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来之物“肉灵芝”

人气 220
标签: ,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5月14日讯】1992年8月22日,中国陕西周至县农民杜战盟到渭河边打捞山洪卷下的浮柴时,意外地捞上来一块黑乎乎的“肉团”,三伏天暴晒在太阳下不腐不臭,切下来呈纯白色,无血液流出,泡在井水里能够自生自长,油炸后食用比牛羊肉还香。且杜家人吃了几天“肉团”后,个个神清气爽,身上有劲。显然是个怪物。

中国西北大学闻讯后,派生物系教师赶至现场。经测量,肉团长75公分,宽50公分,周长110公分,通体褐色,内部肌体颜色纯白,有明显分层,手感柔软。养在自来水中,每天竟以3%的速度增长。这是什么东西?科学家经研究后定名为:“特大型粘菌复合体”。而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此物被称为“肉灵芝”。

当年9月,肉灵芝曾在西安展出,观者如潮,有6万多人亲眼目睹,国内外100多家媒体争相报道。奇怪的是,展览结束后,肉灵芝便神秘地消失了,8年未得音讯。直到去年在西安举办的东西部贸易洽谈会上,肉灵芝才再次露面,并立刻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

30万元买断

据8年间一直不间断跟踪研究肉灵芝的王海鹰先生向记者介绍,杜战盟发现“神秘肉团”后,村民和慕名而来的参观者纷纷抢割其肉,一饱口福,若不及时保护,很快就可能被毁掉。就在此时,认定“肉团”为珍宝的西安市民樊新年,果断出资30万元,从杜战盟手中将肉灵芝买断。

在大观园的新闻发布会上,记者见到了年近50关中口音浓重的樊新年。据了解,樊新年是靠做服装生意积累了一些钱,花30万元购入肉灵芝后,他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了研究和观察上,生意也无心做了,但是颇多收获。不过他认为,自己的研究结论与科学家们的鉴定不大一样,但肯定这肉灵芝是个宝,其内涵的道理相当深奥,靠自己一个没啥文化的人显然还难以说清楚。

肉灵芝公开展出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岚清、原国家科委主任宋健、来访的日本明仁天皇等各界要人曾亲临参观。也许是影响太大了,据说中国西安的“有关部门”曾派人找到樊新年,动员他将此物献给“国家”,倾家荡产购下肉灵芝的樊新年坚决不同意。经请教律师后得知,他对肉灵芝的所有权是合法的,樊新年悬起的心落了地。这期间有不少人找上门来表示愿意购买此物,出价高达数百万元,确实十分吊胃口。樊新年左思右想,但如此众多的人前来捧场,更坚定了他对肉灵芝是个宝的认识。为了确实搞清楚此物的真实价值,樊新年决定,避开外界干扰,隐居至秦岭山下的一个村庄里,将肉灵芝用井水养护起来。从此闭门谢客,但却不断接待来访的专家教授,“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科学揭秘

据记者现场目击,经过8年的清水养护,当年打捞上来重约23.5公斤的“肉团”,如今体重已超过80公斤,周长达200公分。用王海鹰的话说,该“肉团”目前依然长势良好。在陕西养护期间,不断有人讨要浸泡的水喝,据说可治疗胃炎,可美容,可安眠等等。

原中国科委主任宋健在考察参观了肉灵芝后,对其研究工作作了三点批示,一要进一步做活体培养;二要组织各方面专家联合攻关,进一步深入研究;三要加强对这一生物体的保护。

在中国陕西省及西安市科委的组织下,由西北大学生物系组织了生化、生理、动物、植物、细胞、微生物、真菌、医药等方面的13位专家教授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报告认为,此生物体是在秦岭山中生长、因山洪暴发冲入渭河,有幸被人发现捞起。秦岭山脉是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是珍稀动植物的天然宝库,也是一个未被人类开发的原始森林,该稀有物种才得以在此生长保留下来。专家们在“不明生物体”的实验研究报告中将其命名为“特大型罕见粘菌复合体。”它既有原生动物的特点,也有真菌的特点,是活的生物体,世界罕见。该物体也是我国首次发现的珍稀生物。研究证实,该“粘菌复合体”是以细菌、酵母菌、霉菌孢子等微小生物为食,以纤维素、几丁质、甲壳质等为营养,肌体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核酸,以及假丝酵母和白地霉。 在实验报告提交公布后,西安市科委组织了由生物医药学家房益兰教授、詹谷宇研究员等18人组成的专家组进行论证后认为,大型粘菌复合体是世界上首次发现的珍稀生物,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目前,粘菌研究在国际上还是空白,也是世界生物学领域面临的一项重大攻关课题。同时,粘菌又是遗传学、生物化学、细胞学、生物制药等诸多领域科学研究的理想工具。

