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舞弊引發俄羅斯爆發大規模抗議
(大紀元記者唐文綜合報導)國際觀察員發現俄羅斯12月4日(週日)杜馬下院選舉過程出現舞弊,這些舞弊行為都對總理普京領導的統一俄羅斯黨有利。12月5日,俄羅斯數千民眾抗議選舉「欺詐」。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對俄選舉舞弊表示「深切的擔憂」。
俄羅斯總理普京所在的執政黨在俄羅斯議會選舉中的支持率出現令人驚訝的驟然下跌,全球各大報刊和中共媒體紛紛報導,備受國際關注。西方媒體稱,選舉結果標誌著這位統治俄羅斯政壇11年領導人的最大挫敗。俄國反對派稱,選舉發生在對執政黨信任度崩潰的大背景下 明年總統大選將蘊藏更大的政治危機。
(大紀元記者黃捷瑄編譯報導)俄羅斯總理普京(Vladimir Putin)所屬的「團結俄羅斯黨」(United Russia),在俄國國家院(Duma,下議院)選舉中得票僅僅一半, 這是1999年普京執政以來面臨的最大失敗,為明年3月競選總統的選情投下警告彈。
(大紀元記者萬平綜合報導)俄羅斯國家杜馬(下議院)選舉星期日(12月4日)的投票已結束,獨立的選舉監察組織古洛斯(Golos)聲稱遭到當局打壓;而公布選舉舞弊網站全遭黑客攻擊,幕後黑手直指普京領導的執政黨。
週日(4日),俄國舉行國會大選,選出國家杜馬(下議院)450個議席。預料總理普京領導的統一俄羅斯黨(統俄黨)可望取得過半議席,但將失去現時2/3絕對優勢。早前私下決定在新政府互換職位,引起選民不滿,令執政統一俄羅斯黨擔心在不舞弊下難以保住過半數議席。
(大紀元記者萬平報導)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11月29日下令,啟用位於俄「飛地」加里寧格勒州的新型「沃羅涅日-DM」雷達站,接入俄導彈襲擊預警系統。他表示,此舉是俄方針對美國及北約在歐洲部署導彈防禦系統做出的「第一個信號」,並指北約部署在歐洲的反導系統對俄安全構成威脅。
共產主義的特徵:共產主義是一個生產力高度發達、物質極大豐富,人人具有高度的思想覺悟,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社會,是人類社會的最高形式。共產主義理論斷言資本主義社會必將為社會主義社會所取代,因為社會主義制度無比優越於資本主義制度。
圖片來源: 美國之音白樺 俄羅斯軍方對本國生產的坦克也不滿 (20111128-china-india-russia-134593858l)
(大紀元記者萬平綜述)俄羅斯總理普京11月27日在首都莫斯科正式獲得俄羅斯執政黨統一俄羅斯黨(統俄黨)的通過,被推選為總統候選人,參加明年3月4日的總統大選。12月4日為國家杜馬議會(下議院)選舉,一般人將此選舉視為總統大選的預選。
聯合國大會人權理事會週二以高票通過一項譴責敘利亞決議案,中國和俄羅斯則是投了棄權票。在國際一致譴責聲中,俄羅斯航母和3艘軍艦開赴敘利亞海域。 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的決議案強烈譴責敘利亞當局嚴重和大規模地侵犯人權行為,要求敘利亞當局立即停止肆意逮捕、綁架、對被拘留者實施酷刑和虐待的行為。
俄羅斯總理普京在體育比賽中被觀眾喝倒彩。普京的支持者否認觀眾席上的噓聲針對普京。但很多評論認為,類似事件在俄羅斯首次發生,表明民眾開始厭倦普京。
(20111119-China-Russia-134171113l)
俄羅斯總理普京獲得了中國的孔子和平獎。大陸媒體還發現了一名長相酷似普京的農民。在中國大陸陷入普京情結的同時,俄羅斯民意調查顯示,普京在國內越來越遭到人們反感。
俄羅斯在形式上已經算是「民主化」了一輪,中國現在還在堅持走中共堅稱的所謂「社會主義道路」,但這兩國最近幾年在一件事情上殊途同歸:其社會成員只要具備一定的經濟條件,就千方百計要移民。
(大紀元記者余平德國報導)經過10年的策劃、16個月的建造,11月8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及俄國總統梅德韋傑夫在德國北部梅前州盧布民(Lubmin)象徵性地為北溪天然氣管道開閘放氣,至此俄國的天然氣可直接輸送到德國。參加放閘儀式的有歐盟能源專員及北溪股份有限公司代表。
