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衰退将给中国带来巨大挑战

标签:

【大纪元3月26日讯】对于全球性经济衰退是否已经到来,尽管目前还存有许多争论,但是,美国摩根士丹利添惠董事总经理兼全球首席经济师斯蒂芬‧罗奇昨天清楚地告诉人们,美国经济经历过迅速的上涨后,已经到了一个发展放缓的时期,而在中间的过渡期,即使还未进入真正的衰退期,人们也会感受到衰退。

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斯蒂芬‧罗奇作了题为“全球化第一步衰退及对中国的影响”的午餐讲演。

讲演分“美国经济衰退的原因”、“造成衰退的动因”、“衰退在全球的传播”、“政府采取的相应对策”和“对中国的影响”五部分。

斯蒂芬‧罗奇说,这次全球性经济衰退的原因来自美国,是美国经济中的几个负面因素在起作用。最早是在一年半以前,起始于美联储的货币紧缩政策,直到最近纳斯达克股市的崩溃。如果深入思考这一问题,还有一个哲学因素。美国股市连续五年的泡沫,在美国历史上,是80年来从未出现的。泡沫持续时间之长、之大,足以对实体经济造成深刻的影响。有三个事实可以证明:首先,美国人不再储蓄,出现了负储蓄率,是1933年来的首次;其次,由于过去几年对IT行业的过度投资和美妙的预期,美国公司大量购进IT股票,纳斯达克股市泡沫过度;第三,经常项目出现赤字,这是前两个问题的副产品,虽然人们不再储蓄,但还是要进行大规模投资,尽管美国政府财政出现盈余,但作为投资的担保,它仍不足以支持大规模的投资需求,从而造成了经常性项目的赤字。

“人们总是会有好运气和坏运气,就像人们在兴高采烈地谈论著美国经济的伟大时,有时也会遇到意外事故。”罗奇说。

谈到经济下滑的动因,斯蒂芬‧罗奇指出,这种负动力的力量非常大。2000年上半年,美国经济增长率达到了6.1%,可是下半年,其GDP增长率却下降到了1.6%。从目前的经济表现看,50%的可能性是,美国经济到今年中段就会进入潜在的衰退。另外,在2000年第三季IT业的增长率是23%,而现在已迅速放缓,预计到今年第三季,IT行业的增长率是0%。过去的四五年,IT行业的增长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有25%——35%,这取决于采用哪种计算方法,可以说,它是美国经济发展中处于领导地位的行业。然而,现在的IT行业却失去了发展的驱动力。因为以前在IT行业投资太多,并且IT行业的投资者也以为IT业可以毫无限制地发展,而现在他们已经意识到了不能再这样做。

斯蒂芬‧罗奇说,“从经济学家的角度,我看到了一个使经济放缓的负的加速力。美国经济经历了迅速的上涨,已经到了一个经济发展放缓的时期。即使还未进入真正的衰退期,人们也会感觉到衰退。同时,还有经济周期的力量在起作用。美国公司出现了收益衰退的现象,他们过去发展却非常快。在高速发展期,他们的赢利很高,制定成本结构时并不特别小心。现在当他们的收入减少,便开始采取各种降低成本的措施,当然,这主要来源于美国‘给股东创造价值’的传统文化。各公司为保证自己的利润率,开始了许多降低成本的方法,包括资金减少,也包括试图减少劳动力。为减少资本性开支,公司开始削减经理层和白领职员,而在过去的四五年中,许多美国公司雇佣了太多的经理层和白领职员。另外,这种周期性力量,还有股市泡沫的破裂。同时,过去几年,美国住房业达到了四万亿美元的财富。人们购买住房时,并未意识到储蓄的必要性。结果,周期性的动因与结构的问题结合,再与各种加速力相融合,使风险表现为经济的放缓。相信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们都会看到这种放缓的经济。对于经济是否出现了衰退,现在大家还在辩论,但我认为,今后几年的美国经济将呈现U形,而不是像日本经济那样呈现L形。”

斯蒂芬‧罗奇分析说,有三个机制把美国经济的衰退传播到了全球各地。

首先,世界上不再有一个新的经济发动机可以替代美国,美国GDP的发展速度占世界GDP发展的30%左右,如果加上与之贸易相连的经济成分,这一数字将达到40%左右。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像美国那样做到这一点,欧洲正在慢慢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先者,但其发展速度只相当于过去5年美国发展速度的一半。所有这些,都会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挑战,因为现在的世界经济发展速度只有2%-3%,而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全球经济增长达到4%以上,因此,从外部发展环境角度看,中国将面临一个窟窿。

