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百年洪災 曼谷洪水達臨界
(大紀元記者劉明東京報導)10月24日豐田汽車公司表示,受泰國洪災的影響集團工廠的汽車部品调达出現障礙,不得不取消在印尼、菲律賓、越南以及日本國內工廠原定到10月28日連續加班以彌補損失的计划。洪災後,首次影響到國內的生產。預計將造成集團6,000台的減產,約10%的減產損失。
(中央社台北2011年10月25日電)根據彭博社報導,日本政府正編列一項貸款計畫,以協助受泰國洪災重創的日本企業。
泰國政府正竭盡全力保護首都曼谷免受洪水的衝擊,這次洪災已經讓泰國中部的幾個府受到重創。與此同時,鄰國緬甸的政府官員星期天說,緬甸的洪水已經奪取至少100人的生命。 (20111023-asia-floods-132411353l)
(大紀元記者劉明東京報導)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10月20日公佈了日企在泰國的受災情況,其中最嚴重的NavaNakorn、Rojana等7處工業區內共447家日企受重創。日本自動車事業會會長志賀俊之20日表示,當地的日本8大汽車公司生產線停產,加之汽車部品供應商同樣受重創,目前尚難預料何時恢復生產。
泰國洪災的最新消息,眼看曼谷市北區的洪水一直突破擋水牆,不停從北面流進曼谷,當局已經打開曼谷各水門,讓洪水流入曼谷,總理盈拉21日表示,打開水門勢在必行,只能盡力讓曼谷的災情降到最低,當局提醒曼谷數百萬居民,先將財物移到高處,做好避難準備。
泰國正承受半世紀以來最嚴重洪水,19日,總理英祿(Yingluck Shinawatra)承認「國家陷入危機」,首都曼谷將會被洪水淹浸,並要求曼谷當局定時打開所有防洪閘洩洪,讓洪水儘快流入大海。
泰國正遭逢50年來最嚴重的水患,大水至今未退而且還步步進逼首都曼谷,日本汽車業早已將泰國視為主力生產據點,這次水患車業受創慘重,目前日本8大車廠的泰國廠,都已經宣佈全面停產。
(大紀元記者劉明東京報導)10月17日,位於泰國首都曼谷北部附近的最大的工業園區Nava Nakorn工業園區的防洪堤壩出現部份潰堤,造成該工業園區的洪水漫延。泰國政府下令工業園區內的工廠停工避難,疏散員工。洪災可能會長期持續一段時間。幾乎所有的日本汽車製造公司都在泰國設立了生產據點,汽車部品的60~90%都集中在泰國生產。洪災對於在東日本大地震中剛遭受到重...
泰國總理盈拉(Yingluck Shinawatra)今天表示,嚴重洪災淹沒廣大地區,重建經費估計高達33億美元,較先前的預估高出1/5。
泰國面臨半世紀以來最嚴重的水患,災情慘重,連帶影響在當地做生意的台商,台灣在當地的食品廠就被沖走了35億,就連其他產業像是銘異、光炬、鉅祥都有不少損失,而王品集團跟泰國業者合作成立的陶板屋,預估營收也有2成的業績損失。
泰國正飽受數十年來最嚴重水患之苦,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網站,泰國財政部表示,洪災造成的全面經濟損失恐超過20億美元,但當局設想的最糟情況仍有可能出現。
(大紀元記者高夢真綜合報導)從7月中旬開始,泰國北部持續降雨,造成湄南河等河流水位高漲,進入10月以來北部和東北部出現大面積洪澇災害,丘陵山地的水庫超限洩洪給中部地區帶來嚴重水患,持續的暴雨造成泰國50年來最嚴重的一次洪災,三分之一的國土被洪水浸泡。
(大紀元記者台灣黃捷瑄編譯報導)泰國政府表示,持續3個月的泰國水災死亡人數近300人 ,中部及北部積水水位正在下降,但首都曼谷市區仍不敢掉以輕心。
今年5月中旬,在泰國皇室舉辦的一年一度春耕節儀式中,聖牛選吃青草和酒,預測今年雨水充沛、榖物水果豐收、交通順暢。這些樂觀的預測,很快就被7月以來數個颱風,以及持續不斷的豪雨災情打破。截至10月上旬,已造成泰國3/4地區遭洪水淹沒,超過百人喪生及兩百萬以上的災民,經濟損失估計已超過30億美元。據預測,洪水有可能持續到雨季結束的10月底或更久。
(大紀元記者韓婕綜合報導)泰國10月12日宣布全國1/3省份為災區,洪災為禍兩個多月以來,迄今已造成至少281人死亡,更有數百萬戶家庭和生計受損,經濟損失粗估逾千億泰銖。而本月泰國出口到印尼及非洲的30萬噸米,或延遲出口,預計世界稻米價格將上漲。
泰國遭逢50年來最嚴重的水患,當局目前正力保首都曼谷,但距離曼谷100公里遠的大城府卻成了洪水重災區,其實大城府除了有古蹟,還是個工業重鎮,當地的工業區至少有200家日本車廠和電器廠,因為洪災,不得不緊急關廠停工。
泰國和柬埔寨當局今天說,泰國的洪患自今年7月至今,已造成158人喪生;鄰國柬埔寨過去兩週,也有61人在洪水中喪生。
共有約 47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