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故事證因果 害人終將招災禍

淨心
font print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從我懂事起,母親就常常氣憤而又痛心地向我講述她親眼見到的一樁慘不忍睹的往事。

以前,外婆村子裏的一個村民抓住兩個拾糞的小男孩,硬說他們是探子,將他們活埋了。當時母親與許多鄉親都去圍觀,但是誰也沒有勇氣救那兩個孩子。臨死之前,那個年齡小一點的孩子恐懼至極,不停地哭泣。大一點的男孩則很剛強,對年齡小的男孩說:“哭甚麼!再過十幾年又這麼大了!”

到了50年代,那個村民有了個活潑可愛的兒子。有一天,那個孩子與5、6個小孩被一堵牆砸在了下面。當眾人七手八腳地將孩子們扒出來的時候,只有那個村民的孩子死了,是他鬼使神差地踩在自己孩子身上扒牆而踩死的。

幾年後,那村民夫婦相繼死亡,死時尚是壯年。

轉眼近半個世紀過去了,我已從開始聽故事的小姑娘變成了老太太,母親也早已離世。許許多多的經歷都已淡忘,唯有這樁事記憶猶新。隨著自己作了母親,作了祖母,對那慘死的兩個孩子更多了一層徹骨透心的憐憫。現在我明白了,當那個村民殘忍地害別人的時候,也埋下了害自己、害家人的禍根。

正如聖人所言:“實際上人幹壞事都在後來一個甚麼時候會遭報應,只是人不悟,不相信,出了事認為是偶然的。”

--摘編自明慧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釋迦牟尼佛的時代,古印度憍賞彌國的國王有位名叫莎曼娣的王妃。莎曼娣王妃的侍女常到花店買花並從花匠那兒聽聞佛法,回宮後便向王妃及其他侍女宣傳釋迦牟尼佛的佛法。從此王妃和她的侍女們都成為虔誠的佛教信徒。她們當然很想當面拜見釋迦牟尼佛,但害怕國王會反對,只好在釋迦牟尼佛經過皇宮到其他弟子的家時,透過皇宮建築的孔洞悄悄的向師父行注目禮。
  • 古印度波羅奈國的越難長者是一個大富豪,家中珍藏了數不清的珠寶,更有金庫、銀庫等,可謂“富可敵國”。但是他為人非常吝嗇,又喜歡嫉妒別人,不信道德,更不行善施捨,這在當時幾乎無人不曉。他叮囑家人決不能幹救濟人這種傻事兒,讓家丁每天守在門口,不許乞討的人從家門口通過,並說如果有人強行進來就把他摔出去。
  • 清朝時,無錫人曹五輯曾經當過官,是一個清正廉潔的好官。他的兒子因為是孝廉科的舉人,所以人稱曹孝廉。乾隆二十一年(西元1756年)的時候,無錫發生很大的瘟疫。無錫當地有位華某一貫樂善好施,就捐獻出他收藏的幾幅古畫,托付給曹孝廉去義賣賑災,囑咐他說:「最好能買得800兩銀子,拿來收埋本城病死的人。」
  • 據《續搜神記》記載,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安徽有一個地方官。他有三個兒子,皆十來歲了,可都只能發出很簡單的聲音,而不能說話。一天有一個過路人從他門前經過,聽到屋裡他三個兒子發出的聲音覺的很奇怪,就問他:是什麼東西發出這奇怪的聲音?他回答說:很抱歉,是我的三個兒子發出的聲音,他們全都不能說話。那人便說:那麼你應該反省自己以前是否做過什麼虧心事?
  • 因果報應,不僅僅是勸人行善的說辭,而是宇宙人生的實相,是不依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法則。人的命運與禍福,都是有因有果,都是取決於自己行為的結果。作惡降殃,作善降祥;對於過去的不幸,也可以靠行善積德來改運;切莫造下惡因,一旦嘗到惡果,也就追悔莫及了。以下為發生在清朝嘉慶年間的兩件事。
  • 清代康熙初年,有個人名叫李太學,他的妻子妒忌殘暴,常常虐待丈夫李太學的妾,發怒則扒妾的褲子鞭打,幾乎沒有一天不打。
  • 科學知識的累積在某一常態時期是在一個典範的框框下運作,後來不斷地發現這個科學的典範不能解釋的反常事例;最後,又建立新的典範。所以,科學不是在追求真理,而是在追求不同的框框來認識一切…
  • 為人處世,須安分守己,心懷善念,保持清淨的心境;切莫分外營求...
  • 因果,因果,有什麼不是因果?所以遇到不爽的事,不要急於發火,冷靜想想其中的緣由。想不通也沒關係,用一顆不爭不鬥的平常心去對待,煩惱會很快過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