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银行不严谨 有可能收入假币 并把它重新付出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7月3日讯】 连日来,有媒体报道顾客从银行取钱时,取出了假币,一方面是顾客怒火中烧,另一方面是银行坚决不承认。难怪,这本身就是一笔糊涂官司。为了弄清此事,记者电话采访了6家银行北京分行及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不想却碰上了让记者不明白的一件事。

为什么从114查到的银行电话,有70%打不通

据新浪财经报道﹐记者从114查询台查到:工商银行北京分行(66410055);中国银行北京分行(65919114);建设银行北京分行(63010241);招商银行北京分行(66426868);农业银行北京分行(68356026);华夏银行北京分行(66151199);中国人民银行(66194114)。7家银行中,只有农业银行、华夏银行有人接听,其他5家银行均没人接听。时间是2001年6月20日下午4:20。不知是114查询台号码登记错了,还是银行换了电话号码没及时更正,或是其他什么原因,总之让记者感到银行也有不严谨的时候。

因为,国外大公司会定期查询他们的公共信息是否准确。比如他们领导部门会派专人,以普通人的身份,从114台查询自己公司的电话,并且亲自拨打、验证,以保证公共信息的有效。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往往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管理是否到位。

银行会流出假币?

会,因为记者本人就从银行取出过假币。只是没像那两位顾客“把事闹大了”。但也肯定知道他们闹不出什么结果。

农行北京分行的一位田先生说:据我所知,我们农行没有发生过这种事情,至于工行是怎么回事,我不好说,这种事很麻烦,说不清到底是谁的责任,没有任何证据。

华夏银行的一位女士则称:银行出这种事的机率很小,银行职员个人做弊的可能性几乎为零:第一、是不值得,没有人会因为一两百元去犯法、丢工作;第二、很困难,银行的每一项工作程序,几乎都相应地设立了监督岗位,有互相监督的职能。另外还附有辅助监视、录像仪器,内部员工任何可疑的动作(比如:往口袋里装钱,或掏腰包换钱等等)都会引起管理人员的注意。

果真如此吗?记者以一个顾客的身份寻访了方庄、紫竹院南路的几家银行,经过调查发现了一些问题。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银行有可能收入假币,并把它重新付出。

这里的“道”是银行的防假措施,“魔”是假币的造假对策。验钞机不断更新、进步,造假技术也在针对性地提高、适应。也许每次银行公布新版假币特征、告诉大家谨防上当的时候,造假币者就会相应调整造假技术;银行公布真钞特征时,又会招来造假币者的模仿。访谈中,竟有人开玩笑地说:造假币人的最高理想就是“造出真正的人民币”。这样,银行很容易陷入被动,只有招架之功,并无还手之力。因为每一次“还手”(宣传防假),事实上都会起到“逼迫对手提高水平”的副作用。所以,银行至今都是机器、人工双重检验、多重保险。但,难保万无一失!

比如:在业务最忙时,偏偏遇到大额存款,就可能忙中出错。一种情况是,机器根本没查出来有假币,点钞人员警惕性又不高,现钞少的时候凭经验和感觉,能把假钞揪出来。点的现钞太多时,因为疲劳而使感觉能力下降(指尖麻木、视觉模糊),再碰上一两张高水平假币,就容易溜过去。溜过一道关就容易溜过其他关,工作人员间有最起码的相互信任,忙时、累时就上升为相互信赖。第一关的人,觉得自己把不住还有第二关;第二关的人觉得过了第一关应该不会差,稍有疑点也会因为太忙,而怀疑自己过敏,一闪而过。假币就有可能(注意:是有可能)趁忙而入。二是过机器时,第一遍,机器有反应,再过一遍又没事了,忙时业务人员一般不会特别关注,其余过程,与第一种情况大同。

同样,也是在忙的时候,顾客取“整把”现金又没有当场开验,就可能把混有假币的钱取出银行。

莫名其妙的银行“惯例”让顾客成了受害者

记者注意到:见诸报刊的两起假币事件,都是顾客从甲银行取钱,马上存入乙银行时发生的。为什么顾客不直接通过银行划转,而非要取出现金再去另一个地方存入现金呢?

在没有采访到当事人的情况下,记者用自己的钱做了一个试验。把存在中国银行的几万元人民币,存入500米以外的工商银行,要求不见现金,由银行直接划转,结果遭到拒绝,理由是:“我们只办理异地银行划转业务。”记者找到值班经理。下面是记者与值班经理的一段对话:

记者:我刚才要把我的钱转入工商银行,你们的业务员说,你们不办理这项业务。是吗?

值班经理:对。一般情况下,我们不办理这种业务(态度严肃)。

记者:我从你这取出好几万块钱,再拿着去那边的工商银行存上,万一发生长款、短款或是发现假币多麻烦。再说,你费半天劲,把钱数好了给我;我胆战心惊地送到那边去,排半天队不说,工行也得数半天,再存进去,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嘛!(佯装恼怒)你们为什么不能直接划转?

