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总统: 腾云驾雾

天桥

人气 3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8月19日讯】继1997年受到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之后,印尼和菲律宾这两个饱受贫穷、失业、政治动荡及分离主义活动等问题冲击的东南亚邻国,今年又经历了一场政治大洗礼:两位因贪污受贿丑闻困扰的前总统——菲律宾的埃斯特拉达和印尼的瓦希德相继下台,继任者是他们各自的女副手——阿罗约和梅加瓦蒂。东南亚在今年短短的一年时间里产生了两位女总统。有意思的是,两位女总统无论就从政背景、上台始末,乃至个人生活经历,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论年龄,都是54岁;论身高,不相上下;论身份,都是总统女;而从政也不是她们的初衷,时势让她们得利;就连她们的父亲恰巧都在同一年,即1965年黯然下台。此外,她们都是临危受命,面临着几近相同的困难,她们最终的命运不得而知,但是熟悉她们的人都知道,她们都有冲破任何艰难险阻的能力。

◆ 总统千金

梅加瓦蒂是蜚声国际的印尼开国总统苏加诺的长女,而阿罗约则是菲律宾第五任总统马卡帕加尔的千金。

■ 腾驾云彩的女子

1947年1月23日,梅加瓦蒂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呱呱坠地,成为印尼建国之父苏加诺的长女。苏加诺在给爱女取名时也许已经预感到自己的女儿日后将大有作为,给她取名梅加瓦蒂。“梅加”在印尼文中是“云彩”或“巨大”的意思,“瓦蒂”则是“女子”的意思。这个名字应和了中国的一句古语:云起龙骧,化为侯王。

梅加瓦蒂在父亲的熏陶下长大。她的童年既身处显赫的环境,又伴随着险恶的政治斗争。她既体验了贵为总统爱女的荣耀,也目睹过总统府警卫遭遇手榴弹袭击的恐怖。在梅加瓦蒂的记忆中,整日操劳政事的父亲经常会把她拉到身边,跟她讲最近国家发生的事,尽管她只能一知半解,那时,父亲没日没夜地忙。梅加瓦蒂对“政治”最深的体会,是从时常出现在父亲脸上的疲惫和焦虑中得到的。

尽管梅加瓦蒂把自己划归受苦受难者的“小民”的阵营,事实上她并不是他们当中的一员。她是苏加诺总统的第二个妻子所生的。她的母亲名叫法特曼瓦蒂。梅加瓦蒂两岁时被带进总统府,她的童年时代和少女时代就是在那里度过的。她在那里享受了第一家庭所拥有的优越生活。梅加瓦蒂回忆说:“我们管那个大院叫做‘宫殿村’,所有的司机和花匠都住在那里,我跟他们的孩子一起玩。这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但是,总统府的生活当然有它的特别之处。梅加瓦蒂习惯了那里的生活。即使在苏加诺娶了他的第三位妻子哈蒂蒂,她的生母法特曼瓦蒂“出宫”之后,梅加瓦蒂和她的保姆依然留在那里。苏加诺是位绝对有魅力的人物,他为他的孩子们所崇拜和爱戴。“每天我们都跟父亲一起吃早餐和午餐。”梅加瓦蒂的小弟弟古拉说,“在那些宝贵的好时光,父亲总是要我们每个人讲在学校里的事情。”苏加诺同他的长女梅加瓦蒂和长子岗特讨论“更为严肃的事情”,因为他想他们已经长大了,能够理解一些事情了。苏加诺称呼梅加瓦蒂“加蒂丝”,意思是“姑娘”,他经常带她出国旅行。苏加诺曾经带着梅加瓦蒂出席在贝尔格莱德举行的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那一年梅加瓦蒂才14岁。

■ 父亲的掌上明珠

与梅加瓦蒂一样,作为总统女儿的阿罗约从小就生活在荣华富贵之中。在父母的呵护下,阿罗约的成长道路一帆风顺。阿罗约1947年4月5日出生在马尼拉,阿罗约的童年回忆也是美好和自豪的。阿罗约的童年是和外婆在菲律宾南部的棉兰老岛一起度过的,但阿罗约却是他父母亲的掌上明珠,是父母在任何困难时期皆不言退的精神支柱。其父马卡帕加尔在回忆录中坦诚地写道,政治让我为之振奋,而她,却是为我生活带来温情和快乐的小东西。这个小东西就是马卡帕加尔的心肝宝贝阿罗约。

