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吳國斌中醫園地

消化性潰瘍 中醫簡易療法

吳國斌

人氣: 78
【字號】    
   標籤: tags:

現代人生活緊張,工作壓力大,飲食失節,罹患消化性潰瘍的人很多。這些潰瘍性疾病,反覆發作,許多人困擾不已。以下摘錄陳存仁博士《食補療養全書‧津津有味譚》中有關消化性潰瘍的中藥簡易療法,供讀者參考,以為自我保養之用。

烏賊骨杏仁糊

先將烏賊骨洗淨,再用火焙乾,研成細末,與杏仁焙乾,研成粉末,二味拌和,大概用烏賊骨粉3兩、杏仁粉1兩,在胃脘痛發作時,先經適當治療,等到疼痛停止後的第二日,開始進服此項粉末。

進服的時間,最好在早晨,未進早餐之前,即進食粉末2茶匙,用開水調成厚糊狀,吞嚥入胃,再隔10分鐘,開始進食早餐,對結合潰瘍處,有很大的幫助。

甘草烏賊骨粉

將甘草研為細末,每次用甘草粉6兩半,烏賊粉3兩半,兩味和勻,每晨用2茶匙以開水調成糊狀,最好在未進早餐前進食,食完以後,第二次再製10兩,繼續應用。這個方法,對深度消化性潰瘍,能促使生肌。

【註】

1. 烏賊骨,是烏賊腹中一塊白色扁圓型的堅硬物質,似骨非骨,是軟體動物的脊骨。中藥名為海螵蛸,又名烏骨。

2. 以上的材料均可至中藥店購買,並代為磨粉,可減少自製上的不便。

豬肚散

將豬肚焙乾,成極脆片形,研為細末,越細越佳,要見風即能飛散為度。每天晨起,在未進食之前,用開水吞服,用量約1錢左右,服後再進早餐,此法對促進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的癒合,都有極大的功效。◇

【補充說明】

豬肚的療效相當神奇,中醫古籍早有記載。清‧王士雄《隨息居飲食譜》曰:

「豬胃,俗呼豬肚。甘溫,補胃益氣充飢、退虛熱、殺勞蟲、止帶濁遺精、散癥瘕積聚;肉厚者良,須治潔煨糜,頗有補益。外感未清,胸腹痞脹者均忌。

胎氣不足,或屢患半產,及娩後虛羸,豬肚煨糜,頻食。同火腿煨尤補。

中虛久瀉,豬肚一枚,入蒜煮糜,杵爛丸梧桐子大,每米飲下三十丸。

虛弱遺精,豬肚一枚,入帶心連衣紅蓮子,煮糜杵丸桐子大,每淡鹽湯下三十丸。」

動物的胃、腸、膀胱、子宮的肌肉黏膜,再生能力很強。因此可以利用豬肚來修復人的胃及十二指腸內膜,治療潰瘍病,這是臟器療法的應用。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胎氣不足,屢患半產」者,食用豬肚亦有療效。這是因為胃的組織與子宮的組織是相似的。現代人「胎氣不足,屢患半產」的人很多,與人工小產常刮子宮,使子宮受創不復有很大的關係。用胃組織的豬肚來彌補子宮的創傷,具有強健子宮的功效。食療上,可以再加上火腿及黃耆、黨參等,療效更佳。◇

文/吳國斌(三重同仁堂中醫診所醫師)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