俄羅斯有可能喪失向中國供應數以千億美元計天然氣的長期合同。據路透社報導說,這種風險正在逐漸增大,因為北京方面擴大了供應商的遴選範圍,以便在曠日持久的談判中佔據更大的主動。
俄羅斯總理普京說,俄羅斯應加強同中國在太空領域的合作。但俄羅斯航天主管官員表示,同中國在相關領域的合作應小心謹慎。
(大紀元記者董韻報導)俄羅斯總理普京13日結束對北京進行為期兩天的訪問,這是普京宣佈參選俄總統以來的首次海外之行。俄羅斯和中國公司簽署了價值約70億美元的協議。目前外界尚不知曉雙方是否就每年68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輸送項目價格達成協議。紐約城市大學政治學教授夏明向《大紀元》表示,由於雙方在社會體制和具體利益上存在分歧,中俄不可能達成戰略夥伴關係。
(大紀元綜合訊)俄羅斯總理普京11日起對中國進行為期兩天的訪問,這是普京宣布參選俄總統以來的首次海外之行。除了尋求縮小中俄在天然氣合作項目中的價格分歧之外,普京選擇此時訪華的動機引起了外界關注。
在俄羅斯總理普京下週赴北京訪問之際,俄聯邦保安局5日突然宣佈,一名中國籍男子一年前企圖竊取俄S-300導彈系統機密文件被捕,案件已於4日週二交法院審理。俄聯邦安全局拒絕解釋為甚麼當時沒有公佈此案。
9月26日,前蘇聯最後一任總統戈巴喬夫警告,如果普京再度出任總統,俄羅斯可能陷入長達6年的「失落年代」。
明年 3月俄羅斯將舉行總統大選,外界一直揣測現任總統梅德韋杰夫會否跟總理普京爭奪參選資格,直至昨日謎底終於揭曉——梅德韋杰夫表明將會「讓路」,由普京代 表執政黨參選總統,結束了多月來誰競逐總統的揣測。
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在10月24日的統一俄羅斯黨代表大會上宣佈,提議由總理普京,代表黨競逐明年的總統寶座。普京欣然接納,並宣佈若再當選總統,將由梅德韋傑夫出任總理。對此,俄羅斯反對派警告,普京如果明年再度出任總統,俄羅斯將爆發類似北非的茉莉花革命。 俄羅斯總統選舉將在明年3月舉行,由於普京的刻意打壓,俄羅斯反對黨遭邊緣化勢力薄弱,執政黨候選人勝出幾無懸念...
長期擔任俄羅斯財政部長的古德林(Alexei Kudrin)9月25日表示,如果2012年普京(Vladimir Putin)當選總統,而現任總統梅德韋傑夫擔任總理,古德林將不會在新政府中任職。
明年3月俄羅斯將舉行總統大選,23日梅德韋杰夫表明將會「讓路」,由普京代表執政黨參選總統,結束了多月來誰競逐總統的揣測。普京對此已欣然接受,並表示,假如他當選,梅德韋杰夫將出任總理。民調顯示,普京將鐵定當選。 由於現任政府修改憲法,總統的任期由4年增至6年,給予總統更多權力,並可連任一次。假如普京當選並連任,他將管治俄羅斯至2024年至他72歲止,前後將共當...
國際媒體及專家認為,北韓對中共的猜忌日深,金正日六天的俄羅斯之行,實則是想尋求俄國援助,另尋生路。對於他要求重啟六方會談,並承諾凍結核試驗的老調談話,各方反應冷淡。
最近有關俄國的一條新聞提醒世人:蘇聯八人幫政變被粉碎、大蘇聯解體迄今整整20週年了。蘇聯解體是20世紀最重要的事件之一,隨後東歐共產國家全部垮臺,標誌共產主義在全球走向崩潰。
9月12日,英國首相卡梅倫對俄羅斯進行了為期一天的訪問。這是英國首相六年來第一次訪問俄羅斯。兩國關係自從2006年11月的前克格勃特工謀殺案以來一直緊張。這次卡梅倫出訪也提到了這一案件,表示英國會繼續推動嫌疑人受審。
英國首相卡梅倫將於下週對俄羅斯進行訪問。這是英國首相五年來首次對俄國進行正式訪問。由於2006年底發生的前克格勃特工在倫敦遭人毒殺案而令兩國關係降至冰點。英國政府官員還披露,這五年間英國首相或者外交官員都沒有與俄前總統普京有過直接接觸。
(美國之音報導)一位曾經身居要職的俄羅斯前高級官員透露,前俄羅斯首富、尤科斯石油公司CEO霍多爾科夫斯基因主張鋪設中國石油管道而同總理普京結下樑子。霍多爾科夫斯基曾批評普京不懂如何處理俄中關係。對霍多爾科夫斯基的判決是否合法的爭論還在持續。
共有約 111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中國南方洪災近期頻發,並照例伴隨著水庫泄洪,加劇災情,民眾質疑當局沒有及時通知。網上傳出梅州災區水位突漲的視頻,引發關注。專家指中國有洪水就往往要泄洪,涉及體制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