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咖啡因與電子產品致學生上課打盹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黃一山編譯)發表在美國兒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的官方期刊《小兒科》(Pediatrics)上的一份報告指出,根據研究結果,攝取較多咖啡因與晚間使用多種電子產品的青少年,普遍的睡眠時間都較短少,而導致白天上課打盹比例偏高。

這篇發表在今年六月份期刊《小兒科》(Pediatrics)的報告,是由Drexel大學的克里斯蒂娜‧卡拉馬羅(Christina J. Calamaro)博士、梭頓‧梅森(Thornton B. A. Mason)博士和莎拉‧雷克利夫(Sarah J. Ratcliffe)博士所共同發表。她們經由問卷調查一百位費城十二至十八歲青少年的晚間行為,發現普遍晚睡的青少年,大多數都在長夜裡使用多項電子產品,如手機、電腦、MP3與電視等,而不是花用時間在學業上。調查結果顯示在一般晚夜裡,90%的青少年會使用手機,79%會使用MP3播放器,66%看電視與30%使用電腦。

另外報告中關於咖啡因的攝入量調查,有85%的青少年會飲用含咖啡因的飲料,平均每日咖啡因攝入量是144毫克,分佈範圍從23 到1458毫克。只有27.5%的人攝入量少於100毫克,而有11%的人喝超過400毫克,這相當於4杯的義式濃縮咖啡。

總數中只有20%的青少年有超過八小時的睡眠,在其他80%的青少年中有33%會在白天上課時睡著兩次以上,而這些上課打盹的學生的咖啡因攝取量高出其他學生76%。報告結果顯示了大多數晚睡的青少年都同時飲用咖啡因機能飲料與使用多項電子產品。而根據醫學專家指出,還在青春期成長的青少年每天至少需要八至十小時的睡眠,才足以回復正常生理發展的機制。

卡拉馬羅博士的團隊開發了一個衡量指標「多任務指標(Multitask idex)」,根據使用不同電子產品的時間與項目來評量使用度,睡眠少與使用多項電子產品的青少年指標會較高。另外睡眠多的青少年也不只是咖啡因攝取量少還包括少量的使用電子產品,睡眠多於八小時的青少年,平均夜間活動指標約少了1.5~2分左右。卡拉馬羅博士提及說:「無論家庭社會經濟地位,青少年的晚間平均約有四項活動」。

卡拉馬羅博士說:「為了有良好的上課學習品質與睡眠習慣,家長還是要時時關心小孩的咖啡因攝取與電子產品的使用,特別是手機(包括簡訊)」。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關注青少年教育問題的新聞媒體,時常會有提醒父母的標題﹕半夜了,您知道您的青少年孩子在甚麼地方嗎﹖大多數父母的回答將是﹕他們在臥室裡。
  • (中央社巴黎29日法新電)醫師警告,嚼一種「元氣」口香糖可能導致健康風險,義大利一名13歲男孩就因嚼這種口香糖咖啡因中毒,情緒起伏不定、無精打采。
  • 在一般的情況下,人的一生中,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渡過的。可見,睡眠對人有多麼重要。過去,關於睡眠的研究很多,我在節目中也介紹過一些。最近,美國又有一個新的研究結果出爐,使睡眠再一次受到了世界各國,包括中國的媒體和醫學界、教育界人士的注意。
  • 美國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對高齡老鼠進行的實驗結果顯示,咖啡因可以扭轉記憶喪失的現象。這些老鼠是在實驗室中培養,刻意使牠們得到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 美國最新的兩項研究中指出:已有更多的證據顯示攝取咖啡因能幫助預防或治療阿茲海默症,並有助提升記憶力,使思維敏捷。
  • 上健身房運動,想藉重量訓練鍛鍊肌肉前,最好不要喝咖啡!研究指出,運動前喝含有咖啡因的飲料,會抑制生長激素分泌,使得肌肉生長效果變差,造成脂肪堆積;但若飲用含有碳水化合物飲料,例如牛奶,則有助分泌生長激素。
  • 做運動或重量訓練前喝咖啡,健身效果恐怕會大打折扣。最新研究發現,喝了兩杯黑咖啡再去做運動,促進肌肉更健壯的生長激素會被抑制,醫師建議,運動前後一個小時,含咖啡因飲料最好別碰。
  • 「一日之計在於晨」,早晨是一天活力的開始,而睡眠是活力充沛的重要因素。如同很多的研究調查報告,關於渴求舒適美好睡眠的文章發表屢見不鮮。許多人發現好的睡眠品質對於個人特質和專業表現的實現有著等同的助益。睡眠行為就像人體每天需要的營養,是健康泉源的保障。而我們的飲食習慣,與睡眠品質息息相關。
  • (中央社舊金山11日法新電)Goole公布代號「咖啡因」(Caffeine)的一項秘密計劃,焦點鎖定在建立新一代致勝網路搜尋引擎。
  • 年假是拉近親子關係好機會,順便了解孩子上網及網路交友狀況。如果孩子遇到網友怪怪要求,專家建議家長與孩子一起加強數位素養,讓孩子認識網路可能的安全警訊、風險,且對網友過分要求學會堅定說「不」,以及適時找身邊大人求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