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洁篪出使美国与中美关系

杜平

人气 3
标签:

中国新任驻美大使杨洁篪与布什家族有着长期的个人友谊,足以羡煞其他国家的驻美使节。作者认为,这种特殊的关系是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对中美双方增加共识和减少误解十分重要。但是,由于两国关系的复杂性,这种私人关系所能起的作用是有限的。

本月6日,即在中国外长唐家璇警告美国不要向台湾出售先进武器的同一天,中国新任驻美大使杨洁篪专程前往休斯敦,拜访了他的“忘年之交”、前总统老布什。

有关报道引述中国大使馆官员的话说,由于“辈份”原因,杨洁篪在这次礼节性拜会中,只是笼统地表达了期待老布什继续促进两国关系的希望,而对目前最迫切的美台武器交易问题,杨洁篪则不便提出具体请求。但是,尽管如此,在中美关系面临美台军售案严重威胁的形势下,杨洁篪和老布什之间的私人会面仍然令人注目。对杨洁篪本人来说,处理美台军售案已经成为他未来四年艰难征程的开始。

杨洁篪在2月18日抵达华盛顿,成为北京和华盛顿建交以来的第七位驻美大使,他的六位前任是:柴泽民、章文晋、韩叙、朱启祯、李道豫和李肇星。

与老布什有忘年交

关于杨洁篪其人其事,外界直到不久之前才略有所知。而在中国国内,杨洁篪鲜少抛头露面,他的名气甚至还比不上其胞弟杨洁勉。每当中美关系和台海局势出现重大事件时,杨洁勉作为上海社科院美国问题专家,经常在电视访谈节目中露面。与此相反,作为中国外交部主管美国事务的副部长,杨洁篪几乎从未公开对媒体发表过讲话。甚至很多人连他的名字都未曾听说过,更不用说要把那个生僻的“篪”字正确地读出来。(篪读“迟”音)。

杨洁篪在国际上突然引起广泛注意,是在布什当选总统前后。当时,北京已经传出消息说,杨洁篪有可能接替任期届满的驻美大使李肇星。而就在这个时候,他与布什家族的渊缘关系也随即成为焦点话题。去年年底,《洛杉矶时报》率先披露了杨洁篪和老布什之间长达20多年的交往,并颇为感触地说,即使是美国最亲密的盟国,包括英国、日本和以色列在内,都不可能物色到与布什家族有特殊关系的大使人选。

杨洁篪与布什家族的关系到底有多密切?对于这个问题,恐怕只有当事人才能回答。但是,从来自各种渠道的信息看,他们之间的关系确实不同一般。

杨洁篪和老布什相识是在1977年。那一年,由于民主党人卡特入主白宫,老布什从中央情报局局长的位置上退下来,心情郁郁不乐。由于他曾在1974至1975年在北京担任美国驻华联络办主任,中国政府念及旧情和着眼于未来,邀请他前去访问,行程包括会见邓小平以及到西藏观光。老布什的陪同人员都是他最亲密的朋友,包括后来在其政府中担任要职的贝克(国务卿)、李洁明(驻华大使)以及昂特迈耶(外交智囊)。而在中方接待方面,为老布什一行担任全程翻译的人,就是年仅27岁的杨洁篪。

杨洁篪于1950年在上海出生,1973至1975年就读于英国伦敦政经学院。学成归国之后,他被分配到中国外交部翻译室担任英语翻译 。关于那次中国之行,李洁明曾在1996年接受报界访谈时回忆说,杨洁篪非常友好,在为期16天的行程中,他和所有人都很投缘,每个人都很喜欢他。由于杨洁篪肖虎,而且“篪”字常被人误读为“虎”,因此,老布什一行人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他“Tiger Yang”。从此之后,这位“Tiger Yang ”便与布什家族以及中美关系结下了难解之缘。

对美政策重要实践者

在80年代和90年代,杨洁篪曾两度被派往驻美大使馆工作。在这段时间里,他先后担任大使的秘书兼翻译、参赞、外交部美大司副司长兼美国处处长、驻美公使(仅次于大使)。1995年,他被调回北京,升任部长助理。1998年,主管北美事务的副外长李肇星出使华盛顿之后,杨洁篪随即接任他的职务,从而成为第一位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出生的副外长。

在错综复杂和波澜起伏的中美关系中,杨洁篪和布什家族的特殊关系曾发挥过一定程度的作用。尽管人们不应该高估这种作用,但在特殊和敏感时期里,这种关系却是中美之间难得的沟通渠道。

现在已经广为人知的是,1989年年底,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斯考克罗夫特曾就“六四事件”秘密访华,在老布什的亲自指示下,与杨洁篪关系非常密切的昂特迈耶也同时前往。昂特迈耶要求杨洁篪向中国领导人传递这样的信息:尽管两国关系出现紧张,但布什本人仍然希望继续维持双边关系。

