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唱藝術教本系列

數來寶的藝術技巧《演唱技巧之三》

節奏處理
漢霖民俗說唱藝術團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9
【字號】    
   標籤: tags: , ,

所謂「開頭板」:
先前我們說過大板和節子板合奏,主要是用來打「開頭板」,所謂「開頭板」即為演唱的前奏,並沒有固定的套子,但演員需要打出精采的點子來,好為整個演唱起到靜場的作用,是以這樣的頭板必須打得精、打得好,卻又不宜打得太長、太花,以免喧賓奪主。

頭板的花式很多,各家打法不同,甚至在手指、手腕、握法、使力等等不同方式的巧妙運用下也能令七塊板發出諸如:「工」、「嘎」、「啪」、「噫」、「呱」、「吐」、「呔」、「唄」、「嘀」、「噠」…等等豐富的聲音。

節子板的運用︰
我們一向對節子板的運用比大板頻繁,除用它與大板合奏來打「開頭板」之外,全段演唱時也要用它伴奏到底。節子板好用在於它可以單獨打「過門」,也可以依各種節奏唱法為唱詞做伴奏。

因此節子板的幾種打法是擊節樂器中的重要基礎,一定要練得踏實、熟練,作為每天基本功的項目,堅持學練,甚至做到「板不離手」。在這樣的基礎上才能進一步跟大板合奏——「合手」,為唱詞伴奏——「合口」。

節奏的作用︰
數來寶是屬於韻誦類的曲種,它是一種有節奏的韻白,而作為一個數來寶演員,主要任務是如何運用聲音、技巧和充沛的準備把歌曲唱好。因此雖然不是作者,演員仍得先給唱詞安排節奏,對於這些語言節奏的處理,便是演唱需用的主要技巧。

至於數來寶唱詞的基本節奏,是依據語言自然節奏而來,按照語言的自然規律形成語言的基本句式——即所謂「七字單尾句」:兩字一拍、一句四拍、尾字獨佔一拍的基本節奏。所以一篇格律嚴整的數來寶唱詞,讀起來就會朗朗上口。

不過一篇唱詞兩三百行,難免有的唱句讀起來不那麼順暢,還有些句子如果不注意就會唱得跑了板;即便是所有唱段都創作得規整,但演出者不在節奏上給予特別處理的話,也會唱的平淡、呆板,使人感到平冗、乏味,無法帶來藝術的美感,進一步影響聽眾對作品的接受程度。

所以演唱數來寶前,首先要把節奏處理好,考慮哪一段如何唱?哪一句如何唱?都要在唸詞的同時有所佈局,及早安排。通常的作法是,演員依據專業的養成經驗和理解,先標出唱詞的重要段落,並將唱法上有特殊處理的語句一一劃好節奏。

節奏的「正格」與「變格」︰
按照數來寶「七字單尾句」的兩字一拍、一句四拍、尾字獨佔一拍的基本節奏來看,凡是符合「2/4節奏」(原指四分音符當一拍,一個小節有兩拍=現指一個字當半拍,一拍有兩個字)的,都是正格句式。如果不符合「2/4節奏」的,就是變格句式,而變格句式所帶來的節奏即為「變格節奏」或說「變唱節奏」。

有些正格句式,由於表現感情跟氣氛的需要,在變換唱法中,會突破兩字一拍的「2/4節奏」,這一類的就叫做「變唱節奏」。例如下句:

「本領高強全無敵」:原本是本領(一拍)高強(一拍)全無(一拍)敵(一拍)。但是為了突出慷慨陳詞的情緒,有別於前後組句,有經驗的演員多採用變唱節奏為:「0本(一拍,本字為後起拍子)領高(一拍)強0全(一拍,強字後稍歇接上全字)全無(一拍,全字有連音效果)敵。」

