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SARS陰影重現?╱豬流感蠢動 台灣經濟不安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2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陳梅英/台北報導〕全球景氣才剛從金融風暴中回神,進入築底復甦階段,H1N1新型流感(豬流感 )卻來攪局,回顧2003年台灣因為廣東傳入的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 ),整體社會陷入極度恐慌、不安情緒中,造成該年第二季民間消費出現前所未見的負成長二.五一%,也拖累整體經濟成長率下滑。

SARS最早在2002年廣東傳出,因中國政府隱匿疫情,一直到2003年3月台灣出現SARS疑似病例;4月23日和平醫院爆發集體感染使得疫情進入高峰,隨後政府陸續採取防煞等緊急措施,事件至6月17日及7月5日,我國才分別由世界衛生組織自旅遊警告區及病例集中地區除名,經濟活動才恢復正常。

染煞的時間雖然前後不到三個月,但對我經濟活動衝擊不小,影響最大的為2003年第二季。

根據經建會經濟研究處所做報告,民眾因風險意識提高,各種餐飲商務、娛樂、旅遊消費減少,2003年第二季我民間消費出現首度的負成長;另外,投資者信心不穩,第二季民間固定投資也由第一季的正成長五.八二%轉為負成長六.五四%。

因台灣被列為疫區,外銷訂單流失加上國內需求遽降,第二季輸出、入的成長率分別由第一季的十.八七%與十一.○一%降為三.六九%與一.七三%。

觀光旅遊業者首當其衝,2003年4月來台旅客較上年同期減少五十四.九八%,5月減幅高達八十三.五%,6月再減七十六.三三%,三個月總共減少五十二.三萬人次。儘管醫療健康產業及通訊產業在防治疫病需求增加下而受惠,但不及相關飯店、百貨、餐飲、零售、娛樂等行業營運衰退產生擴產效應對整體台灣GDP的負面效果。

以行業別區分,服務業與營造業在2003年染煞期間受創最深,製造業相對衝擊較小,營造業在2003年第二季出現負成長十.三五%。

不過SARS影響來得快去得也快,下半年搭上國際景氣復甦列車,國內生產慢慢步入常軌,經建會分析,這是因為SARS未損壞任何生產能力,也沒有明顯改變台灣經濟成長潛在資本、勞動力及技術進步等因素,因此,SARS疫情遠離後,經濟成長迅速回到原來的長期趨勢。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