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气候会议焦点温室气体排放量

标签:

【大纪元10月5日讯】(美国之音2010年 10月 05日报导)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星期一在中国开幕。这次会议的目的,是希望防止重蹈去年会议的覆辙。

去年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没有就限制引起地球暖化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问题,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条约。使得环保人士和许多政治领袖深感失望。

所以这次在中国北方城市天津举行的六天会议,目的就是为了在年底在墨西哥举行下一个主要会议之前,缩小分歧。对许多人来说,这也意味着不要制定过于雄心勃勃的目标。

在星期一的开幕演说里,联合国气候问题负责人克里斯蒂娜.菲加里斯毫不掩饰地说明了与会各方面临的任务。

她说:“作为各国政府,你们可以继续僵持,也可以向前迈步。现在是做出选择的时候了。”

去年在哥本哈根举行的全球气候峰会,最后只做出了一项对抗气候变化但是不具约束力的政治宣言。

*温室气体排放量是焦点*

当时最主要的分歧,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无法就如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达成一致。

出席这项会议的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表示:“坚持共同占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确定发达国家率先大幅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指标,明确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充分的资金,技术转让支持的安排 ,帮助发展中国家采取积极的,适应或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

联合国气候变化项目负责人菲加里斯对与会的三千名代表说,不论是在中国还是今年稍后在墨西哥坎昆召开的气候会议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达成一项气候协议。

菲加里斯说:“如果你们希望在12月的会议里达成一项实质性结果,那么现在就应当厘清什么是可以在坎昆会议上达成的政治平衡的方案,以及什么是可以在坎昆会议之后继续磋商的问题。”

*中美最大排放国*

联合国气候会议的目的是为了制定一个取代京都议定书的协议。京都议定书将于2012年到期。唯一还没有批准京都议定书的国家是美国。

在开幕式后接受采访时,菲加里斯表示,达成气候协议的过程必须一步一步来。

她说:“也许各国政府从哥本哈根会议上学到的一课是,你不可以在没有奠定好基础的情况下建立高楼。因此,他们今年所做的,他们过去十个月所做的以及他们将在坎昆所完成的,实际上就是为气候协议的下一个篇章奠定基础,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够建设。”

中国和美国是全世界两个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排放量占全球百分之四十。温室气体被认为是造成地球暖化的罪魁祸首。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温室气体观测  台湾海空运加入
澳新环境部长支持推行温室气体收费政策
环保创新 美推出无温室气体排放房
油砂矿释放温室气体 未来有望改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