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陸資來台 學者籲思考技術外移股市風險問題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7月8日報導】(據中央社記者曾依璇台北8日電)台灣政府開放中國資金來台投資,今天參加「中資來台的空與多」公聽會的學者表示,台灣企業技術可能外移,股市波動風險升高、內線交易及人才外流問題仍待解決,且台灣政府應分散風險。

台灣新社會智庫下午舉辦「中資來台的空與多」公聽會,邀請專家學者討論7月1日上路的陸資來台政策。

台灣產經建研社理事長洪奇昌說,過去民進黨政府講「積極開放、有效管理」,現在台灣經貿談判策略為何?開放過程應循序漸進,中資來台僅是雙方共識,並未簽署協議,開放速度是否太快?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六所所長楊家彥表示,台灣不缺資金,陸資對台灣資金挹注有限,反而台灣的企業、市場經營知識相對較中國大陸發達,被投資標的的技術有可能外移。

楊家彥說,未來兩岸簽署金融監理MOU(備忘錄)及ECFA(經濟合作架構協議),資金增加,股市資金動能會加強,但波動風險也會變高,中共有可能意圖影響股市,或出現內線交易操作情形,都是待解決的問題。

他表示,對中共而言,最有策略性投資價值的是台灣電子業,台灣政府要思考如何保障企業;若兩岸簽署金融監理MOU,中共目的是掌握台灣重要企業客戶資訊,且中國缺乏金融專業人才,人才挖角將屢見不鮮。

清雲科技大學國際合作處處長顏建發說,中國資金過度集中,往台灣走是趨勢,但中共往外移動的資金幾乎都是國有資本,是對台灣有敵意的中資。

他說,兩岸若簽署金融監理MOU,等於對方拿到鑰匙,等台灣對中資抵抗較小時進來;現在台灣已有過多資本在中國,台灣政府還要再踩油門嗎?他認為,台灣政府應分散風險,而不是強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