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旅遊
日本的一個由大學研究員等多人組成的研究團隊,日前外公佈,他們利用設置在美國夏威夷的國立天文臺SUBARU望遠鏡,發現一顆很可能是至今的世界天文觀測史上最亮的超新星,該新星在距離地球三億光年的宇宙空間。
(中央社記者姜遠珍首爾26日專電)南韓昨天發射的「羅老號」火箭未能成功將「科學技術衛星2 號」送進預定的太空軌道,目前南韓正透過國際社會全力搜尋這一枚迷失於太空的人造衛星。
一個澳洲網站最近發起寄短訊到外太空的活動,讓使用者可對太空發送手機式的簡訊。
美國奮進號航天飛機上的宇航員星期一計劃進行太空行走,繼續完成國際空間站上的工作。這將是奮進號本次任務中的第五次、也是最後一次進行太空行走。
(中央社佛羅里達州卡納維爾角21日路透電)對於那些好奇如何在太空裝內打噴嚏的人,經驗豐富的太空人沃爾夫(David Wolf)今天有分教。
40年前的今日,美國「阿波羅11」號升空,四天後登陸月球,寫下人類登月的歷史。
夏威夷是全球知名的旅遊景點,不過當地政府和民間企業,正努力將夏威夷觀光推上另一個高度,積極發展太空旅遊,若一切進行順利,最快3年後就可推出,不過1趟要價超過600萬台幣,不是人人玩得起。
(大紀元記者凌宇比利時報導)近日,比利時科學家弗蘭克‧達爾丹(Frank Daerden)被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選中,加入其火星研究項目,主要從事火星的氣候研究,如:火星上雲、雨和雪的形成。他是該項目中唯一的一位歐洲科學家。
最新用於研究太陽的衛星是在馬里蘭州的綠環市(Greenbelt)建造,在今後的五年裡,位於綠環市的戈達德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Goddard)將繼續對它遙控。
2009年6月18日,美國航天局在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利用一枚「宇宙神-5」運載火箭將兩個月球探測器發射升空,這標誌著美國「重返月球」計劃正式啟動。
2009年6月17日,美國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美國宇航局(NASA)再次宣佈「奮進號」航天飛機因氫氣洩露而推遲發射。「奮進號」原定於美國當地時間13日上午7點17分(北京時間19時17分)發射,後來因出現氫氣洩露而取消。
科學家表示,前往太空長程旅行會讓人變得更矮、更胖、也更醜。
布魯塞爾時間5月27日12時35分,代表歐洲宇航局的比利時宇航員弗蘭克‧德溫內與另兩位來自俄羅斯和加拿大的宇航員一起乘坐「聯盟TMA-15」載人飛船進入太空。他們經過兩天的飛行之後,與國際空間站對接成功。
2009 年5月27日,哈薩克斯坦拜科努爾航天中心,國際空間站第20長期考察組成員即將登上飛船。他們將於當日搭乘「聯盟TMA-15」號載人航天飛船奔赴國際空間站。該考察組成員共3人,其中俄羅斯宇航員羅曼.羅曼年科將擔任飛船指令長,比利時宇航員弗蘭克.德溫內與加拿大宇航員羅伯特.瑟斯克將擔任飛船隨航工程師。
德國青年蓋爾斯特入選歐洲ESA新太空人
美國西部時間24日8時39分,「亞特蘭蒂斯」號航天飛機載著7名宇航員安全降落在加利福尼亞州愛德華茲空軍基地,圓滿完成了對哈勃太空望遠鏡最後一次維護的飛行任務。
(中央社佛羅里達州卡納維爾角23日法新電)由於卡納維爾角(Cape Canaveral)上空籠罩著厚雲,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放棄讓亞特蘭提斯號(Atlantis)太空梭今天降落卡納維爾角的計畫,並表示,NASA將嘗試讓這艘太空梭明天返回地球。
2009年5月20日,巴黎,歐洲宇航局(ESA)當日公佈了6名新宇航員名單。(GETTY IMAGES)
美國航天局5月16日發佈消息說,「亞特蘭蒂斯」號航天飛機上的兩名宇航員格倫斯菲爾德和福伊斯特爾當天進行了此次「維護之旅」的第三次太空行走,完成了此行難度最高的任務——為哈勃太空望遠鏡安裝新光譜儀。
據報導,「亞特蘭蒂斯」號航天飛機的宇航員在格林尼治時間5月13日下午(北京時間14日凌晨)成功「捉住」哈勃太空望遠鏡。按照計劃,宇航員將對望遠鏡進行維修。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美國宇航局為了紀念慶祝地球日,特意發佈了具有代表性的一組地球圖片,這是過去50年來從太空角度觀測地球最令人驚歎的圖片。
美國發現號2名太空人21日進行第2次太空漫步,但安裝1個零件時發生失誤,目前NASA正研商解決方法,發現號這趟旅程中還載著史上第一位在太空站執行長期任務的日籍太空人若田光一,而他能4個月都不洗澡全靠一種高科技無汗衣。
2月24日,美國哈勃太空望遠鏡拍到一張罕見的「四星凌土」照片,土星的4顆衛星整齊地排成一線在「母星」前方穿過。
2009年3月15日,美國「發現號」航天飛機於美國當地時間15日晚19點43分(北京時間16日7時43分),在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
2009年3月15日,美國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發現號航天飛機的航天員在做發射前的最後準備工作。發現號在幾次推遲發射之後,預計於今天發射前往國際空間站。
近期美俄衛星發生太空碰撞事件,引發與會太空專家熱烈討論如何處理充斥在太空的垃圾問題,有人提議進行宇宙大掃除,有些人則認為最好將時間和金錢用在促進資訊分享,以減少未來碰撞的可能性。
美國宇航局表示,在火星發現大量的甲烷氣體,顯示這個紅色的行星上可能有生物或者是地質活動。 (w2009-01-19-voa56.cfm)
2005年和2006年期間,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的天文學家們通過哈勃望遠鏡的高新巡天照相機尋找衰老而膨脹的恆星,直到2007年相機損毀前。此時,研究人員注意到相片中14顆「年輕恆星」正衝過星際氣體,形成類似快艇船頭劃過水波的「弓形振蕩」。
近期美國國家科學院發表的一項新研究報告稱,地球將遭遇「太陽風暴」的最嚴重破壞,其程度相當於颶風「卡特里娜」。科學家估計「太陽風暴」將會在頭一年裡導致全球造成1-2萬億美元的經濟損失,之後容易遭受太陽氣候影響的通信與電力網絡的損壞都將繼續加大,後果將是災難性的。
(中央社記者郭傳信新德里30日專電)印度科學家表示,印度首艘無人月球探測器「月球飛船一號」,最近在對月球表面進行礦源掃描時,意外發現面積廣大、類似「輝石 (pyroxene)」的含鐵礦物質。
共有約 382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距離美國大選還有130多天,拜登總統和川普(特朗普)前總統週四(6月27日)晚上9點將在亞特蘭大參加2024年總統大選的首場電視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