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贝马斯上海行花絮报道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5月9日讯】 哈贝马斯上海行已经结束,在这期间,沙龙的上海热心网友们纷纷出动,为我们带来了关于哈贝马斯上海行各个部分的详实的花絮报道,特整理于此,供大家集中性了解。(边缘人)

  花絮报道之一:哈贝马斯复旦演讲爆棚,白领驾驰宝马前来捧场(大猫)
  
今天早上,复旦相辉堂几乎爆棚,上千人礼堂早早占满,晚到的只能被拦在外面。据说,前来一睹大师风采的,还有开着宾士宝马进复旦校园的高级白领,他们在礼堂里西装革履,领带笔挺,煞为抢眼。有分析人士指出,相信哈氏此次来沪之后,海上白领人手一册必备的,将不再是《文化苦旅》,而是〈交往行为理论〉。

复旦高层对大师来访,高度重视,校长大人自始自终,在台上正襟危坐。美中不足的是,担任翻译的那位教授时有卡壳,支支吾吾,大杀风景。据说,提问水准也一般般啦,马哲味道甚浓。

花絮报道之二:到底是大师–哈贝马斯上海座谈会小记 (思想者)

哈贝马斯下午4点多到的上海,晚上7点钟,准时出现在座落上海书城的世纪出版集团13楼会议室。这是个小规模的内部座谈,正式参加的上海学者不过7-8个,多是复旦哲学系的才俊,包括张汝伦、张庆熊教授。他满头银发,看上去比我想象得要年轻,虽然在北京轮番出场,但精神依然。我坐在他的对面,终于感到与大师的距离其实并不那麽遥远。

座谈的主题是话语民主与民族认同,大师上来一口气讲了近一个小时。听老外演讲,也不下几十次了,但大师毕竟是大师,有着德国学者的逻及严谨,表达极为准确、干净,一如读他的文章。虽然面对的只是几个人,他依然很有激情,很投入,时而用各种手势强调自己的看法,时而停顿一下,仿佛在心里寻找一个更好的表达。因为坐在他对面,经常有机会与他的眼神交叉,我发现大师目光如炬,但并不严厉,透出一种他所提倡的包容和亲切。

随便说一下,曹卫东的翻译很漂亮,很专业,他私下对我说,这几天,陪着哈贝马斯,累死了。但大师的精神状态好像比他年轻的翻译更好。

提问开始了,包括我在内,总共向他发出了12个问题。专业性都很强,哈贝马斯笑笑说:看来你们都深思熟虑啊!他很认真地一一作答,一个个尖锐的问题,落在他无所不包的体系中,化为一屡屡青烟。

本来大师特地关照,希望让他也提一些问题,与中国同行讨论。当主持人打断大家的提问,要让大师提问时,哈贝马斯说:刚才我与汪道涵先生见面,问题都问完了,你们的问题都很好,还是继续提问吧。–看来,大师喜欢挑战,喜欢对话,他的为学风格实践了他的交谈伦理。

最后,大师终于忍不住,提了一个问题: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这么快,为什么在中国有这么多的会知识份子会接受欧洲的后现代理论,对尼采、海德格尔、福科和德里达感兴趣?为什么?他补充说,在北京座谈时,北京的朋友还不承认中国有后现代。我想,这个问题肯定让他内心有点困惑,甚至有点沮丧,可能在他看来,在中国西哲界,研究后现代和现象学的,比较起研究他的交往理性,实在是太多了。对此,复旦的二张对此作了一些解释,但大师显然不满意或不理解他们的解释,他进一步反问道:我们要接受后现代,首先要理解后现代,难道后现代理论真的能够解决中国的现代化前途?

好了,我就把大师的这个问题带回来,让我们的世纪沙龙朋友们来回答。

花絮报道之三:试答哈贝马斯问题 (边缘人)

哈贝马斯这个问题显然带有一定的实用主义以及目的论的倾向,虽然数百年来中国知识份子普遍都有一种强国梦想,但是近十年来学术本身确实开始从政治与文化中独立出来,逐渐离开了目的论色彩(当然以秦晖先生为代表的”第三条道路”还是有很大成分实用主义色彩)。

当代的中国不同于西方,现代性问题几乎是与后现代性问题一同进入思想界,相对于80年代以启蒙思想为己任的呼唤现代性的那一代知识份子,90年代市场化中的知识份子更多地是以反思的角度来探讨现代性问题,这一反思的结果之一便是世纪之交的自由主义/新左派大论战。反思现代性的一大理论资源很自然地来自于尼采、晚期海德格尔和当代法国思想家们(那些中国的所谓”后主”们不计在内)。

我们以前一直疑惑为什么在中国”罗尔斯主义者”和”哈贝马斯主义者”会那麽少,关键原因还是在于一个语境。罗尔斯与哈贝马斯面对的是一个高度现代化、人权与自由信念高度普及的社会,他们反思与面对的”现代性问题”确实与我们这里很不相同。

比如这一次哈贝马斯被问到如果广大民众通过他所设计的程式民主而得出了侵害自由的共识(例如按照严格的民主程序而选举出法西斯政权),在哈老看来”这问题”是不成问题的,因为他不相信自由的民众通过公共领域的交往理性会得出共同放弃自由的共识。但是按照我们上个世纪的”本土记忆”,这恰恰是最值得忧思的。所以90年代中国知识份子会接受哈耶克或者那些形形色色的当代西方左翼思想,但却没有接受夹在中间的罗哈二氏(秦晖先生以及黄平先生的”第三条道路”探索也不在这一层面,而是在吉登斯的层面上),这一局面确实其来有自。

花絮报道之四:哈贝马斯华师大演讲侧记 (边缘人)

哈贝马斯在华师大演讲确实精彩,从他的话语伦理学角度重新梳理实践与理论的关系,从黑格尔、卡尔·马克思追溯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然后着重讨论了作为知识份子的一个重要部分的哲学家在当代社会的意义与作用。

华师大大礼堂也基本爆满,哈贝马斯英语演讲语速仅相当与Special English的速度,不过鼻音相当重。而翻译先生却颇出洋相,老是找不到哈贝马斯演讲对应的中文译本的段落,而且哈老中间插进去的即时解释与发挥这位翻译先生多次目瞪口呆。

最有笑料的是演讲主持人(华师大副校长?)在整个演讲结束时站起身来对哈贝马斯说:”感谢海德格尔教授给我们作的精彩演讲……”

──转自《世纪中国》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徐友渔:哈贝马斯在中国 (5/4/2001)    
  • 哈贝马斯旋风刮起人权论争 (4/26/2001)    
  • 哈贝马斯访华讲演录之一:论人权的文化间性 (4/19/2001)    
  • 对撞机事件后各论坛发言的几点感想 (4/13/2001)
  • 相关新闻
    哈贝马斯访华讲演录之一:论人权的文化间性
    徐友渔:哈贝马斯在中国
    韦拓:从下滑到坍塌 国足告别世界杯之路
    林一山:被历史选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