■ 命运多舛

尽管同为名门之后的梅加瓦蒂和阿罗约童年都很幸福,但在长大成人后,二人的生活经历却差异较大。

坎坷生活,三次婚姻在梅加瓦蒂17岁时,厄运降临。1965年10月,以苏哈托为首的印尼陆军“将领委员会”发动颠覆苏加诺政府的政变。1967年2月22日,苏加诺被迫宣布将总统权力交给苏哈托。3月12日,临时人民协商会议选定苏哈托为代总统。第二年3月27日,正式任命他为总统。同一天,苏加诺被临时人民协商特别会议撤销总统职权,并遭软禁,后于1970年在凄凉的晚景中去世。

除了家变带来的巨大悲痛,沦为“不可接触的贱民”外,婚姻也为梅加瓦蒂带来创伤。20世纪60年代末,梅加瓦蒂嫁给了一名出类拔萃的空军飞行员苏林德罗,两人感情真挚。然而,也许是命运故意捉弄他俩。1970年,在怀第二个孩子时,她的丈夫在执行任务中失踪,下落至今仍是一个谜。丈夫的突然离去,给她带来极大的痛苦。之后,经友人介绍,梅加瓦蒂在雅加达一家饭店认识了埃及使馆外交官哈桑溢蹅痚セ爱哈迈德,两人一见钟情。1972年6月,两人在见了50次面后登记结婚,可好景不长,婚后两个星期,雅加达特别宗教法庭以苏林德罗生死不明为由否定了梅加瓦蒂的婚事。此后,梅加瓦蒂一人在生活中独自苦撑,直到遇到现在的丈夫陶菲克楣繵迄窗C现在,梅加瓦蒂住在雅加达南部一幢普通的房子里,她的第三任丈夫基马斯经营着连锁加油站。

梅加瓦蒂的学业也不顺利。她于1965年进入万隆帕查查兰大学,两年后由于父亲被迫下台,梅加中止了学业。1970年,梅加瓦蒂进入印度尼西亚大学,攻读心理学,两年后婚姻破裂,梅加瓦蒂黯然离开学校。或许因为早年经历坎坷,生活中的梅加瓦蒂沉默寡言。随着苏加诺的政治影响在印尼渐渐消退,梅加瓦蒂也从公众的视线中消失了。

■ 才识卓越,贤妻良母

阿罗约则似乎幸运多了。1968年,18岁的阿罗约在阿桑普申中学完成学业后前往美国华盛顿,在乔治敦大学攻读外交事务和国际金融。这一段留学经历在阿罗约身上留下很深的烙印。她不仅系统地接受了西方式的文化教育,而且将西式精华糅入她东方女性沉静的性格之中,展现出当时新一代青年独立开放的人格。这种文化沉积为阿罗约后来事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当年的学习生涯中,她是班上70名学生中仅有的两名女生之一。同时历史还创造了一个巧合:当时默默无闻但后来却成为美国总统的比尔概J林顿是她的同班同学。克林顿来自美国偏僻的阿肯色州,阿罗约的童年时期也是在乡下度过的。在讲究与众不同的美式文化氛围中,“我是乡下孩子”成为阿罗约和克林顿在同学中引以为荣的特殊资本。他们俩至今保持着十分友好的关系。在她当选菲律宾副总统时,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还作为同窗特地发来贺电。

两年后,阿罗约回国,先后获得马尼拉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和菲律宾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毕业后,阿罗约在阿桑普申大学开始了教学生涯,后来成为一名助理教授。21岁时,她与出身名门的律师兼地产商何塞椰怌皞虞阿罗约结婚,如今,她不仅是三个孩子的母亲,而且还是一位集经济学家、教育家和新闻工作者于一身的多面手。

婚后的阿罗约不仅是贤妻良母的典范,而且作为经济学博士,她投入很大的精力从事经济学的研究和教学,多年的执教经历不仅使她授业造诣颇深,而且使她再现了其总统父亲的演说风范,她的现场组织能力得到极大的锻炼。阿罗约曾是一名新闻工作者,为菲律宾《新闻》和《黎明》等杂志撰写专稿。她还曾在菲律宾电视台第四频道主持过一个农业节目,据称收视率很高。《亚洲周刊》曾将她列为亚洲最有影响的妇女之一。菲律宾天主教教育协会也曾将她选为“年度最佳妇女”。可谓“巾帼不让须眉”。

