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岩:关于“蚁族”的匍匐议语

郑岩

标签:

【大纪元12月28日讯】笔者不忍心站着思考这一人群,趴着,似能看的清楚一些,匍匐思考,能得一、二真知足矣。

这支大军的庞然、无奈、悲戚

中国大陆爆料:当前“待就业”往届大学毕业生累计达6千万之众。这个数字随着日月流逝将必然递增。他们被形象的称为“蚁族”,除了因人众之多且又密集之外,就是第一位赋名人寄寓着厚重的悲悯。人们形容命运多舛时,往往使用的成语是:人命危浅,朝不虑夕,不如蝼蚁。

6千万这个庞大的数字,是权贵资产阶级于金融、交通、石化垄断企业的弟子们已经“就了业”剩下的“等外品”。一个冷峻不阿的事实明摆着:他们的爹妈没本事,都是城郊、小镇、农村普通工人、农民、农民工的子弟。他们是当今中国名副其实的草根之族下面的“蚁族”。

“蚁族”是当今中国城市的一道风景线。他们流落街头,寻寻觅觅,盼著有人雇用。偶有活干,工钱比熟练一些的农民工更低。这个特殊的一族,特定的年龄段,难以忍受的人生大关是:人生理念的焦虑、疑惑、虚无乃至泯灭;正值食、色两旺期,双重的飘渺、茫然、失落,有些人必然以道德作代价,以获取不当的某些渴求的满足;更有在这人生危难时的卓越思想者,他们沉思着许许多多令他们困惑的“为什么?”他们不甘于沉默,他们懂得:不在沉默中沉沦,就在沉默中爆发;更有人立誓:他们将肩披着黎明的朝霞,迎接新的纪元的到来。真正意义上的“多难兴邦”者,可能就在他们当中产生。

归来兮,中华诗书继世的大雅古风

中华古国,国风大雅,诗书继世,光照寰宇,普世公认,绝非自诩。在教子励学精进上,昔有孟母择邻“三迁”,断机之杼,母爱的光辉玉汝以成千古圣贤;朱买臣屡试不第,头悬梁、锥刺股,历经妻子离异,只身单影十年寒窗之苦,终获金榜题名、状元及第。他以卓然不群的闪光意志,钢浇铁铸了一座丰碑,镌文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学而优则仕”。

古人的涉世步骤首先是从“自我”开始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四部曲”的首部,就是修身。修德、修学养,这些都是“个人行为”。从孟子到朱买臣,他们之所以成为“亚圣”(“至圣”孔子)或名宦良臣,无不得益于自我的苦斗奋争。由于先人的范式楷模,中国古代修为了诸如“囊萤”、“映雪”、“凿壁偷光”等等千古美谈。

请问“蚁族”诸兄弟姐妹:你们也是苦斗奋争者,否则,在那么多竞争者中,你能上大学,是令人刮目的。尔今试问:学而优者的你们,不但没有跟“仕”沾着边儿,连个正式工人的工作都找不到,这是为什么?中国传统的天公地道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个“公”是相对意义上的“机会均等”。此种“机会均等”,已经被强权的独裁者吞噬殆尽。这帮毒蛇猛兽,先以把高等教育“产业化”的鬼魅,从你们父母的腰包里捞取了大量的血汗钱,也虚妄了你们最为之宝贵的青春韶华,现在又把你们置入“蚁族”热锅之中,是可忍,孰不可忍!

苦斗奋争,让新的公平机制回到人间

任人践踏,热锅里一族诸学兄学姐,都熟知“晏子使楚”的故事。当年,晏子请缨出使傲慢的楚国,齐王藐视这位个子矮小、其貌不扬的晏子,嘴中念念有词:看不出你有此能耐,还想“脱颖而出”不成?晏子胸有成竹、泰然对曰:“请处囊中”。是啊,钉子不装进布袋里,岂能脱颖而出?结果,晏子以非凡的机智漂亮的完成了使楚任务,成为中华古国垂之永远的“外交家”。近闻,英国选秀,苏珊大婶脱颖而出;意大利版“苏珊大婶”卞门声如天籁,她也“脱颖而出”,公众的认同,令她“幸福得发抖”。

脱颖者,只能是“钉子”。如果是“棉球”即使已被“请处囊中”,也无“颖”可脱。无本事的笨伯只有甘于认输,也落个“心安理得”,如其才能、天赋真如晏子、苏珊、卞门者,无囊可处,或者有囊,人家不让我辈我“族”去“处”,岂不是天大的“冤”字吗?这种“机制”被粗暴地侵吞和剥夺,是今天“中国特色的社会不公平”。

这“不公平”,是独裁者挖掘的又宽又深的沟壑、壕堑,把平民百姓一族拒之沟堑的另一面──对立的一面。它同时也把自己孤立起来。成为千夫所指的目标明显者。

人心齐,泰山移。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在苦斗奋争中,谋求新的社会公平的日子只能很快到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新一代,将是你们中的佼佼者!@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毕业两个月未找到工作 湖北大学生上吊自杀
中国大学生就业率被指严重灌水
调查:中国逾九成女大学生就业受性别歧视困扰
四千人争一个职位 中国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