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物特寫:布魯斯·拜基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11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斯魯伊澤華盛頓報導)從2005年開始的「一個孩子一個筆記本電腦」的項目,目標是讓全世界發展中國家將近20億沒有或很少有受教育機會的兒童每人都能有一台筆記本電腦。

但是,價格低廉而耐用的電腦有一個大問題,這就是假如沒有互聯網連接,電腦就只是一個電腦。這時,布魯斯·拜基參加進來了。

拜基在太陽計算機公司工作16年了。他的主要職責是幫助世界各地的電訊公司建立並運行更節約能源的數據中心。但是現在,這位電訊工程師也在為世界各地一些最偏遠地區的窮孩子籌措電訊策略。

拜基回憶說,從事這一工作,部份是因為他的女兒的一句話:「一個孩子問,『你爸爸是做甚麼的?』我女兒回答說,『他是弄電腦的。』聽了這話,我想了很久。我希望我女兒不僅僅把我看作一個只是弄電腦的人。」

促使拜基離開他自己的電腦走出去,是因為他覺得他有專門知識、也有技巧來解決一個問題,這就是讓盧旺達成百上千的沒有電力的小學可以連通互聯網。他得知一項國際合作計劃讓世界各地的大城市得到手機和互聯網服務,但是,農村地區依然缺乏路由網,缺乏電力,因此,那裏的用戶無法上網。

有一天,拜基拔掉筆記本電腦電源插頭的時候,看到電腦進入節省電池電源的狀態。他由此得到啟示。他意識到,可以讓無線上網路由器也這樣做。藉助於特殊的軟件以及一點新的控制技術,他設計了一種太陽能的路由器,比普通的路由器省電,在夜間學校沒有人的時候,可以完全不用電,到了早上再自動通電工作。

拜基說:「利用這些電源管理技術,我們得以把路由器的電能消耗壓得非常低,普通的路由器需要配上一個2千美元的太陽能發電設備,我們的只要500美元就可以了。」

拜基的第一個項目是為塞內加爾首都達喀爾三小時汽車路程之外的科爾·薩達羅村設立一個電腦網絡。他在那裏裝設了6個路由器,從附近的切斯鎮引入互聯網信號,使無線上網信號覆蓋村裡的學校。

這還不算完。拜基還教學校的教師和學生如何使用捐贈的電腦。他還必須建立一些太陽能發電站來給電腦充電,因為那個地方沒有電。他教村民如何維護髮電設備。他說,跟塞內加爾人併肩工作,讓他更好地理解了向第三世界農村地區普及互聯網所面臨的各種挑戰和價值。

他說:「村民們缺乏信息,不僅不瞭解全球性的信息,甚至也不知道他們自己國家其他地區的人正在做甚麼。他們沒有書。他們買不起書。但是,現在有了互聯網,他們可以跟塞內加爾教育部接通,可以得到電子書,把電子書下載下來用於學習。」

拜基說,有了電腦,科爾·薩達羅村的學生入學率直線上升。村民們以前讓孩子留在家裏掙錢,或下地幹活,現在則是送孩子上學接受教育,因為學校裡現在有了學習材料。

綠色無線上網項目在巴拿馬也展開了。拜基的公司還簽署協議,把互聯網連接送到沒有電力的岡比亞、喀麥隆、盧旺達和密克羅尼西亞的一些學校。

拜基為綠色無線上網項目工作是不收取費用的。他說,他得到的報酬就是那些偏遠地區的孩子通過電腦得到的歡樂。他說,他得到的最好的報答來自他自己的孩子:

他說:「現在我女兒不再把她爸爸看作是一個只是弄電腦掙錢吃飯的人了。女兒說,爸爸幫助非洲的孩子得到互聯網,讓他們可以過上更好的日子。這就是我所得到的最大的滿足。」

儘管這是布魯斯·拜基發起的項目,但是,他總是說,假如沒有一大批工程師和軟件設計師的無償奉獻,綠色無線上網項目就不可能在世界各地發展中國家幫助兒童跨越數碼鴻溝。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賈賈普爾縣(Jajpur)位於印度東部的奧里薩邦。在過去75年來,該縣一名男子一直在樹下義務教導兒童讀書和識字,而且風雨無阻、從未間斷。他致力於教學的熱情與精神感動了人們。
  • 印度比哈爾邦一名男子花費30年的時間,獨自以簡單的工具挖出一條3公里長的河渠,以便將水引進村裡的池塘,供村民和牲畜使用。此一利益眾人的事蹟與他不斷堅持的恆心與毅力,受到人們的高度讚揚。
  • 英國一名100歲的二次大戰老兵,上個月在生日前發起一項為醫護人員募款的活動,迄今募得4,000萬美元。此舉獲得英國民眾的廣大迴響,紛紛寄生日卡片向他祝賀,其中不乏名人雅士。他總共收到了超過15萬張卡片。
  • 在當前中共肺炎(武漢肺炎)疫情下,醫護人員顯得格外辛苦。他們不但要面對感染病毒的風險,而且必須長時間戴著口罩,這不光是會在臉上留下壓痕或瘀青,也會導致耳朵疼痛。為此,加拿大一名男童製作了一個小裝置,可以緩解他們耳朵疼痛的問題。他甚至還大量生產,並捐贈給各地的醫院使用。
  • 俄羅斯一名9歲男童以替人們的寵物作畫的方式,換取他們提供的物資來捐給動物收容所。他以行動證明,每個人都可以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為動物保育盡一份心力。
  • 肯亞(或譯肯尼亞)男子穆查米(Nicholas Muchami)藉由簡單的工具,獨自挖出一條穿越樹林的泥土路,以方便其他村民前往購物中心,而且省去了行走更遠距離的時間與體力。他因為這項無私的奉獻被譽為英雄。
  • 經常聽到人們抱怨說,這年頭,除了薪水不漲之外,什麼價格都漲。然而,在德國卻有一個抗通貨膨漲的住宅社區,其每戶的年租金只要1美元,而且這個價格500年來都沒上漲。
  • 英國13歲女孩史帕克斯(Nadia Sparkes)因為習慣在上學途中撿垃圾,被霸凌她的孩子稱為「垃圾女孩」(Trash Girl),但她不以為忤,還是致力於環保工作。她以這方面的貢獻在最近獲得該國首相頒獎表揚。
  • 在任何大型國際機場裡,過往旅客都是神色匆匆忙著趕路,就算坐在登機門前的候機室裡等待,人們也多半閉目養神或低頭划手機。不過,去年12月8日,在美國納許維爾機場裡出現一幕感人畫面,讓過往旅客駐足停下腳步,一起感受這個溫馨片刻。
  • 一顆善心,挽救超過100個小生命,造就令人敬佩的傳奇故事,但同時卻也令人鼻酸。越南籍善心人Tong Phuoc Phuc先生,在偶然中親眼目睹被棄胎兒的悲慘。接下來的15年裡,他默默地埋葬了超過16,000名被棄胎兒。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