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今天的台灣英雄:宮鈴胡同裡台妹細說寶島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1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銘坤台北19日電)在鳳凰網裡的博客(台灣稱為部落格)專區,很長的時間內有 1名來自台灣的博主「胡同裡的台妹」,不斷跟大陸網友談論有關台灣的人和事,即使曾經被大陸網友追罵,一度罵到關閉部落格,她還是不改台妹本色。

「胡同裡的台妹」在真實世界的身分曾經是鳳凰網台灣事務部總監宮鈴。37歲的她,從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後,在台灣媒體圈打滾多年,待過廣播電台、報紙、電視台,媒體經歷豐富。

2005年底,她決定追求一個存在心中已久的夢想─到北京找工作,融入北京。

宮鈴說,「那時候在電視台當北京駐點記者,在台北和北京間來來去去,適應─離開─適應─離開的模式,心裡蠻難受。而且老覺得對大陸的了解一直停留某個層次,還是很淺。」

理想和現實終究是有差距。辭去台灣的工作,她在北京沒有馬上找到工作,當了半年的「英英美代子」。

她說,以台灣人的身分要在北京找工作頗難,一些人力資源公司看到她是台灣人,覺得會有工作證件難辦等問題,想都沒想就拒絕了她。

半年的待業,儘管前途茫茫,她沒有放棄初衷,堅持待在北京,終於找到突破口,在北京一家培訓公司找到了工作。

沒有工作難受,找到工作卻也難受。她說,「長久以來,大家的刻板印象都是台灣人聘大陸人,等到自己被大陸人聘用,突然認知到老板是大陸人,心裡真的不太能適應。」

而且儘管是一份在大陸相對「高薪」的工作,但薪水卻不到台灣原來工作的一半。

萬事起頭難,這份工作無論如何算是為她的北京夢起了頭,薪水少了,省一點也能過日子,就這麼撐過一年半的時間。

到鳳凰網工作,她又回到媒體圈,負責網內有關台灣的部落格和論壇的工作,她自己也有 1個部落格,化身「胡同裡的台妹」。

去年3月總統大選,她回到台灣,花了 10天的時間,到處拍照、記錄,把所見所聞寫在網路上。她說,那一段時間她的部落格很多人看,能夠讓很多大陸網友了解台灣,是很有意義的事情。

更有意義的是,去年 12月3日總統馬英九在台灣接受中央廣播電台專訪,她與央廣合作,透過鳳凰網在大陸「直播」馬總統專訪影音實況,這是大陸民眾第一次可以從網站看到中華民國總統的專訪實況,估計有數10萬網民收看。

她說,「真是一件開心的事」。鳳凰網除了轉播,也讓大陸網友向馬總統提問,這個「問答馬英九」的製作,在今年初還獲得廣東「南方周末」2008年「向傳媒致敬之年度國際與港澳台報導」獎。

「台灣人」的身分,有時是好事。她說,「去朋友的聚會,朋友會覺得有 1個台灣朋友是件驕傲的事,朋友會跟別人介紹說『跟你介紹個新朋友,是台灣人哦!』」。

但是在網路上,「台灣人」的身分可能會招罵。她說,「大部分的時間都被罵,不是因為文章的內容被罵,網友純粹只是把你當成台灣的代表,表達對台灣政治上的不滿。」

去年 8月北京奧運前,「中國台北」、「中華台北」的名稱爭議,一把火燒向了她。因為她在部落格上表態「我支持的是中華台北」,引起大陸網友一陣猛攻,罵她是台獨份子,還有網友揚言要揍她。

她說,「接下來10篇部落格文章,網友都追著罵,罵了半個月,只好宣布關博(關閉部落格)」。關博聲明說:「本人自即日起無限期關博。有緣再見!胡同台妹P.S.對於因此事受到傷害與影響的所有人,致上本人最誠摯與深刻的歉意」。

這種不知招誰惹誰的挨罵,讓她感到很難受,網友還追蹤個人資料的線索,找出她過去的個人資料、照片,在網上曝光「追擊」。逼得她不敢在網上多介紹自己的背景,自我介紹從「資深媒體人」簡化變成「台北姑娘」。

有挫折,也有成就。一些網友寫電子郵件給她,希望她重新開部落格,她說,「因為我的部落格關了,網友還到網內其他部落格留言,要我回來。」

她笑著說,「我活下來了」。在北京找工作最初的半年,是最茫然的時候,經歷過這幾年在北京的生活,「我已經知道要怎麼樣在這個社會生存下來」。

她仍留在北京工作,那是為真正了解大陸。她說,「現在我對大陸的了解,突飛猛進,跟大陸人出去吃飯,都是我帶路呢!」

在經濟不佳的現今環境下,很多人都在承受挫折,她說,「經過這麼多年的起起伏伏,以前我總關注成就,現在我會關注挫折」。

她建議面對挫折時,可以反過來把挫折當成是機會,檢視自己準備好了沒有,因為「有的時候不是理想太遠,而是自己能力太差」。

她曾經在北京失業半年,她說,「在失業的痛苦中,說不曾質疑過自己那是騙人的。」她的方法是避免讓自己一直沉浸在失業的狀態中,透過給自己訂立一些可達成的目標,像是打掃家裡,從做好這些事情找回自己的信心。980919

「今天的台灣英雄」專欄部落格網址:http://www.cna.com.tw/TWHero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