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雄:俞秀端走過貧病 以法濟世

font print 人氣: 56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2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長順台北28日電)「我知道一個檢察官無法讓社會不再有犯罪,但我一直告訴自己,法律必須符合人情,否則就只是有錢人避罪的工具」。出身貧寒家庭且本身曾患有罕見疾病的基隆地檢署主任檢察官俞秀端,一語道出身處對立社會的司法人心聲。

「我的父親是礦工,單薄的收入要養育7名子女,所以我幼年時都要幫忙賣菜,可是我本身又患有一種自體免疫系統缺陷的疾病,嚴重時不但要住院,不靠拐杖根本無法行走」,童年在貧病交迫中度過的俞秀端,講到過去幾度差點想放棄人生時,不禁眼眶泛紅。

俞秀端是台北縣雙溪鄉人,在7個兄弟姐妹中排老四。民國63年,俞秀端國小三年級時,突然罹患紅斑性狼瘡,她歷經多次重大手術,父親被龐大醫藥費壓得喘不過氣,為醫治女兒,不斷對外舉債,家計更形拮据。

為減輕家中負擔,俞秀端國一時向學校辦休學,幫忙父親賣菜貼補家用。她每天上午到市場賣菜,下午到工廠兼職當女工,舉凡塑膠加工、平車、裁縫等工作,10幾歲的俞秀端都曾做過,有時工廠加班到深夜12點,她早上6時還是要趕到市場賣菜。

後來因礦業沒落,俞家舉家搬到北縣板橋,俞秀端才到國中補校就讀,與一群失學的老阿公、阿媽一同求學,憑著努力考入北一女補校,立志將來要當醫生或律師,擺脫貧寒及社會異樣的眼光。民國76年,俞秀端考入國立中興大學法律系。

就讀高中與大學期間,俞秀端的病情仍不穩定,她必須在急診、開刀、化療之間,辛苦唸書;大四那年的平安夜,俞秀端病情急轉直下,頭髮全掉光,踝關節軟骨也磨損,每走一步都痛入心脾。這時家人才知道她的病更形惡化。

「我曾多次困惑,如果是這種毫無品質、看不見未來的生活,生命該不該繼續?」俞秀端說,她幾次住院,夜裡無法成眠時,都有跳樓自殺的念頭,若非家人間親密的情感與支持,她也沒有把握能撐過來。

與病魔對抗的經驗,讓俞秀端對家庭特別重視。承辦力霸案期間,俞秀端經常徹夜加班,結案前夕更犧牲睡眠與同仁漏夜校對起訴書。有一天她凌晨返家,當時3歲的兒子正好醒來,對她說「辛苦了!媽咪!」讓俞秀端抱著兒子感動流淚。

民國84年,俞秀端接受脾臟切除手術後,病情轉趨穩定。少了病痛的後顧之憂,她發奮讀書、考試,陸續通過土地專業代理人、公務員高等考試、司法人員特考及律師高考。雖然律師有令人欣羨的高收入,但此時的俞秀端認為,法律之於社會,應有比金錢更高的價值,因此她毅然決定選擇司法官。

擔任檢察官12年來,俞秀端辦過華隆集團超貸案、北投纜車弊案、力霸案等多起矚目案件。2007年 6月16日,俞秀端首度聲押當時東森集團負責人王令麟,被法院裁定交保,她還沒收到裁定書就立即抗告,不到24小時讓王令麟押入大牢,創下「即時抗告」成功的首例。

走過貧病的苦難,俞秀端特別懂得珍惜,她經常與擔任法官的妹妹返鄉,為鄉親提供免費法律服務,她也是台灣世界展望會長期資助人,每月固定資助7名兒童。

對於一些無知觸犯法網的初犯或家暴受害人,俞秀端會以輔導者之姿,循循善誘對方改過,但對於重大經濟犯罪,俞秀端毫不手軟,如東森、力霸等掏空弊案,俞秀端就一舉起訴相關高層,並從重求刑。

