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10招生活習慣 謹防佳偶變成怨偶

font print 人氣: 33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12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周奕倫編譯報導)每對踏上紅地毯的新人,往往深信自己的姻緣會像童話故事結局般「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然而歷經實戰生活的洗禮,不少佳偶變調成「怨偶」;而同樣過著「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有些夫妻關係反而像百年老酒越陳越香。專家點出其中關鍵處,在於伴侶間日常生活是否用心經營。

教育心理學網站(Psycologytoday.com)和大眾醫療網站(webmd.com)列舉出「琴瑟和鳴」簡易10招,指導夫妻如何在平時用心經營親密關係,避免生活走調成「變調協奏曲」。

☆培養共同興趣或話題

當戀人般的熱情消逝後,夫妻往往發現彼此少有共同的興趣或話題,這是促使他們形同陌路的普遍原因之一。如果不存在共同興趣,不防開始挖掘讓雙方都感到快樂的活動。此外,常言道:「有點黏又不會太黏」、「小別勝新婚」、「距離就是美」,防止對伴侶過分依賴,培養並從事個人的嗜好同樣重要。

甫於12/12在臺灣台北國家音樂廳舉辦「雙鋼琴30週年音樂會」,魏樂富與葉綠娜夫婦邀大家分享他們結婚30週年的喜悅。《台灣醒報》引述葉綠娜的感言闡釋夫妻恩愛秘訣。她說,雙鋼琴最困難的地方在於要及時反應別人彈出來的東西,兩個人互相協助,才能彈奏出美妙的音符。她尚且說,其實他們經常吵架,但他們懂得隨時溝通,彈鋼琴也成為他們解決爭端的重大功臣。

☆彼此信賴和寬恕對方的過錯

夫妻間意見分歧或出現爭論,即使不能即時獲得解決,幸福的夫妻會採取信任和寬容,而不是不信任或心懷怨懟。

☆多看對方好處或做對的一面

無論配偶做對或做錯事情,事實上雙方都能從中獲得收穫。儘管每個人看事情的角度不同,和睦的夫妻總是注視事情正向的一面。

☆禮貌是不可缺少的潤滑劑

心理治療博士泰絲妮(Tina Tessina)表示,禮貌是潤滑劑,它能讓一切事情順利進行。

親密關係機構創辦人兼治療師李耳(Terrence Real)建議,即使是對親密的伴侶,也要經常將禮貌用語掛在嘴邊,例如「謝謝」、「對不起」、「請」和「我是否可以…」。表達時要恭敬有禮、甜美柔和、忌粗聲粗語。

此外,幫另一半拉出座倚或開門、協助妻子踏過泥濘的水坑、天冷時幫她穿上外套、這些舉動雖然細微,卻都相當體貼窩心,能讓對方感覺受到重視。

☆早上說些甜言蜜語

每天清晨對配偶說聲:「我愛你!」或「祝你有個美好的一天!」。這是個很棒的做法,它能讓夫妻儲備足夠的耐心和寬容去面對生活中惱人煩心的事,像是上下班時擁塞的交通,耗時排長隊等。

☆下班後來個熱情擁抱

對於「愛的親密接觸」、「傷害性暴力觸碰」或「冷漠般拒絕觸摸」,人們的皮膚都存在著記憶。夫妻若能經常彼此擁抱,就能讓肌膚沐浴在「良好的觸感」中,有助於親密關係更緊密地維繫。

☆每天晚上道聲「晚安」

無論對伴侶有哪些不滿,每天晚上跟他道聲:「晚安」。簡單的一句問候卻能傳遞出心懷維繫夫妻關係的願望;它意味著親密關係遠大於任何一個矛盾事件本身。

結婚長達50年《美滿姻緣》作者李思(Gerard Leeds)道出維持親密關係的重要秘訣,就是絕不負氣上床。他進一步強調,即便有些紛爭無法在就寢前解決,至少要學會將怒氣暫時拋諸腦後。他和妻子從婚姻生活一開始雙方就有共識:絕不將怒氣帶上床,而且每晚必定互吻道聲晚安。

☆每日從事「心情氣候」檢查

打電話給在家裡或在工作中的另一半,了解對方當天過的如何。藉此調整下班後對彼此的期望。例如,如果伴侶今天過得很糟,希望對方能熱切地與個人分享今日好消息是不合理的。假使配偶顯露疲憊,不要在下班後仍喋喋不休地數落種種不是或不滿。