值班经理:我们不这样做,实际上是为您好!(语气缓和)同城但不同银行间划款,很费时间,我们怕耽误您用款。

记者:没事儿,我不着急用款。再说,这种银行划款再费时间,也应该有时限吧,你们按时划过去就行,我没有特殊要求。

值班经理:还不光是时间的问题,这么做还有风险!到您用钱时,一旦工行说我们没收到这笔钱,拒付您,我们可负不起责任,而且责任还不好查清。您明白吗?

记者:不明白!异地异行间划转很容易,同城异行间划转怎么就有这么大的风险?银行间转账怎么可能无据可查呢?我还是不想拎着这么多钱,在大街上走,不安全,风险更大!你们不会是看我把钱从这取出来,又存到别的银行,心里头不高兴或不平衡吧?

值班经理:绝对不是!没关系,如果您实在嫌麻烦,我们可以派人陪您去,替您把款存上,如有短、缺、残、假都算我的,保证您不受损失,行吗?

记者:(傻眼了。暗想,杀人不过头点地,算了吧,还是看看工商银行怎么说。)

工商银行说:这是“惯例”

记者:我可不可以,把我在这(工行户头)的钱划到那边的中国银行里去?

值班经理(女):不可以。

(以下省略600字。理由大同于中国银行值班经理说法)记者:我刚从中国银行出来,他们也不能做这种业务,您能告诉我为什么吗?

值班经理(女):我真说不清,我想别人也说不清。这么多年了,大家都这么做,形成了一种“惯例”,也就不问为什么了。“人行”是否发过相关业务文件,我不清楚。但我听“老人”(工龄长的银行工作人员)说过,以前确实划款时出过麻烦,“人行”为此下过文儿,具体怎么说的忘了,但从那以后各行间就都不办这种同城不同行间划转业务了。慢慢的,形成了“惯例”。深究起来也没什么道理。所以,我们是这样处理问题:第一步,拒绝客户的要求;第二步,劝说客户不要这么办;第三步,再按照客户的要求办理。

记者:如果银行主动地为客户提供这种业务,还会发生那两起假币投诉案吗?

值班经理(女):(没有回答)

带着疑问,记者把电话打到人民银行总行。宣传处的赵先生回答说:理论上可以,实际工作中的细节为什么不行,我不知道。也许是银行间系统连接有问题。我也碰到过类似的问题,如果你同意,我去查一下再回答你

大纪元财经频道上所有的财经资料或讯息仅作为参考之用,使用之前务请核实,风险自负。大纪元不为资料内容错误、更新延误或读者因此产生的投资行为而承担任何责任。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豪宅大王”秦锦钊涉18亿信贷贿案 曾遭廉署拘捕 (7/3/2001)    
  • 美国联邦准备理事会(Fed)核准花旗银行并购EAB (7/3/2001)    
  • 香港一买家连扫新盘六单位 (7/2/2001)    
  • 火腿包金条 雪柜放现钞——贪官藏黑钱奇招百出 (7/1/2001)    
  • “引进外资 ” 把中国经济和财政引向灾难 — 批白痴经济论 (7/1/2001)    
  • 政府都可以不讲信用的时候,还能要求中国公民讲信用么? (7/1/2001)    
  • 存银行怕露馅放家里怕被偷 贪官为钱伤透脑筋 (6/30/2001)    
  • 32年前米兰银行爆炸案3名元凶今被判终身监禁 (6/30/2001)    
  • 道亨广安推行优惠抢汇丰客 (6/30/2001)    
  • 马德里炸弹暗杀将军 西班牙将军重伤全身焦黑 (6/30/2001)    
  • 汇丰恒生储蓄利率1.75厘 渣打东亚2厘 (6/30/2001)    
  • 田震--内地第一个在全国进行巡回演出的歌手 (6/30/2001)    
  • 欧元地区货币供给率5月份再度增高 (6/29/2001)    
  • 香港银行酝酿基金促销潮 (6/29/2001)    
  • 日央行仍拒放宽货币政策 (6/29/2001)    
  • 快讯:西班牙首都炸弹爆炸 一名将军受伤 (6/28/2001)    
  • 郑海泉﹕年内仍有机会再减息 (6/28/2001)    
  • 世界银行称网络会议“成功” 2千人上网参与 (6/27/2001)    
  • 嘉华银行高层涉贪污被捕 (6/27/2001)    
  • 日股收低1.15% 投资者静候FED利率决定 (6/27/2001)
  • 相关新闻
    日股收低1.15% 投资者静候FED利率决定
    嘉华银行高层涉贪污被捕
    世界银行称网络会议“成功”  2千人上网参与
    快讯:西班牙首都炸弹爆炸 一名将军受伤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