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夹攻 大陆传媒战一触即发

人气 2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5月26日讯】据中国时报北京专题报导,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脚步愈来愈近,中国无疑将逐步开放传媒业。此间媒体称,西方外资对中国传媒市场虎视眈眈,中国传媒业正处于山雨欲来风满楼态势。北京报业人士则表示,大陆报刊正进行市场争夺战,新办报纸不仅挑战市场还冲击报导尺度,有的被当局勒令停止出版,有的却正大肆招兵买马要冲锋陷阵。

北京报业人士表示,自从去年中共国务院整顿部委机关报刊以来,由于国家不再采行补贴政策,不能自谋生路的报刊就此消失。加上目前中共中央仍严格审批中央直属机关及国务院部委机关办报、办刊物。一些大陆企业瞄准报业市场,西方传媒则看好杂志、电视和网路。

就杂志而言,目前大陆以各种名义和外资合办的专业性杂志至少有二十几种。虽然官方多次规定和外方合办杂志不能原封不动照搬到大陆,但只要不涉敏感政治性议题,管理部门不致太严苛。一般读者看封面就可辨识出“中文版”,通常原版英文刊名仍列在封面上。

据大陆报纸透露,西方传媒还投资中国报业。早在一九八三年,中外合资的报纸“计算机世界”以一百万美元投入,经过二十年发展成为中国最赚钱报纸,每年赚三、四亿元人民币。看好中国大陆市场,传播业钜子梅铎九五年投下二百五十万美元,和人民日报合办中文“中国信息网”,合作期限二十年,以合作战术换取更长程战略发展。

在电视方面,MTV和中国已进行合作,合作节目售给大陆三十八家有线电视台,收视户共五千四百万户。迪士尼则和中国“海虹集团”经过十五个月的洽谈,进入实质性合作阶段。另外,时代华纳旗下美国有线新闻网(CNN)亚太地区总裁比尔表示,CNN在香港设立新闻中心表明对中国未来市场的重视。

为了迎击外国传媒兵团,据报载,中央电视台准备近期合并,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合组广电集团。预计七月宣布。

在外资虎视眈眈之际,大陆报业早已燃起战火。首先,由于各部委机关报遭整顿,要办报,不缺人才。以北京来说,街头出现不少新报刊,有以娱乐为主的“信报”(BEIJING STARDAILY)。“中国青年报”成立“青年时讯”,为丰富内容招引台湾人才参与推出“京萃周刊”。此外,目前,一份名为“京华时报”的新报正大打广告、招兵买马。

据有意投靠该报的一名记者表示,该报是由“青鸟集团”投资五千万到七千万元人民币。原来准备向人民日报海外版借将,但目前骨干已定,社长吴海鸣为外经贸部所属“中国引进报”一把手,执行副总编辑为“南方都市报”副总朱德富(总编辑未定)。

现任某官报记者说,不少同事欲辞去现职投效该报,按该报待遇大学刚毕业记者起薪就一千五百元人民币,有经验的编采人员月薪四、五千元不成问题。据说,为了加强编采人员凝聚力及战斗力,新进人员在北京近郊南口接受了一星期军训,准备在市场冲锋陷阵。

“南方都市报”在大陆报界向来以敢言著称,该报好手进军北京定将冲击北京市场,首当其冲的将是市售第一大报“北京青年报”。而为了扩大市场,大本营在广州的“南方都市报”向深圳进军。本月中旬,遭到深圳报纸封杀,当地报刊发行局下令近千个报亭不得贩售,理由是报导失实。其实该报威胁当地广告市场才是要害。

在四川成都也爆发报业战争。据报导,由当地“托普集团”投资的二千万元的“商务早报”及“蜀报”在本月十日遭停刊。北京“证券时报”指出,这两家报纸停刊不是经济原因和办报实力问题,主要是新闻操作上尺度把握问题,遭到主管部门警告。

众所周知,大陆新报纸讨好读者的不二法门就是要“大胆”,胆子够大,市场就打开,但要是背景不够硬,又不知道“打擦边球”,终究关门大吉。这或许是外资总是和中国官方大单位合作的原因,而且多数只办杂志,少碰处处受控制的综合性报纸。

不过,另一项因素却正威胁着北京各报刊的生命。北京报刊的流通渠道之一就是街头各报摊。因为邮局代送的报刊要收发行费,一些报刊形容其“吸血”,不愿由邮局代发行,这些非邮发的报刊就靠各报摊,如今却传出邮局将收编各报摊成立新报亭,这使得一些报刊面临发行成本提高问题,可能严重打击原本效益不好的报刊。(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大陆媒体加速合并举动﹐迎接入世 (5/17/2001)    
  • 因应加入WTO 大陆传媒积极整合 (5/16/2001)    
  • 50年后沙埋京城 中国首都全城吞没 (5/8/2001)    
  • 张艺谋沦为票房毒药 (4/25/2001)    
  • 大陆传媒报道日本发放李登辉签证内幕 (4/23/2001)    
  • 大陆传媒:台湾若购神盾 决战境外跨一大步 (3/24/2001)    
  • 中国新闻管制已失控 (3/16/2001)    
  • 人大会议吁立法保障记者 (3/10/2001)    
  • 人大会议吁立法保障记者揭“丑”的权益 (3/9/2001)    
  • 梅铎借江绵恒之力 进军大陆传媒市场 (3/2/2001)    
  • 手机单向收费原是单相思 (11/24/2000)    
  • 冷目:茅盾奖矛盾重重的背后 (11/14/2000)
  • 相关新闻
    梅铎借江绵恒之力 进军大陆传媒市场
    人大会议吁立法保障记者揭“丑”的权益
    人大会议吁立法保障记者
    中国新闻管制已失控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