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學習
當今世界上的文字大概可以區分成拼音文字和非拼音文字兩種。漢字不是英語般的拼音文字,英文是先將文字轉換成語音,在語音上尋求社會的意義共識。漢字是以字形、字音來表現字義。字形、字音與字義彼此密不可分,所以漢字的學習的主要重點就是辨識字音、字形、字義,並且將其緊密聯繫形成一體。
要學好中文,最好的辦法還是同時學習傳統的中華文化。學習傳統文化從「漢字」字的本身著手又不失為一個簡易快捷的辦法。中華文化中獨特的表意文字,蘊含著大量中華民族原始的生命宇宙觀。
「識字」是將字形、字音、字義建立聯繫建立統一聯繫。由上述心理學研究的三種取向由下而上模式(bottom-up model)、由上而下模式(top-down model)、交互作用模式(interactive model),大概可發展出分散式字教學法、集中識字教學法及平衡教學法三種方法。
筆順學習是掌握正體中文的的重點,藉由正確的基本筆劃及筆順,才能正確的寫出部件。除此之外正確的基本筆劃及筆順也與正體漢字的記憶與書寫的美感有具體關係。
麻洛巴中文學校日前舉辦2007校內中華文字寫字比賽評審出各組優勝者作品公佈展覽給全校師生欣賞,同時舉辦隆重的頒獎典禮後進行全校師生家長園遊會,每位老師及家長各自準備親手烹飪的餐點,美食慰勞參與活動者,頒獎儀式由邱建義校長主持,致詞後接著頒優勝者獎狀品及獎品,在這過程中頒發高級組第一名的阿嬷最受注目全校師生抱著熱烈的掌聲歡迎她出場頒獎,她是誰?她是好學不倦的陳齊娘.
(大紀元記者曾去執編譯報導)前年五月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曾以中國為主題,用21個版面提出「中國的世紀」封面報導,從各種角度解讀中國的崛起,其中在教育方面,特別介紹美國學生正掀起學漢語的熱潮。
中文熱方興未艾
從經濟與就業的觀點來看,哪一種語言佔有重要地位?德國波昂的斯坦克機構(The Steinke Institute in Bonn)的語言指數預測,到西元2025年為止,英文仍是最重要的語言,而中文則榮登第二名。之後的名次依序是日文、西班牙文、德文、法文、義大利文、俄文、葡萄牙文與韓文。
善於引導 讓孩子在快樂和傳統文化中學習中文
(大紀元記者張茹墨爾本報導)7月3日和4日兩天,在墨爾本市中心京寶大酒樓舉辦了海外中文教師研習會,來自墨爾本14所教授正體漢字的學校老師們齊聚一堂,共同切磋中文教學上的心得,從台灣遠道而來的兩位講師王幼華老師和趙家誌校長對大家進行了內容豐富的講座,包括海外華語教學的五大難題,傳統正體字的基本部首與教學設計、教具製作和班級經營等。
今晚寫了一個演講稿,要給一個漢字也不識的老美講一次中文課。寫後,有感,就寫了下面的文字。
大家都知道漢字是現今世界上唯一能表意的文字,漢字的一筆一畫都真實的記錄了先民五千年來真實的生活面貌。可以說,走進漢字,也就走進了中華文化的殿堂。今天我們特別請來了歷史教育學家李明遠教授,和我們聊一聊漢字背後的文化內涵。
讓孩子在快樂和自豪中學習中文
(大紀元記者周仁採訪報導)即使多年離鄉萬里,忘不掉的是漢語鄉音,剪不斷的是華夏情結。生活在海外的華人父母,包括東西合璧家庭的中方,大多希望子女能用流利的中文與親友溝通,在血脈中依舊保留一份對傳統中華文化的依戀和承傳。散佈在海外各地的華文學校成了幫助華人父母們實現這份心願的搖籃。
中華文化產生漢字,漢字也在傳遞中華文化的精神內涵,漢字和文化內涵互相涵射,其實只是微觀訊息和巨觀訊息的差別而已。漢字不是英語般的表音文字,先將文字轉換成語音在語音上尋求社會共識的意義而是在字形、字音、字義上都和文化互相涵射。