這樣唱來抑揚頓挫的效果完全不同,您不妨試試看。

﹙本文待續﹚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本來數來寶的句子都是偶數的格式,一個上句、一個下句成為一個整句,這樣才能形成對韻句的格律。如果句子形成了奇數,多出一句詞來,孤零零的存在於各對韻句組中間,它也就失去了對韻的對象。
    但「重疊句式」則是說,在一對句子之後,又出現了一個「與前兩句同轍同聲,並在表意上有緊密聯繫的單句」。
  • 「十六道」數來寶用轍︰
    一、韻母相同為合轍︰一七轍、姑蘇轍、居虛轍。
    二、韻母和韻尾相同為合轍︰發花轍。
    三、韻尾相同為合轍:乜斜轍、懷來轍、灰堆轍、搖條轍、由求轍、言前轍、人辰轍、江洋轍、中東轍。
    四、韻母音質相近為合轍︰梭波轍。
    五、字音音質相近為合轍︰詩池轍、思辭轍。
  • 小轍的運用則是完全依據人們的口語習慣,一旦違背了口語習慣,把原本不該加「兒」化音的字,硬要當作小字眼兒來用,就會使人感到牽強、彆扭。同樣,如果有些非用小字眼兒的詞語,為了湊合韻轍而不加「兒」化音,也會失去口語化的特色,甚至有的會直接影響表意。
  • 數來寶對韻句的格律跟一般韻誦體的曲種不同,一般的韻誦體遵守「一轍到底、上不論、下合轍」的韻律格式,對聲調的要求並不十分嚴格。
    寫作數來寶也是一樣;在結構每一個對韻句組的同時,也經常先把那些符合格律要求並且表意準確的單句,作為不可變的主句確定下來,然後再根據格律上轍、聲的要求,去選擇副句。更要進一步的前後推敲,才能完成最後的對韻句組,使語句達到了表意形象、生動,和格律嚴整,節奏順暢,韻感諧和的要求。
  • 數來寶的韻轍頻繁的轉換,在聽眾的聽覺上不會造成固定的韻感,如果引用某一道轍的唱詞過多,時間過長後再來轉換韻轍,反而會使聽眾在韻感上適應不了,並且感到突然。所以要注意在作品中及時轉換韻轍,盡量不要讓聽眾形成固定的韻感。
  • 數來寶的語言,除了格律嚴整的唱詞,還有一定數量的「白口」。本來「白口」是不受格律約束的,可是由於它出現在格律化的語言中間,未免造成唱詞上的誤會,數來寶「白口」的音節組織,要跟唱詞的正格句式,嚴格的區別開來。
  • 數來寶與快版之間有不少共同之處,在過去的時代,一般人見到一篇數來寶唱詞,多能把它有節奏的唱下來,可見這種曲藝形式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
    大家知道數來寶是借鑑、吸取了山東快書中的優長,從而發展起來的,是以竹板的運用,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曲藝演員向來需要掌握並運用某種樂器,來為自己的演唱做伴奏,這是曲藝形式共有的特點之ㄧ,數來寶當然也不例外。
  • 竹板製成了,演出者又該如何持打呢?
    比較小塊的節子板一般持於左手,並將食指位於第四、五扇之間,與中指一起夾住第五扇,其餘四扇則攏在虎口裡,拇指虛放在第一扇上端。緊接著運用手腕轉動的力量,將節子板先向下打,使四、五扇下端相撞,以發出音響。之後便依照下上、下上、下上的手腕方向操縱節奏。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推出「看得見的紅樓夢」特展,展覽以經典文學巨著《紅樓夢》為題,引領觀眾從物件反映出來的人情物趣,走進文學、藝術交織的美學世界,重新想像盛清貴族世家的榮景,看見《紅樓夢》的絕美與哀戚。
  • 1990年林布蘭的作品《加利利海上的風暴》在伊莎貝拉嘉納藝術博物館(the 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 )遭竊,還有其它兩幅至今仍下落不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