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发光

如果
font print 人气: 19
【字号】    
   标签: tags:

最近我选用“无腿超人─ ─ 约翰库提斯”的故事在学校里进行生命教育。约翰天生没有肛门、双脚萎缩,只能用双手走路,从小被同侪欺负的他,曾想举枪自尽,他的母亲闻讯赶来,轻轻的亲吻着他的额头说:“约翰,你是我们生命中所遇到的最可爱的孩子!永远都是!”而他的父亲也对他说:“每个人都不能忘记自己的责任,你的责任就是要给别人做出榜样来!”父母坚定的爱让他愤恨的心消熔了,也让他坚强的活了下来,最后他不但成为运动健将还成了体育教练。约翰的信念是:‘别对自己说不可能!’他的故事流传世界,激励人心。

约翰库提斯说:“每个人都有残疾,我很幸运,因为你们可以看到我的残疾,那你们的残疾在哪儿呢?”外表的残缺肉眼可见,但如果有坚定的心灵与强劲的生命力,反更凸显他们造就的不凡与精神的可佩;反观有些肢体健全的人,遇挫就灰心丧志,不能坚定正念而无法走向光明,无缘享受生命的美好!

台湾女作家刘侠就以亲身经历现身说法,她说:“一个人只要肯做,即使在三尺宽、六尺长的病床上,也能有所作为,为自己开创出一片广阔的新天地。”美国的海伦凯勒在一场大病后成了又盲、又哑、又聋的人,不过她最后还是克服残缺,考上了哈佛大学。罗斯福竞选副总统落选后,意外罹患小儿麻痹症,他却以乐观的心态与病魔奋战,最后当选了美国总统。

德国大音乐家贝多芬在壮年时遭受失聪之苦,但他仍然将生命灌注在音乐上,完成了一首首传世不朽的作品。他们都不因残障而轻忽生命的意义,反而更加奋发向上,使生命发出动人的的光辉。他们都以身体的苦难,给予世人更多的精神鼓励。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开开心心的面对每一天,没有理由不珍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我们应该更谦卑、认真的过活,用正向思考面对人生,这样不就每个人都能拥有美好的生命?

到底,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呢?您可曾注意过地面毫不起眼的小草?即使身陷瓦砾或墙角窄缝,它仍拼命挣扎、向上,在困境中成长茁壮,丝毫不放弃开创自己生命的奇迹。懂得生命真谛的人,无论世界呈现什么,都愿意打开自己心灵的窗,让阳光照进来,内心有了光亮才有能力驱散黑暗。◇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今日的基督教礼仪中,有一个源远流长的洗脚礼,相传是起源于耶稣为门徒洗脚的一个故事。
  • 庐山风景远近驰名,苏东坡曾写过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这个风景悠美的地方,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故事。
  • 有天,一个苏格拉底的学生匆忙的跑来找苏格拉底,边喘气边兴奋的说:“告诉你一件事,你绝对想像不到的……”“等一下!”苏格拉底果断的制止他“你告诉我的话,用三个筛子过滤过了吗?”
  • 男孩发现了一本书,书名叫做《第一次的对不起》,是一本极为冷门的怪书,他非常认真的读着书里的每一字、每一句......男孩心想,他决定要写一万封道歉信给村里的所有人。
  •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小说家珍‧奥斯汀所撰写的作品,曾多次改编成电影,广受书迷和影迷们的喜爱。而不管是在小说或者是电影中,大家都对聪明有主见的伊莉莎白,以及骄傲自尊心强的达西先生印象深刻。表面看来,这是一个描述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地主乡绅贵族感情婚姻的故事。但是,从书本的标题中,不难看出作者的另一番意涵。
  • 杂志上说:现在的孩子只想立志做大事,却不愿帮妈妈洗碗盘。大家都想成为大发明家、医师、律师、建筑师、或出类拔萃的人。从此一些“小事”没有人做,一旦事情不想做,就以它是“小事”搪塞,“我是做大事的人”便成为“懒”、“不想做”的借口。
  • 国立台湾海洋大学座落于台湾北端的基隆,是国内一所以海洋为特色之完整学府,长期推展品德暨人权法治教育,将品德教育议题融入正式课程教学,并透过各类活动,推动品德暨人权法治教育学习计划获得肯定,今年荣获北一区大学院校品德教育绩优学校第一名。
  • “赞美”是一帖良方。赞美的对象,不管是什么年龄,不管是什么身份;赞美的内容,不管是言过其实或名实相符,得到赞美者总是愉快的,而且总是永远不嫌少。
  • 2009年台湾高中联考第一次学测,台湾苗栗县竹南高中的特殊考场有一位考生,他的双手萎缩变形、瘫痪无力,双脚走路颠簸。他用脚夹笔从容作答,顺利应试,虽然每一个答题动作都非常缓慢与艰辛,但这位考生却充满信心,他就是今年荣获总统教育奖的林永宴。
  • 杜绝打假球,教育部从根做起,在学生选手阶段,全面落实选手品德教育。在学校运动选手宣言中加入品德宣示,期盼选手能拒绝诱惑。教育部长吴清基说,与其苛责打假球的选手,还不如从教育扎根品德观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