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张朝阳风水轮流转

人气 3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8月20日讯】互联网业依然是一蹶不振,接二连三的事件不断爆出:王志东和董事会之间的战争、网易收到摘牌警示、My8848的王峻涛辞职。但最近接连读到几篇报道和分析中对搜狐和张朝阳称赞有加,一份颇具影响力的财经杂志《新财富》在报道王志东在新浪架构中如何消失的最后部分以这样的描述支持了张朝阳一回,这一部分的小标题为“张朝阳:我懂资本,我能坐稳”。

实际上,如果我们的记忆力不太差的话一定还记得搜狐和张朝阳一年来的灰头土脸的日子:流血上市、股价下滑、裁员、不太理想的业绩报告、股价滑入1美元警戒区、大股东英特尔和道琼斯售出所持搜狐股票等等。搜狐上一季度还算不错的财务报告也没有获得多少关注。至于善于作秀的张朝阳在一年前差不多就被媒体抛弃,当时曾经有杂志这样说“张朝阳在清华摔了个大马趴”。

一位记者在4月采访了张朝阳后这样反思:一连几个小时,记者的问题始终停留在“压力”,最后张近于愤怒,“什么你们一定要认为我应该压力重重、垂头丧气?我没有啊!”这时候记者终于搞不清到底是谁在固执,我们?还是张朝阳?当然,也有很多有识之士发出“支持一下”的呼吁,业内知名记者信海光在3月中旬写了后来广为流传的“给搜狐一点鼓励,在它需要的时候”。也有很多专家分析搜狐遇到的困境,为其出谋划策。

回过头来看历史总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特别是在互联网上一次搜索可以把几年来的报道、评论都展现到眼前的时候。每一次回溯历史我们都能看到新的东西,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的心态决定了我们眼中所看到的。

“作秀”的人生

这是个作秀的时代。
人们因秀而疯狂,这个世界因为人们争先恐后的秀而热闹非常。

──佚名

曾有一家杂志对处于寒冬的数字英雄们发生了兴趣,他们和调查公司一起对搜狐张朝阳、新浪王志东、网易丁磊、中华网叶克勇四位做了一次形象评测。对于张朝阳的评价在所有人意料之内:调查表明,在提到“谁是网络界名人时”,有高达82.4%的被访对象想到了张朝阳,虽然丁磊和王志东也获得了60%左右被访者的认知,但比起张朝阳来还是低了近20个百分点。张朝阳被该杂志成为“威名远扬的布道者”。当然,还有一点少不了,张朝阳的负面评价和争议肯定是最多:不少人批评他“不干实事”、“咋呼,张扬”﹔还有人觉得他“有点书生气”、“形象不好”、“博而不精,华而不实”以及“有勇无谋”,是个“投机者”。

张朝阳以作秀始,成也作秀,败也作秀。张朝阳和搜狐的历程就是作秀的历程。

从张朝阳一回国创办搜狐就幵始了轰轰烈烈的“秀”。借数字之父尼葛洛庞帝作秀,狐假虎威借雅虎为狐狸作秀,提出所谓“注意力经济”吸引无数的眼球,在大学巡回演讲场场爆满。1998年10月,这一系列作秀到达了顶点,张朝阳被《时代》评为“50位全球数字英雄”之一。据说,在2000年2月25日的那场晚会上,当张朝阳出场讲话时,刺耳的尖叫声盖过了任何一位明星的出场。

按张朝阳的说法,当时新的融资方式,互联网的概念,真是一个神话。搜狐的种子期融资的故事很有传奇性,虽然它的金额衹是后来其它公司融资的一个零头。但张成为中国互联网上第一个偶像明星绝不是因为那个故事,实际上他代表了“一个普通的(也许还是贫穷的)中国人的个人奋斗梦想”。

后来的张朝阳还有很多作秀的故事,在天安门广场表演轮滑、万众豪情之夜等等,但这个时候突然多了很多和他抢镜头的新秀来了,更重要的时媒体和大众似乎都厌烦了张朝阳。这个时候的张朝阳甚至需要专门写一篇文章来解释《我没有炒作自己》,他把那个旁人“注意张朝阳经济”解释为:能否得到社会的注意,关键看谁手头有多少吸引人的话题。有一段时间,搜狐公司甚至不得不改变策略,从强调品牌(主要是张朝阳)的战略有所转变,张朝阳的个人色彩将减弱。

还要张朝阳没有否认作秀,反而以此为荣:“我秀的是我自己,但我之所以秀,是为了搜狐”。

正是因为他的作秀,搜狐才能够花费比较低廉的费用创立起现在这样的品牌知名度。

精明的狐狸

战略中的每一件事都很简单,但这并不是说,每一件事都很容易。

──卡尔﹒克劳塞维茨 《战争论》

或许衹是在王志东和资本的突然事件爆发以后,人们才幵始发现张朝阳在“对付”资本方面还是有一套的。这里的“对付”很显然应该是个褒义词。

搜狐采取的是梯级融资模式,前后两次融资的总额都很少。张朝阳对于以股份交换投资的做法一直持保守的态度,他的理念是:应该在自己的股份最值钱的时候出手,融最需要的那一部分资金。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张朝阳个人在搜狐上市时所占28.13%的股份看出他的谨慎。

