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新港奉天宮重現清朝祀典科儀「六佾獻壽」

人氣: 5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蘇泰安嘉義新港報導)為闡揚古祭禮儀,新港奉天宮將於4月17日晚間11日15分在廟前廣場行「開臺媽祖渡臺388年暨天上聖母1050年聖誕千秋」祝壽活動,並有全國唯一重現清朝祀典科儀的祝壽祭典盛況。

新港奉天宮表示,重現清朝古禮儀是奉天宮尊重歷史文化的表現,為此對欽賜祀典廟宇對於傳統文化的保存與流傳相當重視,特擇於天上聖母1050年聖誕千秋時,考證「大清禮儀彙典」將遵照古禮重現清康熙年間由康熙皇帝御賜的祀典科儀盛況,天上聖母(即媽祖)在清康熙59年(西元1720年),清廷將媽祖祭典列為朝廷祀典,農曆3月23日媽祖聖誕舉行春祭、農曆9月9日媽祖升天舉行秋祭,並曾派大臣至福建湄洲天后宮祭祀。奉天宮將是全台甚至全世界首次遵循古禮祭祀的廟宇。

奉天宮今年舉行的媽祖祀典三獻祝壽大典,完全考據大清禮儀彙典,全場由200多名佾生、禮生、樂生及唱生,遵循古禮科儀,舉辦盛大的六佾舞祝壽大典,由新港藝術高中學生擔任佾生,獻跳六佾舞。六佾舞有6行6列,共36人,是古時用來祭拜諸侯及宰相的儀式,另一種八佾舞有8行8列,共64人,是用來祭拜皇帝祖先的舞曲。這次跳六佾舞的佾生,全部由新港藝術高中女生擔任,除了以新港子弟為主之外,有部分佾生還是媽祖的契子(義子)。

新港奉天宮董事長何達煌表示,新港奉天宮「開臺媽祖」數百年來香火鼎盛,但卻缺乏祭典等相關資料,為了追溯古典,也為了永續傳承,廟方在考證大清禮儀彙典的記載之後,決定將媽祖祭典科儀做一份完整的示範與傳承。文化的傳承必須代代相傳承先啟後,莘莘學子需要栽培與教育,也藉由政府德政將奉天宮將所有收到的百餘萬的消費券轉為大愛,在天上聖母誕辰當日頒發新港鄉各級學校清寒獎助學金,幫助清寒學生能夠繼續唸書貢獻社會。

由於中國在文化大革命(西元1966-1976年)期間,媽祖信仰受到嚴重打擊,許多宮廟文物和神像被摧毀,只有少數廟宇得以保留下來,而媽祖祭典儀式,也因「破四舊」而沒有被正規地傳承下來,因此奉天宮這次的祭典儀式,意義可謂十分重大,過去台灣並沒有任何宮廟,以朝廷古禮舉行媽祖祭典,希望能完整呈現媽祖聖誕祭典盛況,讓媽祖信仰文化持續傳承下去。

新港奉天宮表示,開臺媽祖聖誕—依循清朝古禮舉辦,據考證,媽祖「春秋諭祭」清康熙五十九年(西元1721年),奉旨出使琉球(臺灣)的翰林院檢討海寶、編修徐葆光聯名上奏朝廷,將祭祀媽祖列入國家祭典,准許地方官員進行春秋兩祭。清乾隆五十三年(西元1788年)開始春秋諭祭。乾隆五十三年(西元1788年),湄洲媽祖祖廟進一步成為官祀廟宇:沿海處所敕建天后神廟,屢著靈應。而福建湄洲係神原籍,現在臺灣大功告成,仰荷神庥,疊昭靈貺;允宜特著明禋,用彰崇報。嗣後該督、撫於天后本籍祠宇,春秋二季敬謹官為致祭,以隆祀典而答嘉庥,仍交該部載入「祀典」。

至於佾舞相傳起源於周公,是古代最隆重的祭祀所使用的儀式。佾舞的人數必須按照階級規定,只有天子可以使用八佾,諸侯六佾,大夫四佾,士二佾。所謂「佾」,就是「行列」,八佾指的就是跳舞的人排成八列,六佾則是六列,以此類推。佾舞是「禮」的一種表現,同時也具備強烈的倫理精神,此次祭典活動,佾生以女生為主,更展現出媽祖母性柔美的精神。

春秋祭祀分別於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媽祖聖誕與九月初九日媽祖昇天祭。新港奉天宮此次將清朝媽祖祀典儀禮從文獻中尋回,將此失落多年的媽祖「祀典祭儀」首次呈現於世人的眼前,並藉由文化的傳承來讓新港媽祖聖誕祀典典禮成為台灣重要的祭典文化與觀光活動之ㄧ。

新港奉天宮每年從農曆一月起進入媽祖進香香期,每年農曆三月更是進香高潮,除了數以百萬計的善男信女進香參拜之外,也吸引了世界各地無數的觀光客,更有許多的學者與民眾是懷抱著研究考古的精神慕名參觀,新港奉天宮開臺媽祖廟數百年來香火鼎盛,然而廟史、祭典等相關資料卻付諸闕如,實屬憾事。鑒於新港奉天宮之媽祖祭典仍依古禮而行,不僅具體延續了傳統禮儀,更彰顯新港奉天宮之悠久歷史與祭典組織之完備,將此優良傳統禮儀文化加以發揚與延續。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