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康薄熙來政變密謀
十八大前夕,中共武警部隊出現較大異動,除各省武警總隊主官出現大規模調換外,中共將各省武警部隊按軍隊建制改總隊長為司令員,強化了軍隊色彩。預示武警的職能、級別、從屬關係或發生改變,或脫離政法委係統而直屬中央軍委指揮。
(大紀元記者方曉報導)有「中共新民歌天后」之稱的軍旅美女歌手湯燦,不僅是周永康、薄熙來等密謀政變的核心人物,還是眾多黨政軍「高官公共情婦」,周是嫖客中級別最高者,而且周與薄熙來共享這名交際花。泛華網首發湯燦床上名單,其中軍中高官有徐才厚、谷俊山等人,此外,大貪官許宗衡、毛小平,前央視台長焦利等都是她的裙下之臣。
(大紀元記者方曉報導)大陸央視前台長焦利又被免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職務,據稱,焦利涉貪腐淫亂將被「雙開」。焦利與捲入周、曾、薄政變的核心人物公共情婦湯燦有淫亂關係,被中紀委調查認定問題嚴重後,其大後台李長春也無力保他。
中共官方對薄熙來進行「雙開」後,中國的局勢變得相當微妙。一方面,因為薄熙來案引發中共內部的分崩,使得中共本身已經搖搖欲墜,現在各方都在觀望,對薄熙來如何定罪成為了最關鍵;另一方面,在這個過程中,大批民眾覺醒並看清中國政局真相,就連中共中央黨校《學習時報》也公開承認中國當前正處在「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關口。
9月28日前中共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被雙開,新華社報導中其「與多名女性發生或保持不正當性關係」一石激起千層浪,傳聞中的性醜聞再被熱炒。此前傳出與薄有染的「中國時尚民歌天后」的湯燦再次進入公眾視線。
(大紀元記者金睛報導)十八大前,雖然中南海暗流洶湧,但中共這艘破船還在苦撐。外界觀察,作為得勢一方的胡溫習還不想棄船另作他想,但因牽扯薄熙來而被燒痛的周永康會停止作最後的掙扎嗎?
(大紀元記者謝東延綜合報導)前中共政治局委員、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被雙開,政治生涯已徹底結束,只是中共高層對他追究到甚麼程度而已,而不惜一切地死撐薄熙來的中共政治局常委、政法委書記周永康則難逃干係。目前,有兩大致命的證據是周永康無法洗脫的。
(大紀元記者文君綜合報導)政治局委員、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於9月28日被開除黨籍和公職,中共喉舌新華社通稿點明「薄熙來涉嫌其它犯罪問題線索」。來自北京消息稱,薄熙來罪宗中最重要的「政變奪權」罪名被暗示,胡習在此埋下伏筆。近日海外網絡瘋傳一份「薄熙來謀反集團參與者名單」。
薄熙來被徹底打倒,周、薄政變徹底告敗,中共針對朝鮮的政策也面臨隨著周永康下台出現大調整。據路透社報導,中共靜悄悄地推遲了朝鮮領導人金正恩上個月訪華的請求。
(大紀元記者唐文綜合報導)9月28日中共宣佈薄熙來被雙開,18大11月8日召開。被稱「四大五毛」之一的胡錫進控制的《環球時報》曾為薄大唱讚歌,並與胡溫唱反調,近期還挑釁習近平。據海外媒體報導,在最近的政治局會議上,討論處理薄熙來餘黨時,《環球時報》和胡錫進被特別點名。
(大紀元記者郭惠綜合報導)10月1日,大陸微博又傳出消息,知名五毛「染香」在微博發帖承認向司馬南、孔慶東送錢數百萬,消息很快引起外界關注,並迅速傳播。據悉,消息傳出至今,大五毛司馬南和孔慶東都未見任何回應。 早前報導說,薄熙來的文膽、重慶市委常委徐鳴曾按薄熙來的意思擬了一個知名文人名單,收買他們為薄熙來和重慶模式「鳴鑼開道」,其中包括司馬南、吳法天和孔慶東...