1992年,老布什在任期届满之前准备向台湾出售一批F-16战斗机,中国得知后指示杨洁篪面晤布什进行交涉。虽然他没有说服布什取消这个决定,但关于这一事件的其他版本更具传奇色彩。有人在美国报纸上撰文说,在宣布售台武器计划之前,布什主动邀请杨洁篪到白宫喝酒,并把军售计划告诉了他,让他向北京汇报。尽管无从查考具体细节的准确性,但杨洁篪与老布什之间的特殊关系由此可见一斑。

杨洁篪出使美国,首要原因当然是因为他具备杰出的外交才干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本身就是美国问题专家,是北京对美政策的具体筹划者和执行者之一。但是,同样不能否认的是,布什入主白宫以及杨洁篪与布什家族的特殊关系,使得他的任命更加显得顺理成章。虽然国家之间的关系不等于人际关系,但两者之间仍然有共通之处。所谓事在人为,说到底,政府间的交往毕竟还是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委任杨洁篪与布什政府直接打交道,显然是个最佳的选择。
在驻美使节中独一无二

然而,在如此错综复杂的双边关系中,个人之间的友谊又能起到多大作用呢?

自从中美两国在20多年前建交以来,美国的对华政策一直缺乏稳定性,有时候显得缺乏连续性和一致性。美国是一个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多元化的社会,华盛顿对北京的政策必然会受制于内部的各种压力。布什在上台之后曾经多次表示,华盛顿要保持对华政策的连续性和一致性,但要在具体实施时真正做到这一点,那又谈何容易。

北京方面最清楚的是,杨洁篪出使华盛顿将无法改变美国的对华战略,但是,在容易偏轨和经常发生误解的两国关系中,他和布什家族的特殊关系是一个稳定因素。事实上,这种个人关系的最大价值,只能在暗流汹涌的非常时刻才能完全体现出来。当双方发生激烈的政治摩擦和利益冲突的时候,当双方出现错误判断并有可能根据这种判断作出决策的时候,杨洁篪也许能够及时和有效地发挥最佳传话人的角色。

在抵达华盛顿之后,杨洁篪立即拜会了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并向他递交了国书副本。根据初步安排,杨洁篪将在本星期内前往白宫,向布什总统递交国书正本。然后在下星期,他将正式以大使的身份陪同副总理钱其琛访问美国。

钱其琛定于本月18日抵达华盛顿,正好是杨洁篪上任一个月。在过去几个星期的时间里,中美之间已经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而首当其冲的是美国有意向台湾出售“宙斯盾”导弹驱逐舰。钱其琛此次亲自出马,显然与此有关。而对杨洁篪来说,美台军售案只是他面对的第一个严峻挑战,因为一切都才刚刚开始。

(转自<<联合早报>>)


    相关文章
    

  • 台战机曾遭大陆导弹锁定 海空对峙三小时 (3/11/2001)    
  • 中美海底光缆修复约需两周 (3/11/2001)    
  • 中美海缆断裂地点在上海附近 修复需时两周 (3/10/2001)    
  • 谁制造了中美海缆事件? (3/10/2001)    
  • 中美海底光缆昨夜再次发生阻断 (3/10/2001)    
  • 晚唐天王浮雕国宝送返祖国 (3/10/2001)    
  • 中美海缆电路已恢复正常 (3/10/2001)    
  • 钱其琛亲自出马阻美对台军售恐难如愿 (3/9/2001)    
  • 布什未定调 中美现危机 (3/9/2001)    
  • 金大中美国行验证了韩美双方对北韩政策的差距 (3/9/2001)    
  • 中美海缆再度断线 (3/9/2001)    
  • 中美海缆又断线网路通讯受影响 (3/9/2001)    
  • 钱其琛表示中美关系不会大变 (3/8/2001)    
  • 法国费加罗报:《北京有迹象重整军备》 (3/8/2001)    
  • 中国军队问题骇人听闻 (3/8/2001)    
  • 【纪元特稿】 林保华:中共硬软兼施分化美国侨社 (3/7/2001)    
  • 唐家璇:美国是妨碍和平统一的“重要外来因素” (3/6/2001)    
  • 中美专家联合攻克大熊猫“不育不孕”难题 (3/6/2001)    
  • 中美交锋藏玄机? (3/6/2001)    
  • 好莱坞大片《庭院里的女人》是首部由中国人担任独立制片人的好莱坞主流电影 (3/6/2001)
  • 相关新闻
    好莱坞大片《庭院里的女人》是首部由中国人担任独立制片人的好莱坞主流电影
    中美专家联合攻克大熊猫“不育不孕”难题
    唐家璇:美国是妨碍和平统一的“重要外来因素”
    【纪元特稿】  林保华:中共硬软兼施分化美国侨社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