原西北大学生物系主任、生物学家李广民教授认为,该“粘菌复合体”是介于原生物和真菌及植物之间可以蠕行的一种很古老的原质生物体,它既有原生物的特点,也有真菌及植物的特点。显微观察可见具有两根鞭毛结构的游动细胞,并可看到游动细胞鞭毛的一端无选择性地摄取食物颗粒。但它的生殖结构在子实体上产生的孢子具有明显的纤维细胞壁,这一点和植物相同。它在生物进化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国内外生物学家研究证实,动植物有着共同的祖先,它们是由原始的鞭毛单细胞生物进化而来。原始鞭毛单细胞生活在水中,能够游动,可进行异养生活,因体内含有光合色素又能进行自养生活。在进化过程中按两个方向发展:自养功能的加强和运动功能的退化进化到单细胞绿藻并由之发展成植物界;运动功能和异养功能的加强自养功能的退化进化到单细胞原生动物并由之发展到动物界。

中国科学家在研究该粘菌复合体时发现,它的细胞结构和原始鞭毛细胞的结构非常相似,不同的是这种细胞不含光合色素。按《生命起源及进化谱系图》分析,它的位置应在菌(藻)类植物和原生动物之间,它既有营养体又有子实体。可惜的是该生物进化到此种程度后,因受外界光的限制停止了进化,因此生物学家称它为“盲支”。但无论怎样讲,“肉灵芝”和大熊猫一样都是大自然遗漏的古生物活化石,它产生的年代可以上溯到地质年代的白垩纪。该“粘菌复合体”是地球上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古生物活体标本。正如美国科学家研究证实的结果一样,“它是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祖先”。

8年来一直持续该项研究工作的西北大学生物研究室主任扬兴中博士认为,此粘菌复合体从发现到现在的8年多时间里,在没有任何营养液培养的情况下,在水中能够存活下来而且从发现时的23.5公斤长到现在的80多公斤,这本身就是生物史上的一大奇迹。同时也证明了它的生命力是非常顽强的。经研究测试:该“粘菌复合体”富含蛋白质和核酸以及酵母菌和白地霉,科学证实这些都是对人体十分有益的,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珍贵资源。从该“粘菌复合体”的生物学特性和生化含量上分析,它极有可能就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所记载的“肉灵芝”,也可称它为“生物和氏壁”,开发利用价值极大,应对它的一些未知价值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等待开发

据王海鹰介绍,肉灵芝液体中的核酸具有调节增强肌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能提高神经细胞、心肌细胞的应激能力,对提高免疫细胞因子的产生有着十分显着的功效。肉灵芝液体中的蛋白质是一种十分罕见的对人体有益且含多种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的天然蛋白质。肉灵芝液体中还含有酵母菌和霉菌,酵母菌为假丝酵母和白地霉,也是对人体胃肠及消化道十分有益的菌类。

蛋白质和核酸在未来生物医药学发展中非常重要,因为它们是生长、发育、消化、呼吸、遗传、免疫等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核酸是继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之后的最新的营养素,是预防疾病、维护健康的本源营养物质。核酸能够增强人体免疫细胞因子的产生,维护基因健康,延缓衰老,抵制各种有害病菌的生成。地球上所有生物都要靠核酸来延续生命,没有核酸就没有生命。现代科学家把它称之为“生命之源”和“生命之本”。自1868年瑞士科学家米歇尔第一次在人体细胞里发现了核酸。130多年来,世界上已有38位科学家因核酸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荣获诺贝尔奖。

在前不久召开的第18届国际遗传大传上,来自全世界的3000名科学家对人类生老病死做出了最新的科学结论:“除了烫伤,人的一切病症都与基因受损有关。”“千病万病都是基因病”,“基因受损——细胞变异——疾病产生。”基因健康是保证人体健康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保证基因健康呢?这就需要核酸了,因为基因是核酸的集合体,核酸既是基因的原材料,又是基因的营养源,就像人每天都要吃饭一样,核酸就是基因的饭。核酸是体内自我合成的,但人过了20岁以后,体内合成核酸能力逐年下降,世界卫生组织发出呼吁:成年人每人每天要补充外源核酸1—1.5克。于是现代医学得出这样一个公式:核酸充足——基因健康——细胞活跃——人体健康。

严格说来,目前人们对秦岭“神秘肉团”的研究还是相当初步的。有人认为,它就是《山海经》中记载的“视肉”、“聚肉”、“太岁”、“封”,乃远古帝王的养生佳肴。史料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派徐福往东方寻找长生不老的仙药,所谓仙药就是肉灵芝。但这些文字都不大严格,惟有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对肉灵芝的描述与实物最为接近。流落民间的秦岭肉灵芝蒙上了太多的神秘色彩,它究竟有什么价值?有多大价值?谁也不好下结论。樊新民告诉记者,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和有关研究单位或企业合作,开发利用这一宝贵资源,使它尽快造福于人类。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相关新闻
秦始皇当年苦苦寻找的“肉灵芝”在北京展出
NASA拍到螺旋星系的明亮条状结构
神秘行星在太空出双入对 颠覆人类认识
蘑菇不仅是超级食品 研究发现还有一大好处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