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綠朝復育計畫 藍杯葛73次

學者:高危險區 應休養生息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2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施曉光/台北報導〕早在九十三年「七二水災」發生後,民進黨政府的行政院經建會即擬定「國土復育策略方案暨行動計畫」,行政院並於九十四年5月核定「國土復育條例草案」送立法院審查,卻遭藍營及部分原住民立委封殺,總計在程委會被擱置逾七十三次,始終無法付委審查。

政府最後只好改循現行法相關規定,依既有行政權限執行「國土復育策略方案暨行動計畫」,同樣面臨強烈杯葛。

民進黨政府提出的國土復育條例草案,將實施範圍依環境生態特性及所需保護程度,區分為高海拔山區(一千五百公尺以上 )、中海拔山區(五百公尺以上 )、低海拔山區(低於五百公尺 )、河川區域、海岸地區、嚴重地層下陷地區、離島,各有不同開發強度的規範管理,並賦予地方政府對於有受災危險的聚落或建物,有限制居住及強制遷居之權責。

但因會影響保育範圍內現住居民、商家與觀光業者利益生計,這套方案被高度政治化,在立法無門的情況下,政府只能依現有行政職權推動,但仍受限預算編列有限、人力不足等因素,並隨馬政府上台,計畫無疾而終。

民進黨立委田秋堇感嘆,今天馬政府打算編列一千億特別預算處理災後重建,當初這套國土復育計畫也只要分十年編列一千億元預算,另由自來水及電力公營事業分年繳交國土復育費挹注五百億元,如果當年沒被抹黑,好好落實執行,政府同樣都花一千億,災區民眾不必一再面對威脅。

田秋堇並爆料,劉內閣去年剛上任之際,原本一度想把「國土復育條例草案」送到立法院,但國民黨內部提醒不要惹「爭議」、「麻煩」,最後作罷。

〔記者胡清暉、陳怡靜、林嘉琪/台北報導〕颱風莫拉克造成嚴重災情,再度凸顯國土復育迫切性,台大地質系教授陳宏宇痛批,政府十多年來每次災後討論「國土復育」,都是雷聲大、雨點小,沒有真正痛定思痛;台大土木工程系教授李鴻源則疾呼,這次風災造成南部地貌重大改變,救災之後,應進行勘災、地質調查,劃出高度、中度的危險地區,並考慮讓高度危險地區休養生息,中度危險地區採取低密度的使用(如停車場、公園)。

政府從未痛定思痛

台灣環保聯盟總會長王俊秀認為,台灣是個脆弱的島嶼,為政者進行國土規畫時,必須「像島一樣思考」,不要照搬美國或歐洲經驗。台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汪靜明強調,政府在災後必須進行長期國土監測,就地質水文全盤檢驗,才能了解特性再對症下藥,進一步做整體規劃與因應。

治水方面,長期關注水患的屏東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兼水資源教育及研究中心主任丁澈士舉例說,林邊地區從三十八年前至今,地層下陷達三.七六公尺,修繕固有堤防是治水下策,分洪或減洪是中策,現在應思考蓄洪與調洪,才是上策。丁澈士建議,若要解決林邊與佳冬淹水狀況,應在上游設置溝槽或人工湖泊蓄水,避免洪水對中下游土地造成災害,諸如台糖閒置用地、農委會的平地造林,估計可有兩千多公頃腹地供蓄洪水,如此估計林邊地區的蓄水調洪空間可達十億立方公尺,將有效減少八成以上洪災。

雲林科大防災科技中心主任溫志超呼籲,必須進行地質水文檢驗,如果地質屬於易滑動、走山、滲水性很差的土質,就屬於該警戒的水土,更不該有人居住。但若地質適當卻有災情,但民眾可以接受,倒是可以仿照日本震後模式,封山數年,幫山做好節流排水,讓它休養生息。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