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的探索

刘培华
font print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

当每一个人呱呱坠地时,就开始对这个世界、这个我们所生存的空间充满了好奇。刚出生时,我们所能看见的,只是一点点的光影,渐渐的,我们能看见的是最亲爱的家人。

慢慢的,当我们学会了爬,学会了走路,将发现这个世界不再只是头顶上的一面白墙,而是这么的无法预知及广大,我们多么期待去探索了解这个我们所生存的空间。

在某一个幼稚园里,有一群可爱又天真的孩子,在一个种满了各式各样的树木及花草的庭院中,开心且无邪的玩着,那儿有大大小小的木头,长短不一的木板,小朋友在这个不大的空间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想像着大人的生活。

任何的东西对他们而言,都不是大人眼中的“名字”,木板有可能是桥,是翘翘板,是城堡;轮胎有可能是水池,是房子,是车子。他们对这个空间充满了好奇,充满了想像,充满了惊喜。在这小小的空间里,我们看到了另一个想像的世界,这群小朋友努力的去发现这个空间的好玩之处,也慢慢的进入的大人的世界之中。

然而在大人的世界里,在忙碌的生活之后,大人们渐渐变得视野狭隘,空间越变越小,每天的生活一成不变,赚钱似乎成了唯一的休闲,忘了停下来看看这个世界有多大。是空间变小了吗?不,空间一样的大,只是很多的俗事遮蔽了大人的眼睛,抹煞了大人的想像,大人失去了童真,忘了小时候也是如此的喜欢到处探索这个世界、这个我们所生存的空间,即使只是看到一排蚂蚁从墙角爬过,也能停下脚步,看个老半天。

现今,这个空间多了很多障碍,我们更应该在这有限的空间里找到一丝丝的空间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偶而停下脚步,看看花、看看树、看看我们身边的孩子,你将会发现这个世界好美,这个空间好大。

忘了这个世界有多大、有多美吗?走出户外,深深吸一口气,来到这个我们所熟悉的空间,找找看有没有我们常常见却又不熟悉的东西呢?好好的停下脚步,认真仔细的探索一番吧!@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纪元记者汤光宇编译报导)你常上传照片到Facebook吗?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网路个人相簿、分享空间可说是无所不在。最近一个有关“第一印象”的研究指出,照片能直接反映出一个人的个性。愈自然轻松的照片,所透露的个性准确度就愈高,愈能反映其个性的细微差异。
  • 〔自由时报编译郑寺音/综合报导〕这艘庞然大物看来跟海洋探索扯不上关系,倒像是星际大战里的“企业号”沉入海底,但法国建筑师胡杰里打造的“海洋卫星号”(SeaOrbiter),重要性将足以媲美太空中的“国际太空站”(IIS),它以其全球首创的直立式结构带科学家深入海底,一探海底生命的奥秘。
  • (中央社华盛顿8日美联电)天文学家表示,他们已接近找到类似地球、绕着恒星运行的行星,这是决定宇宙是否仅有我们地球有生物的重要一步。
  • 在中共统治之下的中国大陆哪里有公平而言,生态环境被破坏,生存空间被压缩,民风日下、道德败坏、司法腐败、民权丧尽,人民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
    只有与中共彻底决裂,中国才有希望。我痛恨一切的不平等,一切的压迫和压榨,一切的虚伪,痛恨被愚弄,怀念我逝去的青春。这种悲剧不该再延续,新时代的青年人不该再这样下去了。退出中共,与这个邪恶的组织决裂。
  • (据民视新闻报导)您会时常感到腰酸背痛吗?千万不要大意,一位空姐就因为腰酸背痛不以为意,拖了3个月才就医,结果居然是感染了肺结核,所幸他不是开放性肺结核,否则在飞机密闭空间当中,不知道要传染给多少人。
  • 回顾刚刚过去的2009年,国际天文学界有多项重大发现,这些令天文学家们大开眼界的宇宙奇观,已成为天文探索的重要里程碑。
  • 时间向前飞跑,二十一世纪的第十个年头开始了。暴雪寒流、恐怖袭击,金融危机、科学探索,歌舞演出、信仰抗争。生活中有失望也有希望。这时,一条新闻闪现眼前:“新年伊始45万代课教师悲情落幕”,说的是中国大陆44.8万代课教师(民办教师)在2009年年底前后将被最后清退。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群体,遍及大陆乡村和偏远山区辛勤育人的教师大军,即将走下历史舞台。悲愤的中国人说:教育部清退的不是代课教师,而是良知;这是“民族的悲剧”。
  • 随着时代的演变,在现代的工商社会中,美容SPA为忙碌于家庭或工作中的女性,提供了净化和放松的隐密空间和专业服务。
  • 产创条例争议大延下会期再议立法院本会期即将结束,朝野党团昨日持续针对“产业创新条例”争论不休,民进党主席蔡英文亲往党团大会督阵,并强调产创条例有太多财团运作的空间和阴影,民进党完全不能接受。(自由时报记者丛昌瑾摄)立法院本会期即将结束,朝野党团昨日持续针对“产业创新条例”争论不休,民进党主席蔡英文亲往党团大会督阵,并强调产创条例有太多财团运作的空间和阴影,民进党完全不能接受。(记者丛昌瑾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