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老人希望两岸兵戎相见历史不要重演

人气 8
标签:

【大纪元2月10日讯】据美国之音记者张楠报导,海峡两岸的金门人盼望大陆台湾之间保持永久和平。金门县官员和返乡探亲的旅居大陆福建地区的金门籍老人都表示,过去两岸兵戎相见的历史不应重演。金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是战区。现在,战争的硝烟虽然已经消失,但是战争的遗迹以及跟战争相关的景点和景观却比比皆是,有古宁头战史馆、李光前将军庙、八.二三战史馆、琼林战斗村坑道等,展现了国共双方围绕金门所展开的一系列战役。

星期二搭乘[鼓浪屿号]客轮从厦门来这里探亲的旅居福建地区的金门籍老人,也不可避免地感受到战争在金门留下的痕迹和影响。铭传大学金门分校原来是一所小学的所在地,解说员在介绍的时候,突然指着附近的两个并不为人注意的洞口说:“这边是学校嘛,老师带着学生在这边躲防空洞。这就是当时的防空洞。”

从四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解放军曾经多次对金门进行袭击或炮击。在1949年10月的古宁头战役中,解放军一万人驾着机帆船夜袭金门,跟国民党军队激战了三天三夜,结果全军覆没,被国军俘虏的就有六千人。另外一次比较著名的战役是八.二三炮战。1958年8月23号,解放军万炮齐发,在从晚上六点半到八点半的两个小时里,就发射了57,000余发炮弹。

*卢沟桥抗日名将葬身金门炮战*

金门县政府政风室主任陈炳仁回忆了当时的情景:“到现在整整43年了,我们回忆起那个时候的情景到还是心有余悸。那么一个战争给金门带来很大的浩劫。所以,金门很多人都远离金门了。”陈炳仁当时20岁左右。他说炮弹很猛,很猛,连续40多天,几乎天天打,避弹设施又那样简陋,整天在炮火连天下过生活。房屋倒塌的很多,死伤当然也有,不过具体数字不太了解。

说到伤亡人数,仅八.二三战史馆大门两侧墙壁上镌刻的殉职官兵的姓名就有587个。担任金澎防区副司令的陆军中将吉星文,就是在解放军发射的第一批炮弹中阵亡的。吉星文当团长的时候曾经驻守卢沟桥,在1937年的七七事变中,他率领的部队首开抗日第一枪。令人悲哀的是,一代抗日名将吉星文没有死在日寇的屠刀下,却葬身于本国同胞自相残杀的炮火里。

为了躲避炮弹,金门挖掘了很多坑道。来自福建的探亲团参观了国军士兵费时五年在山里挖成的一处坑道。这条坑道是为了装卸军用物资而修建的,它跟大海相连,有一条A字形水道和两个洞口,运输艇可以从一个洞口开进,从另一个洞口开出。水道全长357公尺,可容纳42艘小艇。

在黑暗中,这群金门人似乎又回到那段战争岁月,坑道、码头、标语都刻画着无情的历史记忆。当时,住在金门的王奕从躲避厦门飞来的炮弹,担任自卫队员,修筑防御工事。而这次前来探亲的他的外甥黄汉钟和侄子王崎,则在厦门躲避金门的炸弹。

*政治家应以人民福祉为重谋求两岸福利*

从坑道出来,美国之音记者向探亲团的方友义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记者:“我想知道,具有金门人和大陆人双重身份的您,看到当年两岸间的战争情景和今天你们能重返故乡的现实,有什么感触?”方友义说:“我认为,人类总是希望和平的。战争啊,人民都是讨厌的,不管是哪一方。所以,世界今天和平、建设、发展是不可抗拒的。人类如果一直给政治家操纵,打仗下去,那自己就毁灭掉了。你看,和平环境多么好!这些战争工具都变成观光的景点。”

这个时候,站在一旁的金门县政府社会局局长蔡是民也加入了我们的谈话。蔡是民说:“我们应该遵照人民的希望来办事,不要用很多意识形态夹在里面,那样不好办事。”方友义也说:“政治家应该以人心为重,以人民的福祉为重,双方妥协,谋求两岸共同的福利。”

星期五,这批52年来首次从大陆福建地区返乡探亲的金门籍老人,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结束了不到四天的访问。在行前的午餐会上,探亲团团长许文辛表示,金门厦门一家亲。金门县长陈水在也激动地说:“金门过去和对岸打了五次战争,希望不要再打仗了。”他还表示,透过小三通,两岸能够开启未来永久的和平之门。


    相关文章
    

  • 美智库对两岸政治僵局表示关切 (2/10/2001)    
  • 世界国会议员月刊专访陈水扁 (2/9/2001)    
  • 美国中情局局长称两岸关系两极化 (2/8/2001)    
  • 美重要智库 办美中政策两岸关系研讨会 (2/7/2001)    
  • 马英九七日赴美参加“美中政策及两岸关系”圆桌会 (2/6/2001)    
  • 吕秀莲:两岸关系应可稳定、和平发展 (2/6/2001)    
  • 美外交政策委员会将召开两岸政策研讨会 (2/5/2001)    
  • 台湾政经越恶化 北京越沾沾自喜 (2/3/2001)    
  • 台北市长马英九将访问香港 (2/3/2001)    
  • 陆委会发言人林中斌:布什亚洲问题比克林顿有深度 (1/26/2001)    
  • 蔡英文在美演说: 无法接受中共片面解释的一中原则 (1/22/2001)    
  • 陈水扁国、台、客及原住民语言拜年吁两岸抛弃旧包袱 (1/21/2001)    
  • 章孝严: 台商是两岸关系润滑剂 (1/20/2001)    
  • 蔡英文: 统合论表达善意与弹性 (1/19/2001)    
  • 陈水扁巡视金门 十艘“成功艇”随行 (1/18/2001)    
  • 谢长廷将出席白宫祈祷早餐会 (1/17/2001)    
  • 新系吁阿扁:国内政经改革列优先 (1/13/2001)    
  • 吕秀莲希望美国不再重提”三不”政策 (1/12/2001)    
  • 台湾中研院院长李远哲提出: 两岸“经济统合论” (1/11/2001)    
  • 冯沪祥指: 两岸关系是一国架构下两个关税区 (1/11/2001)
  • 相关新闻
    冯沪祥指: 两岸关系是一国架构下两个关税区
    台湾中研院院长李远哲提出:  两岸“经济统合论”
    吕秀莲希望美国不再重提"三不"政策
    新系吁阿扁:国内政经改革列优先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