(大紀元記者文君綜合報導)中共在下達了對原中央政治委員薄熙來的「雙開」、移交司法機關的處理後,對薄案的態度已漸漸明朗。最近,海外中文媒體爆料,中央九常委已達成一致意見,為避免牽扯太大範圍,不以政治罪名起訴薄熙來,但依據官媒新華社通稿,對薄案處理仍有伏筆,直接燃眉以周永康為首的江系。
薄熙來被「雙開」並移送司法機關。薄熙來貪腐及與女性發生和保持不正當關係,都涉及薄「財長」、大連實德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徐明。徐明神秘「失蹤」半年有餘。薄熙來將被送上審判台,徐明再受關注。轟動一時的所謂「3.19北京政變」起源於胡溫與周永康搶奪徐明。當晚北京長安街軍車如林,機場布控,槍聲響起。中共38軍與武警火拚。港媒認為這是八九六四天安門事件以來,中國發生的最...
(大紀元記者文君、唐文綜合報導)自9月1日,中共王儲習近平失蹤兩週,海內外各種傳言四起;9月15日,習近平高調現身。隨即,有外媒再次報導周永康、薄熙來一同策劃打亂習近平順利接班的政變密謀。習近平現身,正處王立軍案將開審敏感時期;此前,習近平與胡德平私人會談曝光,習強調,他不是薄熙來的盟友,薄的問題將按照黨紀國法進行處理。習現身後,如何處置薄熙來成外界關注焦點...
近日,尚未到退休年限的原統戰部部長杜青林突然「被退休」,引外界關注。實際上,杜青林早年就與薄熙來結盟,曾參與江澤民部署的「挺薄替習」政變計劃,並指望薄當權後提攜。多年來,杜一直緊隨江澤民迫害法輪功。近期力挺薄熙來,製造不利胡、溫、習的事端,江派大佬已經保不了他。
(大紀元記者張明健報導)中共統戰部過去同時負責國內和國外的「統戰」工作,但在近些年來,統戰部主要側重對海外進行分化瓦解、收買拉攏、並進行情報蒐集等工作,其下設有一套特務系統,但規模要小於總參和國安。
(大紀元記者謝東延綜合報導)9月1日,國航事件後三天,原中共統戰部長杜青林突然被「告老退休」,改由胡錦濤最信任的「大內總管」令計劃兼任。有消息顯示,杜青林是薄熙來、周永康政變計劃中的頭目之一,通過這次國航事件胡、溫(胡錦濤、溫家寶)迅速出手拿下杜青林,讓令計劃掌管統戰部、清查統戰部。從王立軍事件發生至今,胡、溫、習聯盟正在有步驟地從易到難地清除所有涉及政變、...
(大紀元記者唐文綜合報導)近日,中共詭異「宮廷大戲」不斷上演。9月5日早晨中共「王儲」習近平被傳「背部受傷」罕見臨時取消與美國國務卿希拉里的重要會面;晚間中共新華社突然公佈王立軍將以「四宗罪」被公審。中共接下來將如何處理王立軍上司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引外界關注。德媒曝光谷開來案關鍵問題不清,表示薄熙來與王立軍案無法切割;並曝光薄熙來曾自比習近平:「為甚麼是...
