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他逝世:一代領袖蔣介石

史淨
font print 人氣: 23
【字號】    
   標籤: tags: , ,

蔣介石可說是近代中國史上最關鍵的人物之一,他於1887年10月31日生於浙江奉化縣,在歷經黃埔軍校校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長、國民軍事委員委員長、中國國民黨總裁、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中國戰區最高統帥、中華民國總統之後,於1975年今天,4月5日,離開人世。

大時代的人物總要面臨來自個方面的評價,蔣介石也不例外。對蔣介石的正面看法包括蔣是「真正的民族主義者」、「愛國者」,他「律己甚嚴」、「生活節儉」,有「無情的鋼鐵般的決心、不屈不撓的精神」等。而下列幾項建樹,則奠定了蔣介石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

──蔣介石在孫中山先生之後領導國民黨戰勝形形色色專制勢力的反撲,統一了中國,捍衛了共和國統,重建了中華民國。

──蔣介石制定並頒布了孫中山先生「五權憲法」理想基礎上的1948年《中華民國憲法》,國立北京大學校長胡適稱這部憲法是「比美國憲法還民主的憲法」。蔣介石使得中國保持獨立與統一。在國民政府大陸統治期間,中國經濟得到了相當發展,社會各方面都有進步。

--領導中國,對日抗戰勝利。

--蔣介石及其政府撤退至台灣後,有效施行各項改革措施,奠定了台灣經濟快速發展的基礎,確保了三民主義的施行。

──蔣介石最早認清共產主義和共產黨,最早指出「共產革命不適於中國,它是以恨為動機的革命,決不適於中國的民族性,因為動機既然是恨,行動一定是殘酷和卑污,而且要損人利己的,這完全和中國的民族性相反的」。

──蔣介石努力以台灣為中華民族復興基地,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使中華文明的精華得以在臺灣保存,不受中共的「文化大革命」之影響。

雖然,當時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是為了對抗中共在大陸推行破壞古典中華文化的「文化大革命」,不過,也正因為這種「文化意識型態」的對抗,使得台灣成為今日全球華人居住地區,最能承繼中華傳統文化的地區。

──蔣介石成功的防守住了臺灣,倖免於大陸人民經歷的「赤禍」,為後人留下台灣這塊無共黨污染的淨土。@*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宋美齡生逢中國政治動盪、巨變時期,自從1927年12月1日她與蔣中正結婚,成為第一夫人後,其人生對近代中國歷史就具有深遠的影響力。
  • 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今天上午舉行已故總統蔣中正的夫人蔣宋美齡女士112歲冥誕紀念禮拜,200餘人到場,表達對蔣夫人永恆的懷念。
  • (中央社台北20日電)蔣介石和陳潔如結婚時的家具重現上海灘,將於今年清明前後與百件名人珍貴藏品一起展出。
  • (中央社記者陳舜協台北30日電)中正紀念堂「永懷領袖文物展示室」除陳列故總統蔣中正事蹟,也將陳列白色恐怖、雷震事件史料?教育部今天表示,未來中正紀念堂展示空間如何呈現,目前仍未有定論。
  • 三月二十八日,波士頓國民黨分部召開紀念大會。慶祝3.29青年節,緬懷廣州黃花崗革命先烈;紀念國父孫中山逝世八十六週年;紀念中華民國前總統蔣中正逝世三十四週年。約八十多位黨員出席,合唱國父紀念歌、蔣公紀念歌後,會議正式開始。
  • 在台灣中正國際機場(紀念蔣介石而命名的)改名為桃園國際機場後,桃園的名聲就響亮了。32位來自台灣桃園縣的候用校長培訓團於3月24日從台灣出發,26日抵達美國東北角的新英格蘭地區,展開13天、拜會7所學校的參訪行程。
  • 今年適逢慈湖行館籌建完成50周年,桃園縣政府收集慈湖籌建過程的歷史資料,包括慈湖匾額、剪紙、興建藍圖,另以展示主題牆方式,呈現慈湖從「發現慈湖、第二古鄉」、「兩蔣風華、情歸桃園」及「活力新生、慈湖風華」等不同時期的風貌,桃園縣政府於後慈湖3號館內,將蔣介石先生、蔣經國先生及蔣宋美齡夫人當年在慈湖生活起居空間,按原貌完整呈現,讓大家在5月1日後慈湖開放後,可以更加了解當年兩位蔣先生的生活起居情況,一同體驗這跨越半世紀的感動。
  • 習近平拿他沒辦法,軟硬不吃的韓國總統尹錫悅。敢對中共説不,得罪過四位前總統的韓國「打虎英雄」。聯美友日親台,補强第一島鏈,安倍晉三之後堅決抗共的亞洲新政治强人。
  • 特拉斯臨危受命,「新鐵娘子」是如何煉成的?4次落選國會議員,在她成為英國首相前6任大臣要職,飽經磨練,破繭成蝶,從左派蛻變成對中俄强硬的保守黨鷹派領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