☆自豪地注視著伴侶

快樂的夫婦每當見到彼此時喜樂之情溢於言表,且常會有一些親密的肢體接觸,好比手牽手、手搭在肩膀或脖子上,這些舉動訴說著他們彼此契合相屬。

婚姻諮詢專家保爾(Joyce Morley-Ball)則是鼓勵夫妻在公開場合手挽著手。除了象徵永恆的感情和彼此的深情外,也明白昭告周遭人你們以對方為榮。

此外,還有促進幸福的重要關鍵,就是要時時提醒自己學會「傾聽」和「讚美」。泰絲妮指出,「你看起來棒極了!」、「你做的超級好!」或是「我很喜歡你的衣服」等衷心的讚美會讓對方深受鼓舞。而這些加油打氣的話語遠非金錢所能衡量的。

☆攜手或並肩散步

愉悅的夫妻總是攜手或並肩散步談心或聊天,而不是讓另一半落單在後。他們深知花時間與配偶共處遠比欣賞沿途風景更重要。


夫妻常常攜手或並肩散步談心聊天,容易培養出默契攜手並肩面對婚姻中的困境。(ADRIAN DENNIS/AFP/Getty Images)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隨著現代生活型態的轉變,廚房的意義也隨之擴張。如今有52%的人期待,廚房不只是一處烹煮供食的場所,更是客廳之外的另一個放鬆情緒與維繫情感的生活空間。眾多廚房用具當中,烤箱讓料理更加多樣化,親手烘培的點心和幸福感,讓它成為女性最想購入的夢幻廚具。

  •   先說說一個例子,女友涼和先生在鬧市中心有了一套很大的房子,而且這房子趕上了福利分房的末班車,他們的婚姻在幸福中折騰5年有餘了,手頭有了一筆不小的閒錢,這筆閒錢該怎麼花,他們想了很久,後來,他們決定多買一套房,因為那時正時興週末夫妻這一種潮流,多買一套房子就有條件可趕趕這種週末夫妻的潮流,這樣他們的幸福婚姻就更浪漫了,這能讓婚姻更保值。按女友的說法,這套房子能把他們已經幸福的婚姻折騰得幸福更上一層樓。
  • 每個善良人都希望漂亮的女人應該擁有和其人一樣的美麗人生。然而,時代發展到今天,有許多事實仍然印證著“自古紅顏多薄命”這一論題的成立。在隨時都可能碰到“不測”的人際環境裡,漂亮的女孩到底如何才能把握自己,獲得美滿的姻緣和幸福的生活呢?
  • 捧著一杯裝滿伯爵茶的馬克杯
    喝出一個人獨處的幸福

    端上一盤香辣逼人的胡椒蝦
    大啖三兩好友食飲的幸福

    準備一條熱氣猶在的方形毛巾
    享受照料家人的幸福
    ……

  • 位於河南新安縣北部深山區的石井鄉介莊村,有對壽星夫妻,丈夫叫劉志光,妻子叫郅秀珍,兩人均生於1907年,已是103歲的高齡。
  • 我們常常發現,很多夫妻一眼望去,相貌非常相似,我們經常稱之為「夫妻相」。常言道︰「人之相貌,定於父母。」源出不同的男女,生活一段時間,為什麼就會越長越像呢?又有朋友會問,是所有的夫妻,共同生活後,都會逐漸越長越像嗎?這其中有什麼神秘的奧妙呢?
  • 「我決不會像我的父母。」很多年輕人至少說過一次以上這樣的話。但在你有了自己的孩子後真相顯露出來:你變得越來越像你的父母。荷蘭研究人員巴克斯 (Freek Bucx) 對1千多青年成人,他們的父母與配偶的數據作出了調查,發現孩子使你與自己的父母更相像,但配偶如與公婆或岳父母的關係緊張,則會使你和父母之間的關係惡化。
  • 薯餅、omelet、培根焗法國麵包,還有「愛心蛋」,這麼豐富?...
  • 35集《蝸居》故事梗概:郭海萍與蘇淳夫妻畢業於名牌大學,蝸牛似的居住在上海一間租來的10平方米的房子,最大的夢想是攢夠首付搬出蝸居;海萍妹妹郭海藻與男友小貝一對白手情侶,蝸居在租住的三居室的一間,其樂融融只等攢夠首付就結婚。為姐姐借錢買房,海藻掉入市長秘書宋思明的情感陷阱,掙扎不成功終成二奶搬出蝸居。宋思明幫郭海萍解決了上司刁難、住房困難等問題,幫蘇淳免除了牢獄危難。海萍抓住宋思明給的機會,加上自強不息,不僅住進新房,而且開辦了自己的學校。郭海藻二奶因宋思明遭黨的反腐調查最終一無所有。
  • 幸福是如願而沒有負擔,幸福是真實的擁抱平淡和甜蜜的感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