1986年,她毅然加入街头抗议马科斯总统独裁的游行队伍。她曾表示,要“继承父亲未完的心愿:打击贪污腐败,使人民实现温饱。”1986年2月起,阿罗约在阿基诺夫人内阁中任贸易和工业部副部长,其间掌管纺织服装出口局。

◆ 权力之路

梅加瓦蒂的父亲苏加诺和阿罗约的父亲迪奥斯达多楣言d帕加尔就任总统期间,政绩不错。而这两个被认为是政治世家女儿的从政之路,却充满了风风雨雨。

■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梅加瓦蒂于1987年毅然打破了苏加诺家族成员不参加任何政治团体的禁忌,宣布从政,并当选为民主党国会议员。

梅加瓦蒂在不惑之年迈上政坛,舆论为之一惊。但人们随后就发现,进入国家立法机构后,梅加瓦蒂依然慎言独行,很少公开谈论尖锐的政治话题。她的脸上总是留着淡淡的笑意,说话温和,待人和蔼。在民主党内,梅加瓦蒂也姿态低调,俨然一副政坛“乖乖女”形象。

1993年7月,印尼民主党换届,由于意见不一,代表们几经争论,党主席一职悬而难决。9月的一天,梅加瓦蒂在家中为女儿开生日宴会时,来自8个省的100多名民主党分会领导相约聚会宴堂,一致恳请梅加瓦蒂担任党魁,其情切切,令梅加瓦蒂为之动容。3个月后,印尼政坛消息传开:梅加瓦蒂正式出任民主党主席。

到1996年,印尼民主党在梅加瓦蒂领导下影响不断扩大。民主党得到越来越多公众尤其是青年学生的广泛支持,苏哈托政权开始感到不安了。1996年6月20日,民主党召开代表大会,在印尼当局的策划和操纵下,民主党内部爆发“倒梅内讧”,梅加瓦蒂被解除主席职务,亲政府的民主党前领导人苏亚迪上台。

政府这一做法立即引起民怨,梅加瓦蒂的支持者不顾政府的一再警告,坚守民主党总部,拒绝苏亚迪接管,两派争夺不下,警方出动,爆发了雅加达20年以来最严重的流血冲突,造成5人死亡,100多人受伤,70多人失踪。随后,政府加紧了对梅加瓦蒂的压制迫害,希望从此将她赶出政坛。但梅加瓦蒂却从此崛起。

这场流血斗争促使全国各反对势力,包括影响较大的穆斯林组织、前政府官员和退役军官等,在舆论和道义上站在梅加瓦蒂一边,将她推到政治斗争的前台,成为印尼政坛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也正是这场流血冲突,为梅加瓦蒂另行成立民主斗争党奠定了群众基础。

1998年10月,梅加瓦蒂成立印尼民主斗争党,她亲任党主席。接着,民主斗争党提名梅加瓦蒂为1999年总统大选候选人。

从此,印尼政坛的乖乖女不在了,一位戴着眼镜,语言铿锵,热情坚定,富感召力,威望日隆的政坛女强人出现在公众面前。她针砭时弊,倡导法制,她呼喊改革,祈唤安定,她已经决意要义无返顾地迈向独立宫。

7月15日,选举结果公布,民主斗争党获得近34%的选票,遥遥领先其它参选党派。执政30多年的专业集团党获得23%的选票,退居第二。当天,梅加瓦蒂宣布,她的下一个目标是:印尼总统。

■ 巾帼不让须眉

与梅加瓦蒂相比,阿罗约踏上从政之路虽也借助父亲的威望和影响,但她在政坛崛起不是靠政党支持,而是靠创造奇迹。

1986年2月,马科斯下台后,阿罗约进入新总统阿基诺夫人的内阁,担任贸易和工业部的副部长。从1988年至1990年,她掌管纺织服装出口局。在短短的两年中,她以极高超的手腕处理了服装和纺织出口局的老大难问题。这是一个曾因分配纺织品配额而被受贿搞得乌烟瘴气的部门。阿罗约声名大振,连菲律宾电视台也慕名邀请她主持经济节目。

