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遇到兵,詹宏志吃了黎智英闷亏《明日报》何去何从?

李盈颖

人气 39
标签:

“公司倒闭”、“结束营业”、“跳楼大拍卖”这几个在不景气的冬天街头上处处可见的大字报,只不过发生在网路第一份原生报纸《明日报》身上,竟把台湾媒体工作者搞得天翻地覆。从倒闭前一天晚上八、九点开始,先是网路上流传着“关站”、“裁掉一半员工”的小道消息,接着再传买主应是香港壹传媒、□腥新闻《苹果日报》老板黎智英。事关重大,五、六家电视台架起SNG现场转播,而且一播就播到三更半夜。

香港被称作“肥佬黎”的黎智英去年就不断放出讯息,将到台湾办刊物,当时他即在媒体上表示,最欣赏的台湾同业就是“PCHomeOnline网路家庭集团”董事长詹宏志,甚至连壹传媒选的办公大楼就在PCHome对面,也被媒体拿来说是“冲着詹宏志而来”;在台湾这头,詹宏志在去年十一月带多位干部赴港参观壹传媒,回来后,所有人都非常关心到底谈成了什么合作,詹宏志称赞黎智英有独特的思维和见解,欣赏壹传媒管理经验和快速处理讯息的能力,但他也指出双方专长和兴趣有落差,对合作一事还未有定论。

商场诡谲多变,今年一月十六日晚上十一点,中天新闻出现跑马灯报导“香港《苹果日报》将购买网路家庭50%股权”,当晚,许多文字记者即接到电视台记者电话,大部分的人不知道《苹果日报》是壹传媒旗下的一份报纸,也弄不清楚《明日报》是网路家庭的转投资公司,但所有人都知道,两媒体背后的老板,一是黎智英,一是詹宏志。

第二天,网路家庭发函“郑重否认”,詹宏志更指出媒体错误报导;黎智英在港的发言人也透过《苹果日报》说,黎智英来台湾发展是集团投资,与PCHome没达成协议,而且PCHome只是众多洽谈对象之一。深谙媒体影响力,双方都做了最快的回应。岂料当晚余波荡漾,网路上人人奔相走告“《时代》杂志访问黎智英,黎亲口证实与台湾PCHome合组联营公司,合资港币三亿五千万元(约新台币十四亿元),黎智英占股七成,并做副主席一职。

《时代》杂志一星期出刊一次,时间就这么刚好,在一阵混乱的传闻下,由这本颇有分量的刊物替黎智英背书,于是,球回到詹宏志手上,只不过,此时的詹宏志心思全在《明日报》身上,为了处理资金用罄的问题,只简单回应市场“我们一直都没有放弃谈合作的事情,一切还都没有定案,不排除任何机会。”

双方过招一来一往,看在市场人士眼里,却有不同解读。创投业者说,聪明人都想和聪明人过招,遇上很会搞“市场混乱”的黎智英,透过电视放话来干扰詹宏志,而詹虽然是个有创意的人,但只要一讲到谈判和财务,就搞不过黎,他认为詹吃了闷亏。

新浪网高层认为,这些动作都可能是黎在对詹“逼供”,因为黎智英一直很想投资詹宏志的事业,又知道詹宏志已经没钱了。但是詹宏志很清楚,黎智英是反中共,加上《苹果日报》经营的强烈风格,如果黎智英投资网路家,将来对于网路家庭进军大陆市场就会有非常大的问题,所以詹到最后都没有点头。

郎有情,妹无意。双方没谈成任何合作,网路家庭占股19%的《明日报》却在此时面临财务困难,詹宏志不得不将公司转型,遣散员工。这起增资失败事件,在于找不到有相同看法的人或资金,继续支持这个模式,“因为实在是拿不到钱,说老实说话,再做下去,连替员工遣散的尊严都没有,再延宕只会把仅有的钱花光,那会是一个悲剧。”一名股东如此说。

