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推動企業認養造林 讓台灣更美麗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16日訊】 (大紀元記者陳予善台北報導)為貫徹8年6萬公頃「綠色造林計畫」的目標,農委會擴大民間參與造林途徑,於98年5月26日訂定發布「企業團體認養公有土地造林管理規範」,該機制是透過公開徵求的程序,邀請企業團體參與認養造林。透過啟動該機制,預計今年將推動150公頃的公有土地,提供企業投入認養造林,由此將可增加台灣的森林覆蓋率,也讓企業參與回饋寶島,讓台灣更美麗。

農委會林務局局長顏仁德表示,「企業團體認養公有土地造林管理規範」主要的宗旨是鼓勵企業團體認養公有土地,無償新植造林及撫育林木,該機制透過土地管理單位評估可供認養的土地後,對外公開徵求認養單位,讓有意願認養且最低資本額或財產總額達1千萬元的企業團體可以進場參與。而認養的土地因考量造林規模,其最小面積應為0.1公頃。

國營企業台電公司董事長陳貴明也分享造林經驗,他提到植樹造林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造林不怕責任重,只怕土地少。台電公司也一直鼓勵節能減碳,光從去年7月開始的一年,就有64億元電費的節能獎勵,鼓勵大家一起響應省電節能。

許多提供及認養造林地的機關、企業等代表在會場熱烈交換造林心得,分享認養造林的經驗。農委會身為林業的大家長,更見證台電公司與陸軍步兵學校簽署i-Tree認養造林的儀式,象徵政府與企業共同攜手保護台灣。

農委會最後強調,「政府資源有限、民間力量無窮」,為加速實現這項目標,農委會鼓勵企業界朋友一同推動「i-Tree(愛樹)運動」,投入認養公有土地造林的行列。一方面可讓企業回饋地方、服務地方,另一方面亦可加速營造森林新風貌。農委會預估今年推動的公有土地150公頃獲得認養後,將可減少1,500噸的CO2,未來持續透過各界踴躍參與,將可讓台灣更加有氧美麗。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