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新西兰牧场:47个人和两只狗

标签:

新西兰由南、北二岛组成,面积同中国广东省差不多,人口不足四千万,约是广东省的一半。岛内大部分是比较平缓的丘陵山地,可开发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加上四 季如春、雨量充沛,极适宜发展农业和畜牧业。并且由于地广人稀,人均资源占有量大,所以,新西兰的人均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水平都比较高。

在去罗托路亚的路上,团友们都被车窗两边绿草如茵的牧场、果实累累的果园所吸引。导游看我们兴致很高,给我们讲了一个发生在新西兰牧场的故事。

几年前,中国南方的一个乳牛农场的场长来到新西兰考察。在欢迎酒会上,他问新西兰的一个农场主:贵场有多少乳牛?答:600头!问:真巧,同我们场一样, 你们有多少员工?答:47个人和两只狗,你们呢?问:人手这么少,忙得过来吗?我们可是500人啊?第二天参观后,中国场长终于明白了新西兰牧场用人少的原因:

一是放牧不用人:新国的牧场普遍将自有土地分成六块,并用铁线或植物篱笆将其分隔,畜群在第一块草地上放牧十天,十天后转移到第二块地,两个月正好轮换一遍,基本不需用人。

二是机械化程度高:乳牛挤奶,全用现代化的真空吸奶器,要挤奶时,那两只狗(它们都是聪明伶利、忠诚勇敢的著名苏格兰牧羊犬,一只目光凶狠,一只叫声恐怖,牲畜们都十分惧怕它们)把乳牛赶到一排排的真空吸奶机旁,前面的工人负责给乳牛戴好吸奶器,后面的工人则负责帮吸完奶的乳牛摘下吸奶器。

三是社会化分工的程度很高:牛奶公司的运奶车马上把牛奶运走,账款也就自动转到农场主的账户上来,根本不需要再配什么销售人员和财务人员。

四是企业体制不同:老板就是场长,老婆就是财务经理,工人大多是季节工和钟点工,农场里没有什么办公室、人事部、后勤部、工青妇等机构,也没有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员。

经导游介绍后,我们留心观察路边的牧场,基本上都采用这种先进科学的经营管理模式,因而,新西兰虽是农业国,但它的人均劳动生产率却是很高的。

“47个人和两只狗”,就撑起了一个具有600头乳牛这么大规模的牧场,而在大洋彼岸的中国,却需要500名工人!笔者从新西兰回来已经很久了,不知为什么,这3个本来十分简单和枯燥的数字,却总是在我的脑海里久久不能忘却,欲挥不去。

相关新闻
移民系统发生重要变化 上庭前请一位好律师很关键
工卡被拖延可催办
帮你少走弯路 移民律师谈庇护工卡申请
公司所有者、高管 移民美国的明智之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