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前沿
美國航空航天局發布最新冥王星研究視頻,解釋這顆星球上冰火山的特點。科學家認為冥王星上的兩座巍峨山峰—3,960米高的賴特山(Wright Mons)和5,500米高的皮卡德山(Piccard Mons)是冰火山,
天文學家測定以前認為不可能存在的大量極遙遠星系,並測定其年齡出乎意料的古老,組成質量大得驚人的星系團。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學家使用太空望遠鏡,首次發現銀河系外也有極其類似船底座伊塔星(Eta Carinae)發生大爆炸的恆星系統。
無論是迎春瑞雪,還是鋪地暴雪,那潔白的雪花在文化中,有象徵一種保持純潔、蕩盡污垢的含義。如果小心翼翼地捧起一片片雪花,你也許會發現,每一片雪花之間都有著細微的差別。如果在放大鏡下仔細觀看,雪花似乎像人一樣,各個相貌更是不同。
工程師使用糖製造一種新型隱形材料,能100%吸收雷達偵測波,未來隱形戰鬥機如果採用這種隱形塗層,將會高效率的實現隱形功能。
人的肉眼能看到黑洞嗎?科學家說,能。如果使用一個20厘米望遠鏡,就能觀測到7800光年遠的V404天鵝座黑洞(V404 Cygni)。
美國航空航天局觀察到距離地球最近的一顆黑洞正在發生猛烈噴發。科學家表示,這是個罕見的機會,親眼看見黑洞「進餐」後又打了個「嗝」的天文現象。
天文學家發現太陽的運轉變化出乎意料,它不會隨著年齡的增大而減慢自轉速度,其原因不明。
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近日宣布,元素週期表中的最後四個元素也被證實發現,因此化學教科書中的元素週期表將被改寫為完整排列的7個週期。
激光,在人們的印象中是可以摧毀一切的高能量光柱。實際上,激光並不是專門用來製作武器的物質。近日,美國科學家發表使用激光監測森林存活狀態的研究,預測加州的最古老、最高大的紅杉樹森林面臨因為乾旱等原因大批枯死的危險。
美國航空航天局哈勃望遠鏡拍攝深太空中正在合併的兩個星系,壯觀景象十分震撼。
俗話說「人各有志」,是說人的喜好、志向、精神追求各不相同。其實人的飲食也各不相同,也就是說人的健康飲食標準也需要因人而異。
2015年,科學界有很多出乎意料的發現,在暗物質、黑洞、反物質、量子通信、實驗等方面獲得各種突破性進展,不斷地觀測到古老的星體和星系、超級黑洞、新生星體、類地行星等等,讓我們進一步認識到宇宙之廣大及人類認識之狹小。在生物學研究中,發現可以改寫教科書的生命現象。如植物有神經系統,像人具有心理壓力那樣感受外界的不良刺激。植物不是用簡單的物理方式釋放氣味(化學物質...
一項最新的地球科學研究發現,地心發生的變化情況出乎科學家的意料,因此有人驚嘆:「研究地球中心的難度比太陽中心更大。」
科技發展讓穿戴式虛擬實境成真,有些裝置聰明到會告訴你該吃多少、該運動了,甚至腦筋轉得快的商人還推出寵物專用的穿戴式裝置。一項最新的報告指,穿戴式裝置已進入企圖監測人腦活動的階段,並計劃進一步影響穿戴者的大腦。
人們早已知道烏鴉可以使用工具為自己取食。在澳大利亞東北及新西蘭西北的南太平洋新咯里多尼亞島(New Caledonian),有一種更聰明的烏鴉,不僅能使用還會製造工具覓食。因此,科學家首次對這種烏鴉製造和使用工具的過程進行實時錄像研究,得以詳細瞭解動物的能力,並提出更多進化論無法解釋的生命智能問題。
中美洲外海太平洋深處發現新品種鯊魚,皮膚烏黑、眼珠凸出,身體可發光,因此獲得生物學家所給的綽號「忍者燈籠鯊」(Ninja Lanternshark)。
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宣布首次鑑別人腦中與人類智力相關的基因群——M1和M3,分別包含數百個基因,形成基因網絡。研究人員稱,需要進行更深入的研究,以便能夠調控這些基因來影響人的認知功能。該研究進一步說明大腦與智能的複雜,也引發人們對基因研究帶來潛在不良影響的擔憂。
觀測太空,可以讓人感覺到自己的渺小。最近,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觀測到一條宇宙絲帶,長約25萬光年,橫亙幽深太空。人們在欣賞壯觀景象之時,不免驚嘆宇宙之廣大。
美麗的銀河系是我們生活的家園,可是我們對自己的家並不熟悉。有人說,銀河系是一個有旋臂的螺旋形星系,但是科學家不能肯定它究竟有幾個旋臂,每個旋臂的精確位置及形狀?旋臂間的結構是甚麼?
火星好奇號探測器在火星岩石中發現高含量的硅成分以及罕見的鱗石英(tridymite),成為火星研究的新謎團。
美東時間12月21日早7:45,兩名美國航空航天局的宇航員,來到國際空間站外面、距離地球402.5(250英里)高的太空中,嚐試調整一輛卡在錯誤位置的運輸機。21日是可能是太空探索史上比較繁忙的一天。當日美東時間早3:44,俄羅斯前進號飛船在哈薩克斯坦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 Baikonur Cosmodrome)發射。美東時間當日晚8:33,SpaceX將...
美國航空航天局使用磁層多尺度任務(MMS)衛星,研究地球周圍磁場發生磁場爆炸的情況,獲得意義重大的數據。
以色列天體物理學家在一項最新研究中認為,地球上的鈽只有人工核反應產生的物質來自於宇宙的中子雙星融合。
近日,哈勃望遠鏡拍攝到正在發生爆炸的超新星。科學家表示,哈勃望遠鏡不僅非常罕見的攝取爆炸時的圖像,而且是按照預測的時間和地點進行觀測。
美國猶他大學(University of Utah )的科學家在一項研究中指出,一種寄生蠅可能很快消滅厄瓜多爾(Ecuador)加拉帕戈斯群島的雀鳥。如果沒有人工干預,這種達爾文進化論的標誌性動物可能在50年內滅絕。
科學家提出關於蛇頸龍的最新理論,認為這種遠古恐龍時代的海洋爬行動物像企鵝那樣飛快地游泳,解決了近兩個世紀的學術爭論。
丹麥科學家的一項最新分子生物學研究提示,陸地植物不是來源於進化論者所認為的水生植物藻類——綠藻(green algea),而是另有原因。
科學家發現迄今距離地球最近的「另一個地球」—沃爾夫1061c(Wolf 1061c),僅位於14光年遠的蛇夫座。
科學家首次發現鸚鵡會使用工具攝取補充營養的食物。
共有約 2561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美國、日本和韓國於週四(6月27日)啟動了首次「自由之刃」(Freedom Edge)三方演習,以促進印太和平與穩定。與此同時,朝鮮稱其於週三成功進行了多彈頭試驗,但被韓國打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