一般低年級老師在教國字時,似乎都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有半堂課都花在「國字筆劃練習」上。「小朋友,看這裡,這個王字這樣寫唷,跟我寫一遍……」同學隨著老師寫幾遍以後,接下來就讓同學依樣畫葫蘆,寫個十遍。鄧老師很感慨的說:「這樣寫了十年,也未必知道這個字為甚麼要這樣寫 」。
中文字是一種表義文字, 文字本身不因當代的語言變化而有所改變,所以數千年前老子的道德經現在的人們仍然可以傳頌不已,然而莎士比亞的原本如不經翻譯,現在的英國人只能望古英文興歎了。學習中文字本身字義和字在文中的意義就更加重要。
在學習中文字時有一些學生常常寫錯別字卻沒有自己訂正自己錯別的策略,所以中文字的學習常需要教師提供策略而學生學習卻相當被動,然而唐自杰(1965)發現學生主動分析與練習糾正錯別字效果較好,也就是學生必須主動的去對自己學習中文字的狀況提出修正策略。
我們在看到一個陌生的事物往往會用熟悉的事物去詮釋,例如:當看到水中在一種生物很像甲字就有人用甲魚來稱呼鱉。這種詮釋方式就是把新事物用舊經驗去比較、類比來了解新事物,也把新事物融合成自己的經驗範疇,也成了自己熟悉的一部份。
常常發現學生將幫助寫成幫住、柵欄寫成柵「攔」,這些都是學生因為不了解詞的意義所以寫出別字,所以掌握詞的意義進而掌握字義 就能寫出正確的字了。
《本報訊》雪梨台灣中文學校將於2007年陸續於Carlingford校區及St. Ives校區、舉辦『開心教室』系列演講會。該校林秀峰校長特別邀請來自,台灣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 簡德金副教授於二月十日(星期六)、二月十一日(星期日) 上午10:00做兩場以『親子教育』為主題的演講。歡迎關心及對於『親子教育』有興趣的家長們,踴躍前往聆聽。該次演講主題為『我們該給孩子甚麼?--- 心靈與物質的對話』。本講題的目的,在提供家長重新思考,「我們該給孩子甚麼?」在演講中,簡德金副教授將從社會發展、國際變化、企業需求、科技創新,以及人文素養等多個面向,來探討與說明:未來世界與現在的差異?世界變化下的需求趨勢?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目標?培育方法?增進孩子在未來世界中的競爭機會與發展空間。
當學生寫出錯別字時,我們的訂正策略常常是寫出一個正確的字,然後再請他練習數遍。希望他能夠糾正錯誤重新寫出正確無誤的字,然而這種策略真能糾正一切錯誤嗎?
在中文字教學過程中會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生字學得愈好的學生,學習生字時往往能正確無誤的寫出字形,而且俱有多樣化的學習生字策略,會在一個學習策略不太適合學習時會立即轉換另一種策略進行學習,而學習不佳的學生往往缺乏多樣化的學習策略導至他們常常寫出錯別字。
國:邦也。從口從或。口:人所以言食也。象形。凡口之屬皆從口。或:邦也。從口從戈,以守一。一,地也。
(亞洲時報Indrajit Basu撰文)只會說英語的人敬請留意:雖然幾十年來英語一直是頭號國際語言,不過如果您仍然認為懂英語是一種競爭優勢,那就大錯特錯了。
美國主流教育體制之下的華語文進階先修學分課程(Chinese Advanced Placement Program, Chinese AP),將於今年秋季開學後正式上路,並將在明年五月舉辦首次的中文AP考試。在當前美國中文熱的情況下,中文AP課程勢必再起推波助瀾的作用,只是台灣在搶佔這個世界第一強國的中文市場做好準備了嗎?
中華民國行政院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張富美指出,美國的高中要實施大學中文先修課程,僑委會在全球支援三千所中文學校或中文班,都在傳承中華文化,在美國這麼重要的地區,台灣絕對不能缺席,要趕緊搶這個市場,不能讓中共獨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