1992年,阿罗约当选为参议员。虽然是初次当选,可是由于她在经济方面的才能而被赋予了4个重要委员会主席的职务。阿罗约让资深的同事们感到惊讶万分,在任参议员的第一个100天中,她就提出了60项法律提案,在1992年至1996年间,她总共提出了472项经济改革提案,55项被国会通过并成为法律。

阿罗约创造的奇迹远远不止这一项。1995年,她第二次竞选参议员时获得近1600万张选票,创下了菲律宾有史以来任何竞选活动中个人获得的最高票数纪录。1998年,阿罗约竞选菲律宾副总统一职,她获得的选票超过排名第二位的候选人700多万张,创下了菲律宾选举史上的又一项纪录。在此之前,调查显示她的民意支持率超过了时任副总统的埃斯特拉达,可是她拿不出10亿比索(约合1.5亿人民币)的竞选资金来参与总统选。

阿罗约经历过两次飞机失事。最近一次是在今年4月13日,当时,她与7名保镖乘坐的飞往吕宋岛西部游览胜地碧瑶的菲律宾军方救援直升机坠毁,但机上11名人员全部生还。因此,阿罗约在生活中坚信:上帝保佑她在两次飞机失事中都能幸存下来,为的就是让她完成她的使命。阿罗约说,她的宗教信仰很强烈,而且是位虔诚的祈祷者。这位副总统将自己的政治成功归功于坚韧不拔的人生哲学,“做自己认为是对的事,尽最大的努力去做好,让上帝保佑其他吧!”

然而,阿罗约清楚地认识到,上帝只帮助那些顽强不息、自我奋斗的人。于是她总是为她赢得的选票孜孜不倦地工作。在参议院,她推出了重大经济立法,其中包括批准加入WTO之后紧接而来的关税条约项下的国际协定。

■ 做总统累,做女总统更累

虽然两位女总统如愿以偿地继承了父志,但她们面临着一大堆棘手的问题。可以说梅加瓦蒂和阿罗约在很多方面“同病相怜”。外界普遍认为,她们是否能够带领她们各自的国家走出低谷,使之从混乱和不安中振奋起来,仍然是个未知数。

■ 梅加尚乏治国方略

政治分析家认为,梅加瓦蒂没有治理国家的策略。与她一起工作过的人士私下抱怨说,她没有什么耐心了解情况,而她了解政治、经济和安全问题的能力有限。但亲近梅加瓦蒂的人士说:“治理政务将取决于她的内阁和她周围的一批人……她不需要特别精明,只要比瓦希德好就行了。”

梅加瓦蒂领导下的印度尼西亚会走向何方?每当被问到类似的问题,梅加瓦蒂的回答总是显得笼统和抽象,如“人民必须重获他们的尊严”等等。对于她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维护国家稳定。在印尼这样一个国家,政治的平衡不是在保守派和自由派之间,而是在稳定和混乱之间。事实上,梅加瓦蒂是一位谨慎的改革者。她站出来反对东蒂汶独立,是因为她担心这会在别的地方引起连锁反应。尽管她坚持认为应当对苏哈托和他的孩子们的非法财产进行调查,尽管她认为哈比比总统只是“苏哈托的继续”,但她知道在她的国家报复行为会引起多么可怕的后果。苏哈托掀倒她的父亲苏加诺的后果是使50万人丧生。

梅加瓦蒂最为迫切的任务是振兴经济。梅加瓦蒂说她崇尚开放的市场经济,这种开放的市场经济需要有可靠的法制来保障。梅加瓦蒂说:“我强调法制的重要性,因为投资者担心的是法制缺乏稳定性。”投资者的支持,尤其是国外投资者的支持,是重整经济、恢复信心的关键。在国内,她也争取相对富有的华人社会的支持。“我是备受歧视的,你们说你们也是备受歧视的,这就是我们的共识。”