也有《明日报》的员工说,可能是因为股东之一的《新新闻》和吕副总统的官司,让想投资的财团有所顾忌,到最后关头甚至退缩,导致增资失败。建邦创投副总经理苏拾忠说,在《明日报》第二次增资时,只有建邦创投和许胜雄认购,最近一次的增资,台湾大哥大付了一些预付股款,但多数资金没有到位。

然而,所有人的疑问是,面临财务困难仍可维持发报机制,加上新的收费尝试,公司缩减人力即可,如此,募资成功的机会就会相对变大。詹宏志为何要全部资遣、网站也要关闭?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创投说,有一说法是,詹宏志要将公司转型成做一个“内容”的公司,而“做内容”和“办报”是不同的人,所以他才要把办报的这群人资遣掉;另一位股东则说,从积极面来看,《明日报》这个品牌仍然很有价值,就算从消极面来看,两害相权取其轻,“重整”对公司的未来发展也许反而有帮助。詹宏志在业界走闯多年,其实甚少有人知道他的每一步棋究竟在玩什么把戏,从他在去年十月接受本刊专访时,谈及《明日报》的理想就可理解。连与他关系最密切的这几位创投、股东,都只能“概括地”描述《明日报》的明日。

詹需要说服别人收烂摊子

现在詹宏志会面临的大问题是,如果公司要再募资1.4亿元支付资遣费,投资人会宁愿投资新公司,也不肯接烂摊子,除非詹宏志能说服大家。但是,一位不肯具名的股东说,詹宏志在出事前完全没有知会股东,他只不过比媒体早一个小时知道,这件事发生后,以后要再投资这个团队就会“再深思”。

生不逢时的《明日报》虽然结束了,离开的员工却说:“再号召还是会回去的!”一份实验性质的网路原生报纸,改变许多人的阅读习惯、改变记者不可被挑战的铁律,甚至有一万五千个自发性的个人新闻台,愿意联署每个月以付费方式保有原来站台,平民媒体竟可凝聚成这股力量。

詹宏志说,“会回头去思考付费资讯的经营模式,等思考出来的话,未来就算去街上求他们(资遣员工)回来,也是应该的。”等到那天,再出发的《明日报》也许没有生不逢时的遗憾,而是另个真正成功赚钱的网路事业。(转自数位周刊)


    相关文章
    

  • 黎智英兵临城下,媒体界山雨欲来?香港最具杀伤力的媒体大亨 (3/2/2001)    
  • 《南方周末》被神秘收购 报社决定大量加印 (2/25/2001)    
  • 壹传媒否认接收明日报员工 (2/23/2001)    
  • 宏电再裁员4百人 (2/23/2001)    
  • [明日报]接力棒[壹传媒]: 要做符合台湾市场口味的杂志 (2/22/2001)    
  • 联合线上:虚实合一 财务风险较低 (2/22/2001)    
  • 收购明日报?香港壹传媒郑重否认 (2/22/2001)    
  • 昨日的报纸 明日的网路 (2/21/2001)    
  • 台湾《明日报》倒闭的启思 (2/21/2001)    
  • 香港网路媒体渐回传统媒体经营模式 (2/21/2001)    
  • 苹果日报报导:收购明日报应属实 (2/21/2001)    
  • 明日报停刊专家:综合性电子报没生存条件 (2/21/2001)    
  • 台湾首家网路报[明日报]今正式宣布结束网站营运 (2/21/2001)    
  • 明日报员工:来得太快了 (2/21/2001)    
  • 明日报小档案 (2/21/2001)    
  • 台湾第一家网上报纸今停刊 (2/21/2001)    
  • [明日报]高层紧急会议: [明日报]明日将继续出报 (2/20/2001)    
  • “明日报”走成为历史 接力棒是香港壹传媒 (2/20/2001)    
  • 入不敷出 <<明日报>>今日停刊 (2/20/2001)
  • 相关新闻
    入不敷出 <<明日报>>今日停刊
    “明日报”走成为历史  接力棒是香港壹传媒
    [明日报]高层紧急会议: [明日报]明日将继续出报
    明日报小档案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