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找新藍海 施振榮勉科技人才跨足生醫產業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2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舜協台北25日電)宏碁集團創辦人、智融集團董事長施振榮今天表示,電子代工業是紅海,但也是台灣優勢,他奉勸高科技業者「立足紅海尋找新藍海」,生醫產業發展需高科技人才跨領域投入。

行政院今年3月宣布啟動「台灣生技起飛鑽石行動方案」,預備投入新台幣600億元創投基金,扶植生醫產業起飛。國立交通大學、台灣生醫電子工程協會等單位今天舉辦「生醫新藍海,科技再造台灣」產業論壇,邀請施振榮、中央研究院院士錢煦、國立交通大學校長吳重雨及中國醫藥大學董事長蔡長海對話,吸引300多名國內生醫電子產業業者報名參加。

施振榮表示,台灣企業有創新、品牌行銷能力,長處在於找到自己的優勢能力並強化,這是台灣高科技業能在世界上扮演重要角色的原因,不過,現在電子代工業已成為產業紅海,高科技業者必須「立足紅海尋找新藍海」。

他指出,目前已進入後科技時代,研究如何應用科技遠比研發新科技更重要,這是高科技業者必須面對的挑戰,也是產業新藍海。

施振榮說,台灣的生醫電子產業要起飛,「不是錢投入多少的問題,而是要找到能讓台灣成功的模式」。他建議已在高科技業成功,有企業經營理念、想開創事業第二春、願再打拚10年的高科技人才投入生醫電子產業,「方向對了,自然就起飛了」。

協助中研院建置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的錢煦表示,生醫電子產業需要跨領域整合,需要跨領域人才投入,「個別領域的人才必須了解另一個領域的基本原理與專業詞彙」,他鼓勵研究人員、學生學習本科以外的知識,多方面、終身學習。

他還說,發展生醫產業必須以「人」為核心思考,發展要訣為「創新、創新、創新」,台灣有很好的電子產業基礎,但生物醫學與電子產業結合卻很欠缺,他認為只要加強跨領域的研究移轉,他對台灣發展生醫電子產業相當樂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