「只要努力,就有希望,連我這樣一個女子都能克服限制,相信很多人也都能做到」;俞秀端不向命運低頭、突破艱難,從一個窮困礦工家庭之女成為一個捍衛社會公平及堅守社會良知的檢察官,她的故事與奮鬥,對照當下社會因不景氣而瀰漫的低壓,更顯彌足珍貴。980628

「今天的台灣英雄」專欄部落格網址:http://www. cna.com.tw/TWHero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央社記者馮昭台北13日電)年輕時為了孩子放下工作,二度就業卻在年過50時突然失業。回想失業帶來的創痛,詹瑜至今仍止不住淚水。「其實我的生活很好,但想證明自己是有用的人」,於是決定創業,結合設計專長與新興的電子商務,投入文創行列。
  • (中央社記者沈如峰宜蘭縣14日電)宜蘭蘇澳區漁會電台話務員潘麗卿,過去近30年來以通訊方式幫海上漁民解決種種問題,成為漁民、友船、家屬與援救單位之間的溝通橋樑。每當海象一有變化,她就通知漁民注意,幾乎就是漁民心目中媽祖婆的化身。
  • (中央社記者吳哲豪彰化縣15日電)鹿港子弟陳仕賢原來學的是工業工程,但是一頭栽進鹿港文史研究工作,走遍大街小巷進行調查;儘管收入不豐,他仍樂在其中,要當一部鹿港文史研究的活字典。
  • (中央社記者吳協昌台北16日電)「籃球和音樂都是我的嗜好,也因為如此,我才有機會成為球場上的DJ。」謝明宏對籃球與音樂的執著,讓他成為兩岸籃球DJ第一人,甚至在中國開班授課,將看家本領盡情揮灑。
  • (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台北17日電)「務農總是給人很可憐、賺不到錢的印象,但是我要當一個開朗的農夫。對我而言,最好的讚美是:你的米會帶來歡樂。」28歲的謝銘鍵,5年前返回花蓮老家務農,他在部落格上用KUSO畫風紀錄一個年輕開朗農夫的生活,自創的「劍劍好米」品牌也因此大紅。
  • (中央社記者吳哲豪彰化縣18日電)賴佩真曾經是媒體工作者,經歷過衝鋒陷陣的新聞工作多年,卻無法忘情傳統的「大腸包小腸」尋常小吃。就這樣,她決定轉行,專攻這一味,並將它改良後再改名「台灣堡」,結果不僅征服了彰化北斗大街小巷鎮民的味蕾,也達成了她希望傳承台灣傳統美味的初衷。
  • 陳嬥筌在台北市民權國小擔任羽球專任教練,20年來培育無數優秀選手,深信「每一粒種子都是一個希望,你永遠不知道他們長大後會是什麼樣子」,她曾婉拒到大學任教的機會。
  • (中央社記者李淑華台北20日電)「卡奴站起來」是一個超人氣的部落格,民國94年設立以來,短短數年,上網瀏覽人次已突破850萬大關!部落格的發想者並非名人,也非社會運動的風雲人物,而是熱心公益默默行善的國會助理─陳雪慧。
  • (中央社記者黃瑞弘台北21日電)台北市立體育學院助理教授林明佳,身高只有163公分,看起來不甚起眼,卻是台灣至今唯一的職業拳王。20年前他遠征日本,忍受嚴苛的訓練和異鄉的孤寂,不但贏得拳王寶座,還連續7度衛冕成功,以「Rocky Lin」名號享譽日本。
  • (中央社記者何宏儒宜蘭縣27日電)接連兩個颱風,台7甲線多處坍方,陸上警報還沒解除,泰雅族砍菜工亞衛.夏和其他工人已經工作了5個小時,把這天要運下山的高麗菜採收完畢,「跋山涉水」把菜車送出去。弄得全身泥濘、疲憊不堪不說,稍有閃失,就可能掉下懸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