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現代詩藝特展 遇見台灣詩人一百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5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林慧怡台北報導)《遇見台灣詩人一百》不僅跨界整合了文學與視覺藝術的美感,同時也連結了台灣南北二個藝文館所的專業,將藝術直接帶入公共空間,賦予了城市文化新的樣貌。也因此北市捷運中山地下街融入了歷史,形成一條長達二公里的「詩路」。

此特展,是由國家藝術基金會現任董事長黃明川所導演之「台灣詩人一百影音」計劃延伸發展而出的。

一九九九年,黃明川與幾位詩人有感於網路多媒體的發達,造成新一代年輕人不愛讀詩的現象,遂興起了以影像為媒介,為台灣重要詩人寫史立傳的想法,一方面為詩界前輩與資深詩人留下聲音與影像,一方面還可提供這些珍貴的資料給教育學術界使用,同時,也期盼能藉此向年輕一輩展現現代詩的文學風采。

自二○○○年動工至今九年間,黃明川攝影團隊竭力克服種種困難,完成此一歷史性的艱鉅任務,於此同時,一百位詩人當中已有五位前輩相繼過世,更讓各界人士清楚地認知到此一影音計劃的重要性。數位化的時代,或許讓盛極一時的詩文學遭到冷落,但也同時為其創造了更多元、更活潑的表現平台。

如果說,「台灣詩人一百影音」計劃是記錄台灣現代詩人及其詩作的一部歷史,那麼,《遇見台灣詩人一百》特展則是將歷史翻新、鼓勵人們用不同角度和方式去閱讀享受的一場盛宴。黃明川表示,詩是有聲音與肢體動作的文學,深深地包裹著影與音的要素;也因此,當代館在策劃展覽作品的呈現之時,即從詩本身所蘊涵的影與音作為思考的出發點,邀集國內外四組擅長互動科技裝置的藝術家,各自從不同的角度對詩的文字與意象進行詮釋,創造五間各具風格的數位互動展場。

詩路的一端是台北當代藝術館的室內展場,經過戶外電視牆和捷運中山地下街沿途的圓柱、地貼和燈箱,一路蔓延到另一端的「地下實驗.創意秀場」。

為了進一步推介台灣現代詩藝的成就,台北當代藝術館在展覽期間,也特別規劃一系列的教育推廣活動,包括互動電視牆的「詩人部落格」節目播放、教育基地的「台灣詩人一百影音」DVD播放、由許悔之老師主持的「頌詩拾韻─詩人座談會」、慶祝詩人節(即端午節)的「詩情畫意香包工作坊」、地下街及當代館廣場詩歌相關電影播放、「吟詩作樂」創意市集、以及由詩人羅浪的女兒羅思容的「五月與歌詩相遇」演唱會等等,兼顧到上班族、美術館觀眾、路過地下街的行人、愛逛 市集和看電影的年輕人、假日出遊的親子、以及文藝青年等不同族群的需要;各活動詳細內容、時程及地點,歡迎上當代館網站查詢。

展期與地點:2009/5/01~6/07 台北當代藝術館MOCAStudio
2009/5/09~6/15 地下實驗.創意秀場(台北捷運中山地下書街)
2009/6/27~8/30 國立台灣文學館(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