第二个因素是供应链的全球化。随着IT行业发展周期进入低潮,日本和一些亚洲国家经济相应受到打击;如果,制造业处于周期的低潮时,可能会使北美或其它某些地方的经济受到打击;如果贸易处在周期低潮,同贸易紧密相关的国家,包括一些欧洲国家和日本就会受到打击。

第三个因素是日元疲软,美元走强,这会对中国经济造成进一步的压力。因为中国是除日本以外唯一一个固定汇率的亚洲国家。

关于面对经济衰退的政府反应,斯蒂芬‧罗奇表示,现在,世界三大央行都已做好准备,以应付世界经济的新情况。美联储已经做出一些反应。日本央行还没有做什么,可能也没有什么可做,也许他们会采取行动。欧洲的中央银行已经箭在弦上,只看何时发出。

在谈到经济衰退对中国有何影响时,斯蒂芬‧罗奇提醒大家深入思考以下问题:“首先,中国经济非常依赖外部环境,因为中国的出口占GDP的23%,自1981年以来,中国的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占GDP的50%以上。但乐观的是,中国还有一些自主发展因素,如,外国直接投资依然强壮,而且在加入WTO后,中国的外贸及其它方面会加速发展,同时,在不包括日本的亚洲地区,中国与其它国家相比,因美国IT行业衰退所受的影响会稍微小一些。坏消息是世界贸易在总体下滑,并且下降的幅度很大,世界贸易增长可能会达到有史以来的最低点,目前,中国非常依赖于美国的消费者,但美国消费者却因泡沫经济的破灭减少了消费。另外,中国受到的另一个外来压力,来源于日元持续疲软。可以说,中国面临的整个外部环境是非常困难的,比1997、1998年更困难。”

最后,斯蒂芬‧罗奇强调说,全球经济的确进入了一个极为艰难的时期,同时,还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这是全球化之后的第一次衰退,也是信息时代的第一次衰退,还是美国经济在经历泡沫经济高速增长后的第一次衰退。“最近三年,我对中国经济一直持乐观态度,现在还是如此,但我还要提醒大家,中国现在面临的挑战是非常巨大的,因此,必须保持一种非常开放的姿态,采取一些非常灵活的手段,今后几年,中国将一直会面临非常困难的外部环境。”


    相关文章
    

  • 台湾第一季经济成长率约3% (3/25/2001)    
  • 朱噷基会见法国前总理 谈今年大陆经济前景 (3/24/2001)    
  • 亚洲开发银行警告东亚经济增长大幅度下降 (3/19/2001)    
  • 美日高峰会 预料经济将为主要议题 (3/18/2001)    
  • 美国人开始束紧腰带 (3/18/2001)    
  • 经济前景不佳 多数美国人准备节省开销 (3/18/2001)    
  • 民调显示71%受访者认为美国将步入经济衰退 (3/18/2001)    
  • 经济衰退期已开始 四分之三美国人认同 (3/18/2001)    
  • 刺激景气猛挥霍 大陆经济含隐忧 (3/16/2001)    
  • 格林斯潘行情跌  不干预口号回朝 (3/11/2001)    
  • 加国不会随美国步入经济衰退 (3/6/2001)    
  • 日本可能正堕入新经济衰退 (3/2/2001)    
  • 葛林斯潘微言警讯 油价应声下滑 (3/1/2001)    
  • 美国元月消费者价格指数骤升0.6% 通胀隐忧加剧 (2/21/2001)    
  • 自由党田北俊吁港府节俭开支 (2/19/2001)    
  • G7财长发表声明 (2/19/2001)    
  • 《经济学家》:日本开始同中国过不去 (2/15/2001)    
  • 美国联准会可能再降息 (2/14/2001)    
  • 日本GDP预测显负值 经济衰退阴影再现 (2/8/2001)    
  • 美国经济衰退波及加拿大 (2/7/2001)
  • 相关新闻
    美国经济衰退波及加拿大
    日本GDP预测显负值 经济衰退阴影再现
    美国联准会可能再降息
    《经济学家》:日本开始同中国过不去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