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虎頭蜂猛攻擊 勇父肉身為愛女擋群蜂

人氣: 120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22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楊培華、陳恩惠/台北報導〕一群登山客前天在台灣台北縣雙溪中坑古道遭虎頭蜂攻擊,當時嚮導陳文龍帶著28歲女兒同行,看到蜂群來襲,不顧自身安全,用雨衣加肉身擋住女兒,無奈愛女仍遭蜂群狂螫上百處,引發溶血症,延至昨晨1時不治,從蜂螫至氣絕前後僅11小時,法醫相驗,研判陳女因遭蜂螫造成呼吸衰竭致死。


陳文龍的女兒昨天凌晨因傷勢嚴重不治,家屬對此相當低調,不願接受採訪。(自由時報)

*女兒遭蜂螫上百處*

北市高舢登山隊一行50人20日到雙溪盤山坑中坑古道登山,下午2點多回程時遭虎頭蜂群起攻擊,14人被螫傷。

隊員轉述,前隊長兼嚮導陳文龍帶著女兒陳采玉一同登山,大家遭蜂群攻擊時,他不顧自身安全,為了護衛女兒與隊友,一度站起身企圖將蜂群引導到他處,然後用雨衣擋住女兒,避免女兒遭蜂螫。

*法醫︰呼吸衰竭致死*

陳女被送往澳底保健站再轉送署立基隆醫院,當時意識清楚,前晚傷勢轉劇,再轉送台北榮總,延至昨天凌晨1時,因溶血症引發肺部出血、呼吸衰竭死亡,陳文龍看到女兒傷勢轉劇,最後竟告不治,悲慟到說不出話來。

警方鑑識人員昨天到醫院,初步檢視陳女身上有上百處螫痕,研判在父親用雨衣撲救前就慘遭蜂群狂螫。

醫師表示,虎頭蜂螫人會在人體留下毒蛋白,被螫100多次就可能休克,甚至因器官衰竭而死。

一起登山、遭蜂螫的山友說,中坑古道並不是第一次走,過去不曾發生過類似情事,前天下午也未碰觸蜂窩或招惹蜂群,可能是登山人數眾多,並不知道接近虎頭蜂窩,眾人散發的體味,讓蜂群誤以為有敵意,才引來攻擊。

熟悉當地環境的瑞芳警分局柑腳派出所警員連信昌說,從特徵來看,前天螫人的虎頭蜂群是黑腹虎頭蜂,不但體型較一般虎頭蜂大,生性也較凶猛。

〔自由時報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台北榮總毒物科主治醫師楊振昌表示,虎頭蜂或一般蜜蜂的毒液均含有毒酵素,如果人類遭到大群蜂螫可能引發溶血,造成凝血異常與細胞受損,進而引發腎臟衰竭與肺水腫,必要時,應及早進行血漿置換術與緊急洗腎,否則可能致命,常見死因為肺水腫所引發的呼吸衰竭。

楊振昌說,過去台北榮總收治過10多例全身性中毒的蜂螫病例,其中2例死亡,包括這一例女性。

楊振昌說如果只被一、兩隻蜂螫,通常只怕過敏,但如果蜂的數量太多,恐中毒致命,其中以虎頭蜂毒性較強,若遭20幾隻虎頭蜂,或350到400隻蜜蜂螫到,恐導致全身性的毒性,引發溶血以及細胞溶解,不過這種病例不常見。至於該名女性病患出現肺部出血則較少見,研判是溶血引發的凝血異常造成體內出血。


新竹縣關西消防分隊分隊長賴啟莊,20年前曾因捕蜂被螫傷,從此體質大變,動輒過敏。(自由時報)

〔自由時報記者黃美珠/關西報導〕新竹縣關西消防分隊分隊長賴啟莊,20年前曾因捕蜂被螫傷,從此體質大變,動輒過敏。

賴啟莊說,立秋前後、天氣轉涼時分常傳虎頭蜂螫傷事件,此時蜂蜜量最多,虎頭蜂格外兇猛。20年前,還是分隊員時,某晚趁所有虎頭蜂都已回巢,就和另2、3名同仁上山摘蜂窩,沒料到距蜂窩還有100多公尺遠,就被警戒的虎頭蜂群「釘」上,大家摸黑連滾帶爬下山,當時被螫了7、8針,痛到全身發抖。

經送醫治療以為痊癒,沒想到2、3年後卻出現「後遺症」;有一次出勤捕蜂任務,被不明小蜜蜂螫傷,竟然全身發癢、心悸,脖子還像被人死命掐住般痛苦,經緊急就醫,醫師告訴他,前一回的蜂毒讓他體質變得容易過敏所致。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