邊殘留的那一朵孤獨的雲也悠緩的遠離了,扔下的是滿山遍野的靜寂與你滿心的孤獨落寞相伴,一片無垠的靜默籠罩。

這時你會震懾於山的兀然聳立與龐大靜默,它絕不因外界環境的變動而改變什麼,力爭什麼,穩重的外觀,凸顯它的充實與包容;遺世的獨立,肯定了它的自我價值。有了它給你的這份觸動與啟示,讓你再也不會忙著去咀嚼自個兒的憤懣與不平,更不會在意心靈受到的創傷與寂寞。

山的常綠林木,亙古如斯,山的傲視群倫,長久屹立,幫你滌盡紅塵俗夢、忘卻兵戈、不羨利祿;輕巧的替你拭去心中沾染的污泥、洗清世故、除卻面具。於是靈台澄明,不沾一點塵垢。此時你會不由自主的向山看齊,自我充實感油然而生,將空虛落寞的心懷淨掃無遺。

在自我的孤獨裡,藉著山的寂然展現,再經由靜坐冥想而品味了天人合一融會後的喜悅!此時你會發覺經由反躬自省後,在山的堅執裡,知道過往的種種不快與你了無相涉,不必縈懷,山與你相知,你與山相惜。

更突然明白,天地萬物原來可以如此的和諧、溝通與連繫;原來萬物萬事莫不相對互存互持,主客並非一成不變之界定呢!如今就知曉山是你的知己,它讀得懂你!你的一切煩憂在山厚實寬廣的襟懷裡消弭於無形,你又有勇氣面對一切挑戰,你又有心力應付迎面的橫逆。

每個人隨著成長、踏入社會,逐漸有了理想標的確立,這就意味著你人生中一座無形的慾望大山你把它矗立起來了,從此與它朝夕相處、相看兩不厭。從此為它歷盡風霜雪雨,只為能攀上它的頂峰!這期間,經過多次的挫敗坎坷,不得不慢慢的修正與減低它的高度,如此這般嘗盡人間冷暖,爬得筋疲力竭,終至朱顏已逝,豪情全失,換得的多半是滿身的病痛與滾落山腳下的踟躕不前!

當你有緣尋得真理,找到信仰,那就是你心靈中巍峨不動、聖潔的神山。他展現給你的一切,你會長久奉誦、永世拜讀,日夜浸潤、時刻相對,絕不離棄、永不厭倦。他讓你蕩盡嗔癡,為你洗滌污濁,使你顯現真性。因為那是你生命的原始歸宿,那是你千萬年等待的最終!

流傳久遠的詩中名句,往往極具素樸親切的面貌,淡淡的字句,誠摯的情感,才經得起時間的沖蝕與人心的品味,就像綻放在人們心底深處的一朵不知名小花,默默無言,恆久不凋!

──轉載自【正見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杜甫此詩中的「水流心不競,雲在意俱遲」裡,我們可以體會到,只要把那個「競」的心放下,那心湖即平靜無波、漣漪不起,沒什麼可招惹來的…
  • 生命是個謎,它的答案就端賴我們自己面對的態度是如何的了。從許多的文學作品當中,我們可以找出一些面對死亡的態度,有的足以擊碎死亡本身所具有的威嚇性,例如陶淵明的〈擬輓歌詞〉;而有的卻為了「大我」——愛國情操的難以放下而耿耿於懷,比如陸游的〈示兒〉。
  • 能夠聽到葉落,那或許整個驛站沒有多少客人吧,甚至是只有自己。夜半時接待人員應該也歇息了吧。 整個詩篇,總結起來就是四個字:孤獨、失落。
  • 清明之際,舍妹夫婦遠攜父母靈骨而歸葬於故鄉,余在海外,阻於國難不能奔赴,乃弔之以文,曰: 嗚呼!先父仙逝,十三春秋;先母駕鶴,亦近三月。憶思雙親,善良一生。育我兄妹,兼濟親族。力有大小,唯盡本分。載入家譜,亦有光矣。
  • 神韻交響樂團演出的西方交響樂曲,經常有有十分貼心的安排,樂曲的選奏也極富巧思,不論觀眾是否熟悉西方古典交響樂,在精采的樂音引領下,總會體驗到層層的驚喜與無盡的感動。
  • 只記得那個衣衫襤褸的長頭髮的女人,拖著一跛一跛的腿,挨個翻著垃圾桶找吃的,他一邊找一邊咧著嘴笑。那女人就是我要說的,我們村老人給我講過的苦命女人。其實提起來,鄉下的人,哪個不覺得自己命苦:幹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擔不完的驚,受不完的怕。
  • 鳳飛飛的歌聲無疑是台灣近代流行音樂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頁,她演唱的台灣歌謠作品,為數雖然不多,寥寥數十首,創作年代卻從晚清到近代,風格迥異多元;更重要的是,身為台灣的女兒,面對每一首作品,無論是原唱或是重新演繹,都展現出歌者對傳承尊崇母文化的使命與信念。
  • 我要寫篇短文紀念我剛過世的朋友,林建興。林大哥生前寫道:「人一走,茶就涼,屬自然規律;人還在,茶就涼,為世態炎涼。」我喜歡喝茶,雖不擅焚香煮茶,但我知道,好茶哪怕茶涼了,餘韻裊裊,還是會讓人回味無窮。
  • 什麼是四聯體格式(tetractys)呢?「四聯體格式」是現代英國詩人雷‧斯特賓(Ray Stebbing)發明的一種詩歌形式,由至少 5 行 1、2、3、4、10個音節組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