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國中基測考理財 學者態度保留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蔡宜佳綜合報導)為了培養正確的金融知識觀念,台灣教育部和金管會合作,將在100學年度,把理財金融知識納入九年一貫新課綱中,預計103學年國中基測,就會列入考試範圍。對此,台灣大學副校長湯明哲表示,不必那麼早,應該先教「人生目的不是只有賺錢」等觀念;至於理財納入考題,中央大學財務金融系主任周冠男則持保留態度。

過去國中小課綱的理財知識較為傳統,偏重在「儲蓄」,不過近年來陸續發生金融詐騙、卡債、連動債等事件。依據金管會的國民金融知識水準實地調查,國人金融知識不足,平均成績53.87分、不及格,學生族群平均成績更低,甚至只有49.7分。

明年起 北市、苗縣試辦理財學習

金管會將和教育部合作,讓理財知識向下紮根,配合100學年度新課綱上路,國中生都必須學習理財觀念,103年的基測社會科考題,可望出現卡債、連動債、金融詐騙等各類金融理財知識。希望學生認識「儲蓄」、「信用」的重要性,建立「風險」、「報酬」的觀念。

教育部金管會,在98年編列1千萬,研發教材、推廣試教,今年9月開學起,選定台北市、苗栗縣各3所國中做為種子學校,再逐步擴大到全國,民國100年配合新課綱上路。

教育部國教司科長吳林輝表示,理財知識將放在國中社會領域公民科的「經濟活動」單元,納入了風險管理、投資工具等理財觀念。

學者:正確觀念才重要

對於理財風險等概念融入九年一貫課程,並擬納入國中基測考題。台灣大學副校長湯明哲表示,不必那麼早,大一、大二學理財都太早,應該先教「人生目的不是只有賺錢」等觀念。

湯明哲認為,要納入課程也無妨,只是不用那麼早,國中階段的孩子不需太早學謀生技巧,想學理財的學生遲早都會學會,不用擔心。國中階段不應強調錢的重要,否則反而先扼殺孩子的理想性。

湯明哲擔心,會更助長社會惡質化的氣氛。他解釋,會發生金融風暴,就是因為有人為了自己的利益傷害很多人的利益,應該教孩子這樣是不對的根本道德概念。

中央大學財務金融系主任周冠男說,他贊成孩子提早開始學理財,社會上金融知識普遍不成熟,學生族群更低,正確的財務觀念越早學越好。

他強調,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但大家都想白吃午餐,更凸顯建立孩子基本正確觀念的重要,除了長輩教導的記帳與儲蓄等外,要能正確解讀財務金融工具,例如看到「穩賺不賠風險低」的文宣,就要能辨別這是不可能的。

理財納入考題,周冠男態度「保留」,他說,「不是什麼東西都要考試」。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