梅加瓦蒂政治上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她所选择的顾问们。她有一个精英智囊团。有人担心她丈夫的某些商业伙伴会竭力地对她施加影响。还有一个担心是,她的党里有很多基督教的议会候选人,穆斯林团体正在利用这种情况贬损她。梅加瓦蒂依然坚持她的信念,她将忠实于那些希望印度尼西亚摆脱教派纷争和内部分裂的人们。她的一位顾问、前空军参谋学院院长泽奥毁絮振O说,“我们相信她。她将继承她父亲的信念,不容许宗教和种族仇恨导致国家分裂。”

印度尼西亚人期待着新一届政府会带来奇迹。很多人把梅加瓦蒂视为救世主。梅加瓦蒂的顾问拉克萨马纳警告说:“期望值越高,蜜月就越短。”大选的喜悦很快就会消失,代之而来的将是要面对失业、救济和地方自治等棘手问题。新任总统将会面临各方面的挑战。

目前,印尼人存在着这样一种疑虑,印尼在这位女总统的治理下会有什么出路?经济会复苏吗?她的能耐是否足以摆平印尼混乱不堪的政经环境?到目前为止,梅加瓦蒂还没有揭示太多治国方针,外国投资者对此已渐渐显得不耐烦。

■ 阿罗约未有具体方案

同样,阿罗约上台6个多月以来,菲律宾依然动荡不安,经济方面则因主要贸易伙伴美国和日本经济放缓而受到拖累,一沉不起;国内伊斯兰叛军组织阿布沙耶夫亦不断制造绑架案件,威胁国家安定。这些对政府和社会的冲击严重拖慢了阿罗约夫人的改革计划。

曾经是经济学教授的菲律宾总统阿罗约夫人曾矢言要解救贫民的困苦及促进经济增长,但却没有提出振兴衰颓经济的具体方案,未能给菲律宾百姓以惊喜。她表示,她领导的政府会采取适用于21世纪的经济哲学,但那不是无情的竞争,而是以社会良心为支柱的自由企业经济。但许多穷困的普通菲律宾人对此不感兴趣,他们只想知道什么时候菲律宾的经济能够复苏,他们能够过上好日子。

阿罗约接任菲总统后的道路将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除了国家的经济困境外,她还将面临政敌对她的人身攻击,及阿布沙耶夫武装组织的暗杀阴谋,全球头号恐怖大亨本桢埽n曾扬言要阿罗约的人头。种种迹象表明,阿布沙耶夫新组成的敢死队直接从本桢埽n处得到经济援助。

■ 为男人所累

两位女总统都为夫君所拖累。梅加瓦蒂的丈夫有强烈的政治野心,可能左右妻子的政治决策,而自上台以来缺乏上佳表现的阿罗约的威信,则遭受丈夫贪污丑闻的打击。

有道是,“成功的男人身后都有好女人,成功的女人身后都有不争气的男人”,看看两位女总统的夫君,你绝对会钦佩前人总结的精辟。这两位不争气的夫君目前都遇到了同样的尴尬事儿:梅加瓦蒂总统座椅还没坐热,就传出了丈夫渎职的消息,而阿罗约的丈夫也传出贪污丑闻。看来,家外事本已分身乏术的两位女总统,还不得不面对这样的难题:如何处理丈夫的问题。别人看来区区一桩家事,到了总统一级就会变成国家大事,闹不好,它会成为反对派击溃你刚刚建起的政治大厦的一发致命炮弹。

当总统累,当女总统更累。梅加瓦蒂和阿罗约这两位经历极为相似、处事极为果断的东南亚国家女总统,将上演怎样的政治童话,我们目前还不好断言。不过历史既然赋予了她们这样的机会,那就真心祝愿这对“铁娘子”能够还世界一个奇迹吧!(深圳周刊)(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印菲女总统惊人相似 (8/1/2001)    
  • 印尼首位女总统梅嘉娃蒂宣誓就职 (7/23/2001)    
  • 陈水扁与巴拿马女总统演出双双失踪记 (5/30/2001)    
  • 秘鲁总统选举剩托莱多与加西牙两人角逐 (4/10/2001)    
  • 阿罗约:菲律宾新总统简介 (1/20/2001)    
  • 斯里兰卡女总统发誓击败“猛虎” (10/8/2000)
  • 相关新闻
    阿罗约:菲律宾新总统简介
    陈水扁与巴拿马女总统演出双双失踪记
    印尼首位女总统梅嘉娃蒂宣誓就职
    印菲女总统惊人相似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