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總理
在張伯倫回到倫敦後,英國內閣於9月25日召開了三次會議。張伯倫試圖說服內閣接受德國的新建議,但遭到海軍大臣達夫•庫珀的堅決反對。連一直追隨張伯倫的哈利法克斯也因良心所迫,在苦思冥想之後改變了態度,強烈拒絕張伯倫的意見。
在會談中,希特勒當面向張伯倫提出了割讓蘇台德區的要求。張伯倫當即表示他個人同意這一要求,但須回國向政府報告並取得批准。
1938年3月18日,蘇聯提出舉行會議,希望商討在德國對世界和平有嚴重威脅的情況下國際聯盟用必要的手段和方法應付時局。法國對此反應冷淡。
邱吉爾直到戰後也仍然對張伯倫的態度大惑不解:“這次拒絕了美國的建議——事實上確是拒絕了,也就失去了用戰爭以外的方法使世界免於暴政的最後一點點機會。
1936年底,邱吉爾應邀在保守黨外交委員會所作的一次秘密演講中,對英國對外政策的基本原則作了精闢的論述。
4月6日,當政府要求對外交政策進行信任投票時,邱吉爾又對整個局勢的發展作了深邃的預見。他說: “希特勒已撕毀各種條約,在萊茵蘭駐了兵。
邱吉爾在埃平選區獲得了支援保守黨的全部選票,以34849票當選。邱吉爾認為,他與政府之間在印度政策上的矛盾因為印度法已獲通過而得到了解決,這排除了他進入政府的障礙。
邱吉爾的發言,受到了保守黨人的歡迎,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工黨的不信任動議最終由於絕大多數的反對而被否決了。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就任德國總理,在國內掀起了復活德國軍國主義的狂潮,迫害猶太人的活動亦愈演愈烈。邱吉爾又是最早對這個納粹新政權的罪惡進行譴責的人之一。
邱吉爾的預感並沒有錯。歷史正在為它的偉大兒子醞釀機遇,而邱吉爾以積極主動的姿態去對待歷史的發展趨勢。他就戰爭的危險向世人發出的無休止的警告,雖然在長時間內不為人們所重視和理解,甚至在他的下院同僚中引起了“痛苦和反感”的情緒,但歷史將很快證明邱吉爾的正確性,並將因此而把他引上他人生旅途中的輝煌頂峰。
“即使那些沾滿了灰塵被封存在檔案裏多年的老戰役,邱吉爾寫來也能照樣清晰可愛,特裏維廉①巧妙地描寫了馬爾巴羅戰役,而在幻想力方面,恐怕邱吉爾的描寫還要略勝一籌。如布倫海姆戰役,讀者神魂顛倒地追隨血腥激戰的場面,看見了炮彈在密集的廣場中炸出一道道彈痕,也為迅捷的騎兵出擊和肉搏戰中的步兵所傾倒。他放下此書的寫作,半夜會嚇出一身冷汗,做著自己排在英國皇家騎兵的第一排,一動不動地站在堆滿被槍炮打死打傷的‘人山’中的惡夢。……特裏維廉(G•M•Trerelyan,(1876—1962),英國歷史學家,劍橋大學之一學院院長。
1931年,邱吉爾為報刊雜誌撰稿的數量有增無減。此外,他還出版了《世界危機》的節略修訂本,增寫了《馬恩河戰役》一章。後來他又增寫了《世界危機》的最後一卷《東方戰線》,出版後被認為“很有趣,文學性很強,足以達到《世界危機》一書其他各卷的水準”。
已經逝去的歲月對於邱吉爾來說,只留下了或幸福或痛苦的記憶。他現在又一次從政治漩渦的中心退出來,過上了平民生活。
邱吉爾對事態的演變感到吃驚,他在自己的選區發表演講說:“會見甘地先生一事令人驚異,也令人作嘔。現在一位犯有煽動罪的中殿法學協會的律師,以東方眾所周知的托缽僧身份登場了,半裸著身體,踏上了總督府的臺階。”儘管邱吉爾的觀點在保守黨內有不少支持者,但保守黨的下院議員們並不想因此而改變領導人。
趙紫陽逝世四週年 民主人士前往悼念
(大紀元記者古清兒採訪報導)今天是前中共總書記趙紫陽逝世四週年的紀念日,每年的今天,都有很多人前往趙家悼念,無法前來的朋友也用各種方式紀念他。16日下午五點,六四傷殘者齊志勇、趙昕等一行人及二名美聯社駐京記者前往趙家悼念,但外國記者遭到趙府警衛阻攔,不許進去。
邱吉爾對事態的演變感到吃驚,他在自己的選區發表演講說:“會見甘地先生一事令人驚異,也令人作嘔。現在一位犯有煽動罪的中殿法學協會的律師,以東方眾所周知的托缽僧身份登場了,半裸著身體,踏上了總督府的臺階。”
梁思成是中國著名建築師,他父親是大名鼎鼎的梁啟超。梁啟超因為變法不成,為躲避掌權的慈禧太后迫害而出國,所以梁思成出生於日本東京。
前日本內閣總理小泉純一郎出生於 1942年的今天,1月8日。雖然小泉已於去年(2008年)宣布退出政壇,但由於他曾擔任日本第87—89任內閣總理大臣,因此政治光環至今猶在,對日本政壇仍有一定影響力。
在關稅改革已經不再是有爭議的問題之後,下院中面對的主要問題是印度的憲政改革。這一問題是由印度總督歐文勳爵提出來的。歐文勳爵名叫愛德華•伍德,是保守黨下院議員哈利法克斯子爵的兒子,曾在殖民地事務部任過邱吉爾的副手。
邱吉爾在1928年的財政預算中,著重指出主要工業在“長期不易克服的”蕭條境況下,“稅率卻是最高的”。他宣佈“我們的總政策是幫助生產者”;根據這一原則,從1929年10月起減免3/4的生產性工業地方稅,完全免征農業地方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