(大紀元記者郭惠報導)前中共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的妻子谷開來涉嫌殺人案將於8月9日在安徽省合肥市開庭審理。谷開來被正式起訴並未提及薄熙來,外媒分析中共似乎有意讓谷開來當替罪羊。
薄熙來案的問題涉及到政變問題,近日據稱這些都已經由中共中央高層通報。與此同時,試圖幫助薄熙來政變的政法委書記、政治局常委周永康被曝已經交出自己在北京的權力。
王立軍事件引起中共內鬥宮廷劇,隨薄熙來和周永康政變陰謀流產,中共高層內鬥已進入你死我活的最後階段。《後宮甄嬛傳》也遭池魚之殃。
「周永康與薄熙來合謀政變」 的傳聞自王立軍出逃美國領館曝出後,一直是中國民眾最熱門政治話題。近日有消息稱,周永康、曾慶紅早在部署將中紀委、軍總參總政、武警總部等均列其中的「第二中央」,一旦政法委「一拖一」擴權模式得以實施,就會為周永康的接任者提供「政變」即廢黜習近平的可能。
大陸著名盲人維權律師陳光誠,在成功逃離被當局封鎖的東師古村進入美國大使館後,再度被「軟禁」在醫院。幾天來,陳光誠飽受脅迫、陰謀和欺騙,外界認為,其幕後策劃者正是中共政法委書記周永康。還有消息稱,周永康逼迫胡錦濤交軍權。網絡並瘋傳溫家寶辭職。
薄熙來、周永康密謀政變曝光,事件仍在發酵中,近日,有港媒披露不少中共紅二代和軍方少壯派合謀其中。大紀元獲悉,「太子黨」之一、原中共公安部副部長、「6·10」辦公室主任劉京也參與薄、周政變密謀,並擔任周、薄的聯絡人。
自大陸官方宣佈薄熙來停職立案調查以後,其背後靠山中共政治局常委、政法委書記周永康的下場成各界關注的焦點。海外一些中文網站迅速曝出大量關於周永康的驚人內幕,涉及巨額貪腐、謀殺、極度淫亂及密謀政變廢除習近平等黑幕。據悉,周永康深陷「政變」指控,中共高層已展開調查周「公開分裂中央」的責任。4月19日,大陸百度網站可搜索出有關其子周斌的大量黑幕、醜聞。
(大紀元記者唐文綜合報導)網絡微博熱傳「3.19北京政變」傳聞後,中共當局曾緊急「闢謠」並抓捕網絡發貼人士。4月17日,紐約知名民運人士唐柏橋在新唐人電視訪談節目中,透露「謠言是真的」,並表示,根據中共內部絕對核心人物消息,當時武警確實包圍了新華門,周永康政變未遂。
自2月6日王立軍事件發生,3月15日薄熙來被免職重慶市委書記,4月10日接受調查後,薄熙來謀反的野心被逐一曝光。據港媒的報導,3月19日晚間北京政變的傳聞也是起源於各派爭搶薄、周政變案件的關鍵證人徐明。薄熙來的倒台和周永康的失勢也直接導致了近日海外部份中文媒體的縮水。
近日,有消息稱,鎮壓法輪功的元凶江澤民、劉京、周永康均患癌症。近期王立軍出逃美國領館,引爆中共高層內訌,薄熙來倒台,江系潰散,目前力挺薄熙來的周永康成了眾矢之的,矛頭直指總後台江澤民,「血債派」惶惶不可終日。中國人相信「善惡有報」,追隨江氏集團迫害法輪功及無辜民眾的惡人惡警一直都在遭惡報。
薄瓜瓜的去向仍不明。英國《每日電訊報》日前報導,薄瓜瓜12日夜間,在美國位於哈佛大學附近的住家被美國官員帶走行「保護性扣留」。但英國《泰晤士報》13日稱,薄瓜瓜對此向該報否認,稱這是「謠言」。
自王立軍事件爆發後,隨著事態的明朗化,讀者也越來越把關注的焦點放在周永康身上。然而在事件之初,許多人還在討論薄熙來是否還有機會成為政治局常委、是否會「軟著陸」、王立軍是否真的精神失常時,筆者已經明確指出薄熙來會進監獄,並且該案將牽連周永康。在薄熙來3月9日記者會高調亮相和自我辯護後,許多人認為王立軍風波已經過去,薄熙來已經平安過關,筆者則撰文指出胡錦濤不得不...
共有約 230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美國正尋求加強與印度洋島國馬爾代夫的夥伴關係。該國新政府正在向中共靠攏,並疏遠其長期盟友印度。而印度是美國在印太地區抗衡中共的重要地區夥伴。 據路透社報導,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週二(6月25日)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