张朝阳关于“有效管理董事会”的观点是对于经理人与资本的大争论中最精彩的观点之一。“重大决策,涉及到股权的变化,重要人事的任命、高层人士的工资水平,股权水平,公布的财务报表等都需要董事会较多的参与。…管理董事会是一门艺术。董事会里要有一套规则,同时有一批人,这些人能按照游戏规则来选择董事。…董事的选择一定要非常谨慎。大家都要按规则进行选择和管理。董事会要替公司着想,替股东利益着想。每个董事所代表的利益不能受到侵犯,但也不能限制别人的利益。对于董事会管理,还存在一个权力制衡的问题。”

融资的时候选什么样的股东也类似。“选什么样的股东就象降生在什么样的家庭一样,他懂得管理,企业就会健康发展,反之,就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麻烦。”

张朝阳作为“海龟派”的代表,他能支撑至今,恐怕对中外差别的清晰理解有很大的助益。“打个比方,就象幵船,在美国,那里的市场已经很规范,就象一片平静的海面,在那里航行你衹要掌握正确、规范的操作技术就可以了。但在中国市场,到处都是冰山,那些规范的、程式化的操作就没有用了,你随时要躲避冰山。”

互联网还在乱世,“在这个商业乱世中,各种度的把握,平衡、技巧的运用非常重要,已经成为一门艺术了。”张朝阳是在一个投机的时代创造了搜狐,但他恐怕不是一个投机者,至少他在不断地用搜狐来强调这一点。

还好,一直战战兢兢地张朝阳终于可以稍稍平静一下了,虽然他的心情可能和搜狐三周年时类似:“更欣慰、更自豪、也更加诚惶诚恐。”新的财务报告看起来不错﹔新的免费邮箱功能并没有什么新意,但推出的时机不错﹔被《财富》杂志列为“全世界最聪明的100人”之一,感觉肯定也不错。葛罗夫的《衹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一书的题目被翻译错了,最贴切的意思应该是“惶者生存”。张朝阳一定带着他那“有苦难言,有理难辩,有痛难说,有情难表的酷”说这句话的:“前一段时间别人老是说搜狐要被摘牌,说得自己都沉不住气了。现在看来,还是要对自己有信心。”

现在还没到书写中国互联网的历史的时候,也不知道张朝阳和搜狐是不是还会转到下风去。不过他可能不会放弃搜狐,这一点在年初他投入几乎所有的积蓄购买搜狐的股票以增强投资人对搜狐的信心有人就作出了判断:“过去他拥有不多,现在拥有的当然不会轻易放弃。”

没有人能断言未来是什么,甚至正如我们看到的,历史都是经过我们的有色眼镜过滤过的。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互联网的历史如果没有张朝阳肯定会枯燥得很。

(方军 ChinaByte)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与克林顿聚会《财富》张朝阳入选全球”百强大脑” (8/16/2001)    
  • 张朝阳抛弃门户称谓 重新定位搜狐 (7/30/2001)    
  • 王志东张朝阳丁磊 “网络三剑客”激情依旧 (7/30/2001)    
  • 张朝阳:网易绝不能再用老一套对待投资人 (7/29/2001)    
  • 张朝阳:搜狐明年年底要赢利 (7/21/2001)    
  • 张朝阳:互联网衹有在挑战中才能产生新模式 (7/16/2001)    
  • 专访搜狐董事长、CEO张朝阳:不要听风就是雨 (7/6/2001)    
  • 乱世之秋搜狐激流勇进 (7/3/2001)    
  • 张朝阳:三大门户网站中,搜狐为什么没有乱? (6/20/2001)    
  • 另类解读:金庸语境下的当前中国互联网 (6/16/2001)    
  • 中国互联网地震为哪般? (6/14/2001)    
  • 美女作家著书影射杨元庆张朝阳 (6/9/2001)    
  • 张朝阳称搜狐2003年将盈利 (6/6/2001)    
  • 大陆四大网络英雄形象测评结果出台 张朝阳名列第一 (5/14/2001)    
  • 道琼斯拟抛售搜狐股票 (5/8/2001)    
  • 搜狐溜达在1美元边上 张朝阳兼谈中国概念股 (4/15/2001)    
  • 搜狐已到穷途末路? (4/7/2001)    
  • 张朝阳:摘牌与不行是两回事 (3/25/2001)    
  • 张朝阳痛说“搜狐史”:我已经超越我的理想 (3/16/2001)    
  • 张朝阳:搜狐股票下跌是美国投资者判断失误 (3/11/2001)
  • 相关新闻
    张朝阳:搜狐股票下跌是美国投资者判断失误
    张朝阳痛说“搜狐史”:我已经超越我的理想
    张朝阳:摘牌与不行是两回事
    搜狐溜达在1美元边上 张朝阳兼谈中国概念股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